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在离开康桥时说: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 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

徐志摩的离开是落寞,虽口上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河畔金柳、波光艳影、软泥青荇、康桥柔波、长篙寻梦……这些都是他难以割舍的记忆,笙箫声起,伤感情发。

同样是离别,欧阳修在暮年离任滁州时,人们在花前置酒为他送别,他说: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管弦作离声《别滁》。他告诉送别的人,就当我和平时畅饮入醉一样,不要让伤感的管弦吹奏。和《再别康桥》中的伤感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诗句中满是通达和平淡。

用“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来形容欧阳修一生并不为过,他幼年丧父、乡试被黑、高考被压制,入仕被攻讦和贬谪,但他愈挫愈勇,终为一代文学宗师。欧公更值得人尊重的是他的人品、文品和千古伯乐的胸襟,人格的独立更是其安身之本。他因支持范仲淹等人的政治革新而受到攻讦,他写就《朋党论》进行辨析,又写《与高司谏书》对政治上落井下石、见风使舵的卑劣小人行为进行当头棒喝。后来范仲淹迁升陕西经略使,邀他前往任职,他淡然地拒绝了范仲淹的好意:“当初帮助你也不是为了我自己,因为帮你被贬谪外放我没有怨言,但我不会因为帮助过你而去投奔高就。”

来时少年,去已皓首。

多年的仕途生涯也让欧阳修淡看名利得失,离任滁州后他坚辞高位,到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任职,把自己的号由“醉翁”改成“六一居士”。有客人问其由来,他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人不解问他为什么只有五个一?此时的欧公难得幽自己一默,他说,还有我这个糟老头子啊!加起来不就是六个一了嘛。

欧公自撰《六一居士传》,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远离官场带来的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负担,安享诗书琴茶棋酒生活的释然与人生通达。

今小楷录其文,与师友共飨。

欧阳修与欧阳询楷书(小楷六一居士传)(1)

欧阳修与欧阳询楷书(小楷六一居士传)(2)

欧阳修与欧阳询楷书(小楷六一居士传)(3)

欧阳修与欧阳询楷书(小楷六一居士传)(4)

欧阳修与欧阳询楷书(小楷六一居士传)(5)

欧阳修与欧阳询楷书(小楷六一居士传)(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