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记忆中的夏天,除了电扇、冰棒、西瓜,还总少不了各种昆虫的陪伴。
那时候,我们总是不午睡,顶着烈日去捕知了,还和小伙伴一起去 捉天牛,回来用线绑着天牛的腿,让它到处飞,甚至拿它吓唬小女生。无聊的时候就无所事事地看蚂蚁搬家、打架。
观(调)察(戏)昆虫是童年的一大趣事,所以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感受这样的乐趣,并积极引导孩子亲近大自然、观察昆虫。
不过也有很多家长在面对昆虫时有点茫然,不知道在注重科学教育的今天,应该用怎样方式观察昆虫,也不知道昆虫有哪些系统的行为是可以观察的。
福利来了!今天就以我们最熟悉的蚂蚁为例,教大家怎样观察昆虫的各种行为,家长们学会了记得教给孩子哦。
昆虫的行为是昆虫各种生命活动的综合表现,进食、发声、趋光、生殖、飞行、通讯、社会化行为等都属于昆虫行为。
进食行为不论是肉食性还是植食性,每一种昆虫都要进食。观察昆虫的进食行为,可以从观察进食方式和食性两方面入手。
具体来说就是观察昆虫是如何将食物送进嘴里的,昆虫是怎么咀嚼的,它是肉食性还是植食性,又或者是杂食性的。
蚂蚁的进食方式就是用大颚(外面的大钳子)夹住食物,然后送到嘴里。而且不同种类的蚂蚁食性不一样,有的是纯肉食性,有的则是“素食主义者”,有的两者都吃但偏爱一种。
蚂蚁进食也存在反哺行为,工蚁采集食物,然后回巢喂给蚁后、幼蚁等。有的蚂蚁种类还会将固体食物喂给老龄幼虫,经过液化后再反哺给工蚁。
我们想了解一只蚂蚁的食性就可以拿不同的食物喂养它,观察它的偏好。如果想了解蚂蚁的进食方式,就可以观察它从发现到搬运食物的整个过程。
趋避行为
趋性是昆虫对外界刺激所表现的趋、避行为,有的昆虫受到某种刺激会表现为靠近,这种是正趋性,受到刺激就逃之夭夭的,叫做负趋性。
昆虫的趋性多种多样,主要有趋光性、趋温性、趋化性、趋湿性、趋触性等,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趋光性,有名的案例就是飞蛾扑火。
观察了解昆虫的趋性,也是有很多实际意义的,比如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昆虫的正趋性捕捉一些害虫,或者利用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害虫的趋味性,配制合它们胃口的糖醋毒液(糖:醋:酒:水=3:4:1:2),晚上放在菜地里较高的土堆上,诱杀它们。
而我们在观察昆虫的趋性时,可以事先查找一些资料,了解它的趋性,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
比如我们事先查到蚂蚁具有趋甜性,在观察时就可以在观察区域的一边放着口味酸甜的水果,另一边放一些咸辣的零食,观察是不是靠近水果的蚂蚁更多。
群集行为群集性是指同种昆虫大量个体高度聚集在一起的习性,不同的昆虫群集方式有所不同。
蚂蚁是群集性昆虫,既能集体行动又能通力合作。对蚂蚁群集性感兴趣的,可以观察蚂蚁集体搬运食物、集体抵抗“洪水”的场面,会让你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
生殖行为
生殖行为是动物在进行世代延续的生殖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或活动,识别异性、引诱、求偶、交配、育幼、占领领域等都属于生殖行为。
观察动物的生殖行为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动物们为吸引异性是如何使出浑身解数,为养育“孩子”是如何煞费苦心,为占领领地是如何勇敢战斗……
不过对于蚂蚁来说,它们的生殖行为中比较有趣的是采用“婚飞”( 飞出巢穴进行交配的过程)的方式进行交配。
婚飞是双翅目昆虫的一个基本行为,我们常见的蜜蜂也是通过婚飞来进行交配的。
之所以婚飞交配,是为了使不同基因型的昆虫相遇,促成远缘繁殖,避免近亲繁殖,以及提高群体的交配率。
如果要观察蚂蚁“婚飞”的过程,首先要在蚂蚁的交配季节(夏季)找到它的巢穴,然后在巢穴边守候,静静地等待其出巢、起飞交配(蚂蚁在繁殖时期会长出翅膀)。
社会化行为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昆虫之间相互协作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求偶、交配、占领领地、分等级等都属社会行为。
蚂蚁是社会性昆虫,每个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蚁后负责产卵;兵蚁负责保护巢穴;工蚁负责采集食物、建造巢穴和其他所有工作。
观察蚂蚁的社会化行为,可以从它们如何分工,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社会合作等方面着手。
昆虫的行为还有很多,如假死、发声、迁移、保护色、拟态等。
观察昆虫的行为是一件很复杂和系统的工作,我们在准备观察某一种昆虫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确定要观察的行为是哪一种,观察之前要事先查找资料,了解它的习性。
观察时还要注意不能干扰到昆虫,可以采用隐藏起来或者使用拍摄设备的方法来观察它们。
另外,一时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不够全面准确的,还要坚持长期跟踪观察。观察时也要注意思考和记录。
看到这里,家长们是不是已经知道该怎么引导孩子观察昆虫了?学会了就赶紧教起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