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社会,虽然各类美食不计其数,但是人们却依然追捧“宫廷菜”。所谓“宫廷菜”,顾名思义就是从宫廷里流传出来的菜肴,通常也都是只有皇帝才能享用。比如,在乾隆时期,宫廷的美食极为丰富,其中有一道菜还从宫廷传到了民间,并且还一直传承至今,但可惜现在却没人把它当回事。究竟是什么美食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吉林雪衣豆沙哪家好(吉林名菜雪衣豆沙)(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乾隆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也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在86岁退位当了太上皇,直到89岁才寿终正寝。在乾隆皇帝当太上皇时,宫里御厨每天最烦心的事情就是给乾隆做什么饭吃,因为此时的乾隆牙口不好,肠胃也经常不适,太硬的吃不动,太油腻的又不好消化。于是,御厨经过琢磨,鼓捣出一样雪衣豆沙,这道菜软嫩香甜,乾隆皇帝吃完后赞不绝口,还推荐给太后和皇子皇孙尝尝。后来,乾隆皇帝驾崩,但雪衣豆沙依然保留,成为了宫廷御菜。

吉林雪衣豆沙哪家好(吉林名菜雪衣豆沙)(2)

一直到清朝覆灭,宫廷御厨也被解散,此后很多宫廷菜也开始在民间出现,比如雪衣豆沙就是其中之一。据清宫档案记载,当年最后一任会做雪衣豆沙的御厨叫林福山,祖籍在东北地区的吉林乌拉,也就是现在的吉林省。林福山出宫后回到吉林,也就将雪衣豆沙这道菜带回了吉林,人们都争相尝尝乾隆的口福,于是久而久之雪衣豆沙也成了吉林的名菜。

吉林雪衣豆沙哪家好(吉林名菜雪衣豆沙)(3)

雪衣豆沙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如今在很多吉林大小饭馆里都有这道菜,但其实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吉林的厨师却都不愿意做这道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想回答这一问题,还得先看这道菜是怎么做的。首先,准备好必备的食材,红豆沙,鸡蛋,淀粉和白面;然后,将红豆沙参合淀粉揉成丸子大小,再滚上一层白面,接着还得把裹了白面的红豆沙丸子裹一层鸡蛋液;最后,再将裹好鸡蛋液的红豆沙下油锅,炸至微微变色捞出,等冷却后再复炸一遍即可。此时,雪衣豆沙已经做好,要是为了好看还需要弄点造型,比如弄点白糖粉洒在上面,看起来就像豆沙丸子穿上一件雪衣。

吉林雪衣豆沙哪家好(吉林名菜雪衣豆沙)(4)

虽然雪衣豆沙的材料都很简单,制作流程也不多,看起来都很容易上手,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因此上文小编才说都没有厨师愿意做这道菜。制作雪衣豆沙有两个难点,即“一小”和“一大”。“一小”,是指油温必须小,通常在120度左右,在没有测温器的时候全凭厨师经验。如果油温过高,雪衣豆沙表面的鸡蛋液就会焦掉,最后外面都糊掉了,里面才刚刚熟,甚至都不熟;如果油温太低了也不行,一来费时间,二来外皮不会变脆。因此,没有十几年的功力做不了。

吉林雪衣豆沙哪家好(吉林名菜雪衣豆沙)(5)

另外,还有“一大”,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甚至决定了雪衣豆沙能否成功。上文提到,红豆沙要裹上鸡蛋液,但这可不是打几个鸡蛋就完事了。据清宫档案中菜谱记载,雪衣豆沙用鸡蛋液只要鸡蛋清,不要鸡蛋黄。如果做10个雪衣豆沙,差不多就需要3-4个鸡蛋的鸡蛋清,然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鸡蛋清打散,用三根筷子来回不停的搅动鸡蛋清,直到把鸡蛋清打成泡沫,最后能让筷子立在蛋液中才算合格。通常来说,把鸡蛋清打成泡沫状需要20多分钟,中间不停顿,否则气泡难以成形,此前打的也都白打了,因此必须一气呵成打到底,所以一般人难以坚持,三五分钟胳膊就酸了。

吉林雪衣豆沙哪家好(吉林名菜雪衣豆沙)(6)

这下您该明白了吧,厨师做雪衣豆沙不难,难就难在一次性把鸡蛋清打成泡沫状,因此很多厨师宁愿做其他菜也不愿做雪衣豆沙。不过,后来有人发现做蛋糕的师傅用打蛋机搅拌鸡蛋,只需要将鸡蛋清倒入其中,然后按下电动按钮,不要5分钟鸡蛋清就成泡沫状了。于是,打蛋机解决了制作豆沙雪衣的一个大麻烦,所以雪衣豆沙又流行起来,甚至还成为一些餐厅的招牌菜,而很多人一看这是乾隆的皇帝都吃的美食,于是也就都想想尝尝,最后发现味道也不错就互相推荐。

吉林雪衣豆沙哪家好(吉林名菜雪衣豆沙)(7)

谁都想不到,雪衣豆沙的成功竟然是因为打蛋机,如今也成为了东北地区大街小巷都卖的小吃。不过,除了雪衣豆沙之外,东北地区的美食也还有很多,我们也希望现代的厨师们能创造出更多的美食,不仅丰富我们的日常餐桌,也丰富我们的饮食文化。

参考资料:

《宫廷菜制作工艺》 作者:赵子余,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