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1)

《易经》上对人类早年缔造符号,有八个字的表述,叫“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就是近在身体上找符号,远在物象上找字号,这就是象形文字最早期的来源。

有一些对汉字的解释非常曲折、抽象和复杂,还夹杂着所谓高级的“玄学”或“道德”因素在内,把汉字本义解释得高深莫测,玄乎其玄,这是有很大问题的。如果我们用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理”来判别一下,立刻就会产生极大的怀疑。奥卡姆剃刀原理也称“简单有效原理”,简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早期的古人天真淳朴,所谓思无邪,缔造符号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造字要让人一眼就能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今日解读本义也必须设想处于当时的生活场景,并尽量简单、直接而明白,切勿故弄玄虚。


(197)步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2)


字形演变: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3)


本义溯源:

“步”是一个会意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见下图)。由一个正写的“止”和一个反写的“止”构成,“止”是人脚的象形描绘,“步”字由一正一反的上下两个“止”结合,一像左足,一像右足,表示双足的行走。因此,“”的本义就是跨步而行。步的中原古音读若“pu”,乃是人脚踏地而行时的拟音。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4)

甲骨文“步”

作为早期文字,“步”的甲骨文也有其它字形,比如:有在左右双足上加“行”旁的(见下图中),也有在双足边加“彳”旁的(见下图右)。 甲骨文“”像一条有岔路的大道,而甲骨文“”为“行”的一半,表示直行的道路。无论行还是彳,与双止结合,其字形仍表示在道路上跨步而行。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5)

甲骨文“步”的几种字形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6)

金文“步”承续了甲骨文字形。不过有的金文为铸造方便,将脚板部分变成实心的了。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7)

金文“步”的几种字形

秦灭六国,李斯定立小篆时,参照秦简上止下(tà,即反止)的字形定下“步”字,之后,隶书、楷书等皆依据小篆: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8)

小篆“步”

步的本义是跨步行走,后又引申为长度计量单位:西周时期,以480步为一里地,后改为以500步为一里。

步的字形为双足一前一后,因此又引申出“跟随”的意思,如:步人后尘;

步行到达目的地是一个过程,因此又引申出“阶段”“步骤”的含义,如:初步。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9)

楷书“步”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10)


衍生含义: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11)


成语典故:

跬步千里

语出《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古人把前脚跨出,与后脚中间形成的距离,称之为“[kuǐ]”;两脚各跨出一次,称为“”。或者说,以举足一次为一跬,举足两次为一步。人们在估量距离时,也常说走了多少步。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12)


其他汉字解释:

寺 、 厌 、 关 、 开 、 良 、 对 、 光 、 解 、 克 、 里 、 弄 ......

更多:“越原始,越深刻——重新理解汉字本义”系列之便捷检索


本号其他文章分享:

MECE原则 —— MECE讲什么?

谈谈过程法(2) —— 企业价值链

谈谈过程法(4) —— 消除不增值活动带来的浪费

谈谈过程法(6) —— 高效解决问题的八步骤

麦肯锡“7S模型”竟暗合《孙子兵法》

......

汉字的本义与发展(越原始越深刻)(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