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给孩子的期许(感受孩子的珍贵品质)(1)

文/忞白

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以及所有在战争中遇难的儿童,保障儿童的权利,所以设立了国际儿童节。我国最早的儿童节是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后来1949年12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我国儿童节改为6月1日。

感受孩子的珍贵品质

六一是专属于儿童的节日,我们作为成年人,总是能在这个节日,唤醒童年的记忆,所以有人会说“今天不想做大人,只想做个童心未泯的儿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只不过那些都是短暂的,童年时想做大人,当童年转瞬即逝,又想回到那个天真的年代,却只能靠零散的记忆把它拼凑出来。

我们应该学会感受孩子身上最珍贵的品质,感受他们纯真笑容带来的温暖;感受他们的率真,不“爽”就讲出来;感受他们的快乐,开心的迎接每一天;这些都是属于他们最真实的童心。

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给孩子的期许(感受孩子的珍贵品质)(2)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5岁半的王恒屹成功吸引我的目光,不只是因为他的可爱,还因为他小小的年纪就博学多才,喜欢画画、写字、弹钢琴,但最爱的就是诗词,识字3000多,背会580多首诗词,年龄虽小,实力巨大。

他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句诗来作为自己的口号,虽然中途失败一次,但他并没有慌张,反而从容淡定,最后绝地反击,成功通关。他的身上有临危不惧的胆色,还有努力学习的精神,更有多才多艺的本领,足以让我从5岁半的王恒屹身上感受颇多。

前段时间朋友跟我讲,他发现孩子瞬间长大了,过马路喊他走斑马线,上班要提醒他不要迟到,有时在公共场合打个电话,孩子都要让他放低音量。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孩子同样也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在互相学习的道路上,感受属于孩子最珍贵的品质。

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给孩子的期许(感受孩子的珍贵品质)(3)

“六一居士”的坎坷人生路

“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送给自己的名号,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更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他能有如此多的成就,都是靠着自己刻苦勤奋、天资聪慧。

不过欧阳修的童年并不乐观,家里贫苦,父亲在他出生没多久便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而且在他十七岁科举考试落第,三年后再考还是未中,好在二十二岁才开始科举顺畅,最后取得了第十四名的成绩,据说是因为考官看他“锋芒外露”,要不然还能考个状元。

好的成绩,让他步入仕途,只不过他这段仕途也并不顺利,有一次范仲淹批评时政,他因为帮范仲淹说话,二人双双被贬;后来召回,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修改吏治、军事、贡举这些主张,再一次被贬;1054年8月,又一次被召回,修《新唐书》,担任翰林学士的身份主持考试,就是这一次考试结缘了苏轼。

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给孩子的期许(感受孩子的珍贵品质)(4)

欧阳修铜像

如此坎坷的人生,特别贴近于现实的生活,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我们大多数成年人,倒像是欧阳修崎岖的仕途经历,坎坷的人生之路,只有不断地安慰自己,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读懂“六一居士”的晚年生活

熙宁三年(1070)他改号“六一居士”,次年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成功,居颍州。

有人问他:“六一,是何意?”他说:“我家里藏了一万卷书、夏商周三代以来的遗书有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还经常备上一壶酒。”那个人继续问他:“这才五个一,为何说成是六一呢?”他回答:“再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子,在这五种物品中间,不就是六一了吗?”

他还说:“改名号,并不是因为逃避名声,而是因为自己的这五种乐趣。当他在这五种乐趣中忘情时,是最快乐和舒服的时候;忧虑的是不能在这五种乐趣中尽情享乐,就是因为世俗拖累太多,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他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让他疲惫,使他没有生病也很憔悴,人没有老精神就已经衰竭。”

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给孩子的期许(感受孩子的珍贵品质)(5)

民国二年白纸精印《六一居士文集》

这些都是欧阳修自传体散文《六一居士传》里面的记载,记录自己晚年的生活点滴,表达了自己不再留恋曾经的功名,开始幸福的晚年生活。欧阳修虽然一生比较坎坷,辞职后的晚年他过得才是称心如意。

童年是回不去的事实,尽管成人的世界太劳累,太辛苦,更加需要坚定信心,找到那颗丢失的初心,找到自己喜欢的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快乐的生活。

结语:

无论是感受孩子的珍贵品质,还是读懂“六一居士”的晚年生活,都是需要要珍惜当下的时光,人生不长,余生更短,能让自己开心才是最大的幸福。

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给孩子的期许(感受孩子的珍贵品质)(6)

关注#忞白#:愿君来此观文史,不虚此行不负时,与君谈论文章事,聊遍所闻和所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