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文表达思恋(34山有木兮木有枝)(1)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像一只惊鸿踏着两千五百年的积雪飞来,被我们对古风文字的感动所崇拜,被我们无比高涨的热情融化成一串串水珠,又汇集成一条条溪流,以不同的姿态流进当代文化之中。

相信每一个热爱古诗词的人都对它熟稔于心,都对它赞赏有加,但少有人知的是,《越人歌》在先秦民间诗歌界拥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大家都知道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楚辞》,代表了春秋战国时代诗歌的最高水平。而《越人歌》作为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它与楚国其他的一些民间诗歌一起构成了《楚辞》的艺术源头。

用古文表达思恋(34山有木兮木有枝)(2)

正因为《越人歌》拥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又写得如此精彩,所以才能流传至今仍为人吟咏传唱,尤其在热恋的男女之间,这两句诗简直就是高频表白情话。然而遗憾的是,《越人歌》本就是古越语的翻译作品,假如我们以古越语本义来欣赏,恐怕就没人再敢用它来表白了。

这首诗诞生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周成王当政时期王室衰微,给了各诸侯茁壮成长的机会,楚人观察局势,发现向西没什么价值,向北或向东都是劲敌,只有向南挺进,才有机会发展壮大。而南方的理想国正是扬越所在之地。

用古文表达思恋(34山有木兮木有枝)(3)

楚国攻下扬越后,并没有对原始居民赶尽杀绝,而是采取安抚政策,与之和睦相处。久而久之,楚人的到来没有改变扬越人的生活,他们仍然可以发展自己的文化,继承自己的习俗,久而久之,他们开始支持楚人的统治。

楚灵王执政时期,其弟子皙亦有封地,子皙曾在初至封地时举行过舟游活动,一来宣示权力,二来让当地的越人认识一下新的领主。当子皙踏上飞舟开始巡游,一名越人歌手突然现身,为其演唱了一曲赞歌,这首歌就是《越人歌》。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用古文表达思恋(34山有木兮木有枝)(4)

当然,子皙是听不懂越语的,他身边的随从翻译了歌曲大意,写成了这首诗。子皙听后非常感动,认为这是肯定自己领主权的行为,所以他双手扶着这位越人的双肩,又将一席秀美的绸缎披了上去。

那么,《越人歌》的古越语版本是什么样的呢?西汉刘向的《说苑》一书中记载了古越语的32个字:"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大意是:欢乐的夜晚啊,我很害羞,但我很善于摇船。摇船渡江,多么开心!鄙贱的我,承蒙王子赏识,我对你的倾慕隐藏在河湖深处。显然,这是赤裸裸的恭维话,说得直接点就是拍马屁,可是被翻译成楚语后,却就变了味道。

用古文表达思恋(34山有木兮木有枝)(5)

我们熟知的《越人歌》,后三句翻译过来是这样的:能够结识王子,使我心绪纷乱。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枝丫,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意。从原先的拍马屁一跃升华为表白金句,成了男女之间的情话了。

《越人歌》情感的转化,与它本身所使用的艺术手法不无关系。"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经典的比兴句,这种"A有B兮B有C"的句式在《诗经》中运用比较普遍,收到的效果也非常显著。"枝"与"知"谐音双关,与下句的"君不知"相呼应。

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样动人的文字,这么有力的情感,是用来表达爱情的,而不是一个臣子对一位君王的奉承话。遗憾的是,它的既定历史事实如此,至于成为爱情里的良辰美景,都是后世美好的幻想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