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养虫子在大家看来是件稀奇事,但洛阳市伊川县鸭岭乡石桥村村民李根会却是位养虫“能手”,在他牵头成立的伊川县应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小面包虫带领乡亲走上了致富路。

面包虫一天吃掉2000斤南瓜

“麦麸、南瓜和胡萝卜是面包虫的最爱,一车间虫子每天最少得吃掉2000斤南瓜。”李根会一边为面包虫添加饲料,一边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介绍他养的2万多盒面包虫。见到李根会时,他刚为车间里的面包虫准备好了一天吃的麦麸和蔬菜。

据李根会介绍,面包虫的生长周期大概需要2至3个月,新鲜的面包虫可直接卖给当地的收购商,还能把一部分活虫烘干、密封后出口到德国等地,虫粪也可当饲料卖掉,死虫则可喂养自家的近百只土鸡。

黄粉虫养殖致富经(让这位农民年赚30万)(1)

“面包虫不容易生病,只要把握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很容易养殖。”李根会说起养殖技巧头头是道。为了给面包虫创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他将养殖车间密封起来,装上水帘和抽风机加湿降温;冬天定期为车间更换空气,满足面包虫的生长需求。除了喂养,每天为面包虫分盒、把成虫筛选出栏就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李根会花了三个多月时间,自己制作了一台筛虫机,省时省力的同时也省下近万元。

“夏天正是蝎子成长的黄金季节,喂养蝎子主要用的就是面包虫,我们合作社里一天要雇佣十几位工人,每天能售出鲜虫700来公斤。”李根会表示。作为石桥村出了名的面包虫养殖大户,李根会养殖的面包虫不仅深受附近蝎子养殖户的喜爱,远销到山东、河北、福建等地。

黄粉虫养殖致富经(让这位农民年赚30万)(2)

年入30余万,小虫子成为致富“好帮手”

今年54岁的李根会,是村民眼中地地道道的实干家,当过泥瓦匠、打过工、种过蔬菜、卖过面条馒头的他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忙惯了,早些年在镇上卖面条馒头,儿女们成家后劝我在家休息,可我就是坐不住。”李根会说。

想起洛阳市邙山附近养殖蝎子的亲家总絮叨着饲料面包虫需要从山东进购,河南本地还很少见。为啥不试试在家养殖面包虫呢?说干就干,2017年,听说山东、河北等地有较多的黄粉虫养殖户,李根会连忙一边根据亲朋好友提供的线索前去考察、取经,一边利用百度、抖音等网络资源,查找面包虫的特点习性及养殖技术、窍门。

2018年的春夏之交,伊川县应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李根会从山东进购了第一批面包虫,正式开启养殖之路。随后,在伊川县农广校养殖学习班的培训中,他系统学习了科学的养殖技术、营销方法,面包虫的养殖逐渐步入正轨,李根会成了村里的面包虫养殖专业户。

黄粉虫养殖致富经(让这位农民年赚30万)(3)

“我在进购面包虫和饲料时会有意识地多买一些,分给村里有养殖意愿的乡亲,不管是养殖技术还是销售,我和乡亲们都是抱团干,各养殖户销售不完的虫子烘干密封后,合作社就联系客商统一来收购。”李根会说。

如今的伊川县应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日产活虫1000余斤、烘干密封2000余斤,年收入超30万。李根会还成为“带贫”项目“领头羊”,为村里贫困户提供了工作机会,让乡亲们就近实现脱贫。“下一步我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让这小虫子变成我们致富的好帮手。”李根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