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摩拜单车商标域名大PK,谁胜一筹?(1)

共享单车是带强烈的社会公共性质的风口,“橙黄大战”的一举一动牵动公众的神经,而昨天,OfO投资人朱啸虎与马化腾就ofo和摩拜两种共享单车的输赢在朋友圈“互忿”,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好不热闹。

OfO摩拜单车商标域名大PK,谁胜一筹?(2)

其实,ofo(又称小黄车)与摩拜单车就如共享单车界的“瑜跟亮”,俗话说得好,“既生瑜何生亮”呢?今天,小编就要从两者的商标域名保护情况来看看两者到底谁更胜一筹?

OfO摩拜单车商标域名大PK,谁胜一筹?(3)

首先来看一下从校园起家的共享单车平台ofo,因其运营车辆都漆成亮黄色,因此被戏称为小黄车。

Ofo共享单车的项目灵感来源于Uber和Airbnb,但是不同于Uber和Airbnb的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个人到个人)运营方式,其业务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自营单车。

Ofo目前启用建站的域名为ofo.so,虽然域名简短好记,且直接对应品牌名称,但是.so这个索马里国际顶级域名比起.com/cn等主流域名来说还是差了一截。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ofo超百万美元收购了ofo.com,目前该域名已被设置跳转至官网。

OfO摩拜单车商标域名大PK,谁胜一筹?(4)

ofo共享单车不仅在域名保护方面下功夫,而且在商标上的保护意识也是值得肯定的。

OfO摩拜单车商标域名大PK,谁胜一筹?(5)

小黄车ofo有两家关联公司,其中一家为北京三鼎网络科技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3日,分别于2015年4月和11月提交了三枚“ofo”商标,其中第39类(运输)已经无效,第9类(计算机软件)和第12类(自行车)已经核准注册。另一家为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6日,名下共579枚商标,最早的申请日期为2016年8月9日。

摩拜单车于2016年4月22日正式上线,相比于ofo单车来说,显得年轻多了。摩拜单车的官网域名启用的是mobike.com,注册时间是2003年,“mo”是拼音摩的解释,“bike”是英文车的意思,也很符合车这个行业的定位,而且“mobike”的中文与摩拜的读音也相近,通俗易懂,据了解,该域名是2015年摩拜以4.7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万元)收购的。除了官网域名之外,摩拜单车旗下还保护了相关品牌域名mobike.cn/.com.cn。

OfO摩拜单车商标域名大PK,谁胜一筹?(6)

摩拜单车的域名保护还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小编通过22商标宝(t.22.cn)查询发现,摩拜单车的商标注册情况令人堪忧。

OfO摩拜单车商标域名大PK,谁胜一筹?(7)

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发现,摩拜注册商标相对比较单一,数量也极其有限,而小黄车不仅布局全面,还充分考虑了系列商标和防御性商标的注册,如此看来,似乎小黄车更胜一筹哦!

不过,这并不表示小黄车的商标布局就完美了,事实上摩拜单车和小黄车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商标布局都太晚了!摩拜单车公司2015年成立的,却在2个月后才提交注册申请,而且并未针对“摩拜”进行布局。在摩拜公司成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多枚“摩拜”商标,甚至在第12类自行车商品上已经存在“摩拜”相同商标!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商标注册实行“申请在先原则”,所以小编提醒大家,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以后占领市场、防止商标纠纷,一定要加强商标保护意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