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汉末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都与火攻有关。曹操火烧乌巢,赢了官渡之战;周瑜火烧赤壁,赢了赤壁之战;陆逊火烧连营,赢了夷陵之战。在这三大战役中,曹操就亲身经历了两次,一胜一败。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为何曹操能火烧乌巢,却挡不住周瑜火烧赤壁呢?

曹操周瑜赤壁之败(曹操能火烧乌巢)(1)

曹操火烧乌巢,用的是许攸的计策。乌巢是袁绍大军的粮食囤积地,少了乌巢,等于切断了敌军的粮食供应,敌军自然会不战自乱。曹操胜在兵出奇招,打的是供应战、后勤战。但并不像后面的两大战役一样直接将敌军的有生力量烧死、烧伤。因此,对于利用自然因素进行火攻,曹操算不得经验丰富。

曹操周瑜赤壁之败(曹操能火烧乌巢)(2)

周瑜如何能以少胜多赢了曹操?其实关键因素有三个。第一是利用了曹军将士水土不服、大量患病的现状进行突袭。虽然史料中没有说明赤壁之战中曹操因患病出现了多少非战斗减员,但从《武帝纪》中甚至出现在“将吏多死者”这样的记载来看,对曹军的战力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不用打,曹军就已经输了。

曹操周瑜赤壁之败(曹操能火烧乌巢)(3)

其二,黄盖的诈降,导致占据急转直下。黄盖的诈降使得曹操误认为东吴内部出现混乱,自己只要保持大军压境的态势,就必然使得这一混乱加剧。这叫做心理战。心理战需要一个过程,而从记载上看,第一次交锋曹军失利后,黄盖提出诈降,知道火烧赤壁,曹操再也没有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这便是因诈降导致战事停滞的表现。

曹操周瑜赤壁之败(曹操能火烧乌巢)(4)

其三,周瑜的火攻使得曹操猝不及防。水土不服使得曹军战斗力下降,将士士气低落;黄盖诈降成功,又让曹军放松了警惕。在这种情况下,由诈降的黄盖亲自驾船放火,曹操更加不思防备,很容易就成功了。

曹操周瑜赤壁之败(曹操能火烧乌巢)(5)

这里要重点说说的是东南风的问题。周瑜为什么知道会有东南风的出现?不少人都认为东吴军队常年在长江流域作战,熟悉当地的气候变化,故能预料到将有东南风出现。这种说法也没错,只不过较为含糊。其实最关键的原因是,周瑜在九年前就有过一次相关的战斗经验,轻车熟路,这才使得东吴赤壁之战赢得如此轻松。

曹操周瑜赤壁之败(曹操能火烧乌巢)(6)

这个记载出自何处?《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录》中孙策上表给朝廷的战后奏章。原文较长,这里就直接翻译过来,过程大致是这样:

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十一日,孙策率领周瑜、吕范、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人发起反击。孙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并利用风势向黄祖发动火攻,两个时辰后,黄祖军队溃不成军,狼狈逃窜,孙策大获全胜。

曹操周瑜赤壁之败(曹操能火烧乌巢)(7)

此次战斗与后来的赤壁之战,都是在十二月份。黄祖的位置在孙策的西北,孙策则在东南,这也与赤壁中曹操与周瑜的位置大致相同。孙策利用风势火烧黄祖,其风向自然是东南风。而当时周瑜、黄盖都是参战者,对此非常熟悉。

曹操周瑜赤壁之败(曹操能火烧乌巢)(8)

由此可见,后人所说的“东风不与周郎顾”之语并不对,这东南风是一定会有的,曹操不败,那才是奇闻一件呢。这仗输得并不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