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的文学启蒙,大都从《三字经》开始,对于《三字经》中的内容,大多数孩子都能脱口而出,可真正理解里面内容的,却不多。

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教育学生不严格,那么这是老师的失职。可在现实教学中,一旦老师严厉了,就会有家长不愿意了。

当然,我们所说的“严厉”,肯定不包含体罚学生。

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就引发了大家的争论,但大多数网友是站在老师这边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来简单看一下。

【时间】2021年5月10日9点33分左右

【地点】江苏南通启东某小学

【人物】男教师,小学生

【起因】未知(待教育局通告)

【经过】男教师进门后怒踢学生课桌,揪着衣领不停摇晃学生。

【结果】启东市茅家港边防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事情已经解决,目前没有出通告,“这个事情教育应该会出公告吧”。

成都一小学老师上课多次掌掴学生(江苏一小学老师怒踢课桌)(1)

从视频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当老师惩戒这位学生时,有的孩子是面带笑容的,还有的孩子转身。

从其他孩子的表现情况来看,该教师平时或许不是特别严厉的老师,或许是一位比较随和的老师。

或许有人会说:“老师是不是故意针对这个孩子的?为何不管其他孩子?

老穆认为,应该不是,原因有二:

【1】从其他学生表现来看,若不是该生做出“违规”的事情来,老师又怎能去惩戒他呢?

【2】该老师当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这个孩子身上,没有看到(在意)其他学生,所以没有去管理其他学生。

接下来,我们看看网友对此事的看法。

老穆大概看了近百条评论,绝大多数是站在老师这边的,也有极少数其它声音,接下来,老穆就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言论与大家分享,如下:

网友一:这样的老师不多啦!现在佛系老师比较多。

网友二:这样都不可以,学生也就不要成绩了。有的学生并不是只讲道理就有用的。

网友三:揪衣领,也没有打学生,更多的是吓唬学生,现在老师真是难做。

网友四:老师太难了,但这也有不妥,希望家长原谅老师。

网友五:教不严,师之惰!这是一位好老师。

成都一小学老师上课多次掌掴学生(江苏一小学老师怒踢课桌)(2)

对于该老师的做法,老穆简单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1】该老师选择踢桌子,而不是踢学生,说明该老师在克制自己,让自己不冲动,因为他知道,打学生是不可取的行为。

【2】该老师揪学生衣领,说明老师真的很生气,侧面体现出该学生的行为触碰了“某原则或规则”,老师不得不出手。

【3】该老师的行为,确有欠妥之处,但面对某些“熊孩子”,在不能打的情况下,还能有什么更有效的方法呢?倘若选择“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诲,何时才能奏效呢?孩子能听进去吗?

那么,对于调皮的学生,老师能不能惩戒呢?

犹记得,在今年的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开始实施了。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成都一小学老师上课多次掌掴学生(江苏一小学老师怒踢课桌)(3)

老穆认为,《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是一件好事,有效保障了课堂和学校的纪律,但是,为防止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规则”还细化了“禁止实施的七类不当教育行为”,这个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①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②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③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④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⑤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⑥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⑦指派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说句心里话,对于这个“度”的把握,还真的很困难。

比如“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试问,这个如何界定呢?谁来鉴定呢?

成都一小学老师上课多次掌掴学生(江苏一小学老师怒踢课桌)(4)

从视频画面来看,应该是学校的监控,那么,学校的监控是如何流传出来的呢?

难道是学校主动流传的?我想,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情况或许是这样的:老师揪学生衣领,学生回家告诉家长,家长找到学校要求查监控。

对于孩子家长,老穆想说,过于溺爱或呵护孩子,看似保护孩子,实则会“害”了他。

试问,你能护他一辈子吗?将来步入社会后,你还能处处护着他吗?

“教不严,师之惰。”老师适当严厉一点,难道不好吗?

当然,老师惩戒学生时,也要注重方式和方法。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