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次尴尬看时代的变迁

戴业旺

梁峰摄影

反映百年沧桑的散文(散文从两次尴尬看时代的变迁)(1)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多的事例,有顺心的,有揪心的;有风光露脸的,有尴尬无奈的。但是从过往的诸多经历中,大多都能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1986年我初次从乡镇到县城工作,当时打电话都是先拿起话筒说“喂!我要*****或给我要****”。待人工接转台给你接通,你就可以给对方交流了。当时我以为全国打电话都是以这种方式去接通。不久,领导派我一人到济南去报工作材料,人家审过后,说有个地方需修改一下数字,把电话机给我,让我自己给我们领导联系,人家就忙手头的活,他们的电话机是拨号的,我记忆中见过人家拨电话号码一圈一圈的拨,我向人家要了我们单位的电话号码,也试着拨了号码,但是怎么也接不通。反反复复拨了好几遍,急的满头大汗,还是没有拨通。虚荣心作怪,还不好意思请教人家,人家工作人员见我长时间没有接通,放下手中的活,过问一下,“怎么还没联系上”?我无言以对,她搬过电话,按照我说的号码一下就拨通了,我有些脸红了。讪讪地说:“你们这电话还有欺生的毛病?”但始终没有说我不会拨号,但我终于看出门道,从她拨每个数字时都要拨到拨不动为止。虽然这种尴尬的窘态好像没被别人发现,但我内心似乎产生了一种成就感,我看出来一个门道,学会了一种本事,今后再也不会被这种事难为了,心想,不愧人家是大省城,比我们小县城进步多了。

这种羡慕的心态没有持续多久,也就在第二年,我们县城也都换成了拨号电话了,拨圈的电话没有使用多久,我们办公室就换成了按键电话,有身份的人有了砖头块的“大哥大”。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百姓的生活也逐步发生着质的变化。第二件尴尬的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单位派我们几个去湖南出发,在长沙火车站附近,一街两行的水果摊上,摆满各种各样的南方水果,目不暇接。我们几个来到一水果摊前,看到硕大的“橘子”十分新鲜,带着嫩绿的叶片,着实招人喜欢。我向前问道,“橘子”多少钱一斤?摊主一听是外地口音,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不是橘子,是橙子”。上学时学过南方水果有一种类似橘子的水果叫橙子,但在那时代我们家乡还没有卖橙子的,也不知道橙子什么样,我向前挑了几个个头大的橙子买下,拿到候车厅去等车,坐下后我拿出买来的橙子,到水龙头上洗了洗,象剥橘子皮一样想把皮剥掉,怎么剥也剥不掉皮,费了不少功夫,把个橙子剥了个稀巴烂,橙子水滴了一地,弄得满手都是橙子水,一股清香味扑鼻,怕浪费了,用嘴去舔。

光顾了尽情享受美味却忽视了失态,引来周围的人转睛观看,我们几个着实丢了一次大丑。弄得拾掇行囊尴尬地离开了,虽然有美味的吸引,但谁也没有再想吃橙子,买来的橙子随我们带回家乡。

随着国家的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物流业如雨后春笋般得发展。省城有了几个大水果批发市场,从事水果贩运的人比比皆是,我们小县城水果摊点,水果专卖店星罗棋布,南方应时水果在水果店里琳琅满目。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东南亚稀奇的水果也悄无声息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只要想买,几乎没有买不到的水果。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这代人虽然在贫苦的年代里出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阵疼,却赶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我们人生旅途中虽然留有这样那样的遗憾,种种尴尬,那终归是旧时代与新时代碰撞的火花吧。

壹点号 尹燕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