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时,才能深切体会生命的意义。

— 马丁 海德格尔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智慧(活出生命的真谛)(1)

2017年10月19日,母亲做了乳腺癌切除手术,当晚住进了ICU。转天我们接母亲转普通病房,一切安排好之后,母亲和我们说了一件奇异的事:清晨5点左右,一个长发黑衣人站在面前,母亲问她怎么换班,没有回答,转眼就不见了。

如今母亲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她说是黑无常。我无法解释,不过有一点可以证明,母亲对死亡充满恐惧。我虽然没经历过母亲的幻觉,但是对死亡也有直觉的恐惧。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智慧(活出生命的真谛)(2)

认真想来,我和母亲表面上怕的是鬼怪之类的东西,本质上怕的却是消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思维,一切都化为虚无,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虚无带给人的恐惧是极度震撼的。

当一个人遭逢灾难时,“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只有认真考虑过“活着”问题的人,才是真正成熟的人。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智慧(活出生命的真谛)(3)

一、令人心安的科学解释

死亡即消失,思维与记忆不可能脱离肉体存在。

死亡之后,身体分解,重新与自然融合,进入大自然的循环之中,我们回到了我们来的地方,这算一种回归,其实也算一种"轮回"。但是轮回的并不是我们所想的灵魂或者思维,而是组成我们身体的最小成分。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智慧(活出生命的真谛)(4)

自来处来,到去处去,我们并不会消亡,只是会以另外一种生命形式继续参与到整个自然当中

而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在当前这种生命形式中,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追求生命的意义。

再以平静而期待的心态去接受下一次生命形式的到来。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智慧(活出生命的真谛)(5)

二、史铁生向死而生:

史铁生原本是个身体健全、活泼好动的青年人,在下乡插队期间,身体受到伤害,不断恶化至双腿瘫痪,终身与轮椅相伴。

他一度全心求死,是母亲的坚忍刚强,无私关爱,是地坛的蓬勃生机,终于让史铁生豁然开朗,选择坚强地活下来。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智慧(活出生命的真谛)(6)

他后来写到: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人终有一死。海德格尔指出,人只要还没有死亡,就是在向着死的方向而活,人的一生就是持续走向死亡的过程。

死亡的结局,谁都不能更改,每一个人都一样,我又何必追着它呢!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智慧(活出生命的真谛)(7)

史铁生的一生都在死亡的边缘行走,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史铁生将他关于生死的思考诉诸笔端,成就了一番文字事业。

“人要先行到死亡里”,才能更清醒地意识到生的意义,考虑怎样活着的问题。

这就像中国的一句老话,“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意识到终将有死,才能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焕发出生命的积极进取力。如此,生命的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爆发出无限的可能性。

著名作家韩少功评价史铁生:

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智慧(活出生命的真谛)(8)

三、坦然接受死亡,积极地投入到当下每一天,这就是“向死而生”最好的归宿

有追求,有目标,日有所得,每天都充实而饱满。

努力工作是向死而生,建设家庭是向死而生,坚持写作,热衷健身依然是向死而生。只要心灵在成长,积极、乐观、向上都是向死而生。人生的长度,我们决定不了,但人生的厚度全靠我们自己。

人的一生或许没有“完美”,但是,它可以“圆满”,对我而言,无悔即是圆满。无论成功与否,富贵与否,长寿与否,在生命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我有没有虚掷光阴,尽最大可能完善自己,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此生就无悔!

我带着对自己无限的期许,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智慧(活出生命的真谛)(9)

结语:向死而生,为生命本身而活,是每个生命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