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浒传》的概述及其历史地位
《水浒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其高潮迭起的情故事节与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而备受人们所喜爱。《水浒传》一书实际上是将民间广为流传的小说、杂文、话本、戏曲等进行系统梳理,加之作者的艺术创作而最终形成了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该书主要记述北宋末年朝廷昏聩无能,大臣之间互为朋党,压榨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农民们走投无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揭竿而起,反抗残虐统治,梁山好汉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水浒传》的故事情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到了明朝施耐庵手中最终定型。其间也有《醉翁谈录》、《大宋宣和遗事》等对其记述。对于施耐庵后来的艺术创作与加工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作者施耐庵的简介
该书作者有人认为是施耐庵,不过也存在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罗贯中所作,比如鲁迅、俞平伯等就坚持认为该书即是罗贯中所作,但依然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证明就是其所为。本文姑且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施耐庵画像
施耐庵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原名为施彦端,别号为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流传至今关于施耐庵的资料并不多,曾经有过三年的为官经历,元末群雄并起,活跃在南方的农民起义军张士诚一度发展强劲,施耐庵曾为其出谋划策过,不久施耐庵就脱离了张士诚集团。有人认为《水浒传》一书的原型即是当时的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三、高俅的文学形象
文学小说往往通过队里的双方,将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的描述作为本书的最大亮点。《水浒传》一书中,自然而然地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刻画为正面人物,他们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出现的“官逼民反”,他们是民众心中的正义代表,因此,他们所打出的旗号也是“替天行道”,以证明其反抗的正义性与合法性。而与此相反的则是以高俅为代表的“邪恶大地主大反动”势力,小说中将高俅描画为一个曲媚迎主,诡计多端,邪恶狡诈的形象,他曾逼走林冲,后来又设计将本已招安于朝廷的宋江等人害死。
高俅的影视形象
可以说《水浒传》中的高俅,是一个本来并无长处,只因会蹴鞠的小人,却被宋徽宗一路提携,最终成为一代权臣,搬弄是非,欺上瞒下,将其刻画为一个深被民间大众所鄙夷的形象。并且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也让本小说流传至今,其对于高俅的描绘也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之一。
四、真实历史中的高俅
历史上确有高俅此人,而且也官居高位。但并非如小说所述十恶不赦一般。高俅发家应该感谢苏轼,由于高俅本人写字漂亮,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而且也十分勤勉,因此曾在苏轼身边做过书童。后来苏轼又将其推荐给当时的太尉王晋卿,后又被宋徽宗发现,并留在身边委以重任。1126年,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由于高俅巧妙的避开了宋徽宗集团与宋钦宗集团之争,而并未受到政治风波带来的冲击。《水浒传》中之所以将高俅刻画的如此丑陋与真实历史中的高俅有些出入,实为艺术需要。而且之所以选择高俅,原因之一也是史书中关于高俅本人记述并不多,所以可以给作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与创作发挥的自由。
高俅的影视形象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一,其影响力不仅仅在中国,即便在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地也广为流传,可见其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