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郑祖杰在市非遗展示馆展示咏春拳。
实战性卓越受特警青睐台海网8月28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咏春拳或许是近年登上银幕次数最多的拳种之一,因李小龙而富于传奇色彩,因叶问而家喻户晓。尽管频频亮相港片,但其实它并非发源于广东。过去少有人知的是,咏春拳起源于福州。
2014年,由福州市申报的咏春拳项目,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记者在近期的采访中了解到,咏春拳在福建的传承推广已蔚然成风。在游客如织的三坊七巷,国家级非遗咏春拳有一个专门的展示中心,全国游客都可以在这里了解咏春拳和它的起源故事。
拳法专为女性所创
咏春拳由福清南少林五枚师太创于明末清初,最早流传于福建沿海一带,后来才在广东、云南等地乃至海外流传。咏春拳练习者和爱好者已遍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过千万,成为世界上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武术项目,是中华武术在海外最庞大的武术单项组织之一。
五枚师太,原名朱红梅。当年不少福建沿海村庄,男丁出征,村里仅剩妇孺。为了让这些弱小者能够自保,五枚师太便向她们传授拳法。那些学拳的女性大多没有名字,姓马的从此叫马咏春,姓严的就叫严咏春,咏春拳之名逐渐流传开来。
咏春拳至今仍完整保留了五枚师太创拳时的整体风格。作为中国武术历史上稀有的,专为女性所创的拳法之一,咏春拳又有“女人拳”之称。由于创始人是女性,被教授的群体最初也是女性,因此它的拳理充分剖析女性的弱点及特长,并极其巧妙地利用了人体力学、杠杆结构、三角力学等原理,精确把握与利用空间,追求快稳准狠,擅长四两拨千斤,达到以弱胜强。
拳路名称有禅机
通过电影,大众已经对咏春拳的拳路名称不陌生了,但其主要拳路“小念头”“寻桥”“标指”当中蕴含的禅机,许多人还不甚了解。
所谓“小念头”,就是要排除杂念,定心戒躁。只有学完了“小念头”,才能晋级到“寻桥”。“寻桥”,即是禅宗里说的“逢山过山,遇水寻桥”,要求认清自我与外在事物之间动态的辩证联系。“标指”即“标月之指”,意谓一切法门、言语不过是指向目标的向导,并非目标本身。这个阶段的习拳者要通过目前之状感知将来之况,寻求转机,可以败中取胜。
福建传统咏春拳的传承辈分根据咏春拳拳路名称“小念头”“寻桥”“标指”“刀”“棍”等来命名,咏春二祖即第二代是“小”字辈,咏春三祖即第三代是“念”字辈。以此类推,福建传统咏春拳迄今为止已经传承到第九代“刀”字辈。
实战性卓越受青睐
福建传统咏春拳第七代传人、祖籍福建的国际咏春拳大师郑忠,曾担任沙特阿拉伯多根王子的咏春拳师父兼贴身保镖达17年。他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咏春拳武馆开遍英伦三岛,美国影视巨星史泰龙等众多外国名流都曾拜他为师。
福建传统咏春拳第八代众弟子,以郑祖杰为代表的指字辈更是发起成立“福建传统咏春拳(海峡)文化发展中心”,以社团组织进行传承推广,取得积极成效,影响越来越大。
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咏春拳都因其卓越的实战性,成为元首保镖、特警队专门修习的拳术之一。2014年,武警特种警察学院还曾向郑祖杰颁发证书,聘请他为反恐特种部队队员传授咏春拳。值得一提的是,闽台两地文同根、武同源,咏春拳亦深受台湾同胞喜爱。今年,相关人士正在推进非遗咏春拳国际交流中心落地北京,而咏春拳进世遗的申报工作也在进行当中。 (福州晚报记者 翁宇民/文 张旭阳/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