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臧克家因什么而成名(浅析臧克家的老马)(1)

1972年,大革命失败后,臧克家对老蒋政权全盘否定,但是对于革命前途却十分迷茫,在心情沉郁时,臧克家写下了极具时代色彩的诗集《烙印》,而《老马》则是诗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臧克家用沉重的音节,短短的八句话,让人感受到当时那奄奄一息却依旧生存一丝生机的社会全貌、

诗作的第一节,出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凄惨的画面,一匹衰老的马,已经精疲力尽了却仍要在主人的威逼下,去承受他难以承担的重量。暗示了当时被压迫的人民,悲惨命运。

臧克家因什么而成名(浅析臧克家的老马)(2)

第二节更是悲惨,连自己生命都保证不了,却依旧要辛苦劳作。那里有无形、有形的鞭子在鞭打。在那个敢怒不敢言的社会里,诗人将这样的暴政有泪又有力的表现出来。

臧克家因什么而成名(浅析臧克家的老马)(3)

的确,在当时的社会下,活着的人不知道下一刻的生死,处处有暗杀,到处是横行霸道的人。那是不是宿命的阴影,是严酷的社会现实。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才表现出“老马”的无奈。

臧克家因什么而成名(浅析臧克家的老马)(4)

诗中最后一句话,给人一种朦胧的理想,“它抬起头望望前面”,又让读者燃起为自己自由而革命的火花。是啊!前方有什么?这个衰老枯瘦的老马,这个满目苍夷的社会,还能走到前方吗?令人深思。

闻一多的《老马》,他结合时代背景,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责任。

臧克家因什么而成名(浅析臧克家的老马)(5)

现在距离这首诗作的时间,已经将近百年了。再次回首它,发现其中的真谛耐人寻味。就算再这样新世纪的环境下,依旧有类似于“老马”的存在。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去公益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