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解密成都镇馆之宝系列报道④6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文博活动主题是“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口号是“确认过眼神 我是文物守护人”;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倡导“见人见物见生活”。成都,有哪些馆藏国宝级文物?它们,经历了怎样的前世今生?6月5日起,红星新闻文体频道特别策划“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解密成都镇馆之宝”系列报道,不仅是让这些珍稀文物“活”起来开口说话,更因它们是检验你是否来过成都的重要证据!受红星新闻文体频道特邀,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谢辉、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朱章义、成都博物馆馆长李明斌、成都永陵博物馆馆长彭建平等馆长,将首次集结于红星新闻,为你揭开镇馆之宝的神秘面纱。更难得的是,作为事务繁忙的他们,将以“红星新闻特约讲解员”身份,讲述他们守护这些“潜伏”在成都各个博物馆内的国宝传奇。

武侯祠介绍与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啥)(1)

谢辉

【馆长荐宝】

谢辉(红星新闻特约讲解员、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

1、唐三绝碑

因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所以唐碑被称为“三绝碑”。

武侯祠介绍与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啥)(2)

唐三绝碑

因为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这块唐朝的石碑又被称为“三绝碑”,或“唐三绝碑”

提到三国,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集忠贞、智慧于一身的诸葛亮,观众到成都总会选择去成都武侯祠领略一下一代名相遗迹的风采。

红星新闻本期【馆长荐宝】特邀讲解员——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谢辉,为我们讲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们,与诸葛亮有什么样的关系?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由三国文化遗产区(文物区)、三国文化体验区(西区)和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现占地15万平方米,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谢辉介绍,2011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牵头启动全国三国文化遗存调查项目,对全国范围内现存的三国文化遗存进行综合调查。此项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将填补目前学术界对该项研究的空白,并从遗产保护和利用、资源整合、文旅融合等方面开展研究,必将在国内外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下面,请跟随谢辉馆长的讲解,认识一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进入武侯祠博物馆大门,就会看见右侧碑亭内矗立着一通石碑,旁边的简介牌写着“唐碑”二字。“唐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碑身连同云纹碑帽通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碑身嵌入碑座,覆盖于碑亭之中。唐代宪宗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到武侯祠拜谒诸葛亮,事毕,令人建了石碑,故此碑被称为“唐碑”,俗称“三绝碑”。说到这三绝碑,为什么要叫“三绝”?

我们看到,碑文由武元衡的僚佐、节度掌书记裴度所撰,裴度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在当时裴度的文章可谓是千金难求,所以这文章算是一绝。碑文分序和铭两部分,正书,共22行,每行约50字,在碑阴,刻有武元衡极其僚佐共27人的职务、爵禄和姓名。碑铭为骈体文,四言六十四句。碑文一气呵成,辞藻精丽。裴度极其推崇诸葛亮。他在碑文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有不少精到之处,使唐碑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碑文的序一开始用先扬后抑的手法指出,诸葛亮是兼有“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的全才,“大名盖天地”的哲人。

好文定要有好字相配,文章写好以后,由柳公绰书丹。柳公绰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柳氏两兄弟书法造诣旗鼓相当,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说“公绰乃不俗于兄”,对柳公绰的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的楷书端肃浑厚,古朴自然,笔力雄健,遒劲端严,其结体、用笔和趣韵代表了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是唐代楷书中的典范。他以端正的字体结构和凝重的笔意变化,恰当地表现出对诸葛亮崇敬仰慕的精神境界。所以这书法又是一绝。

说到这第三绝,则是诸葛亮的功绩。诸葛亮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故而诸葛亮的功绩又被定为一绝。唐碑自刻建后,不断有人在碑正面和碑阴的空隙处及碑两侧题记赋诗,如锦上添花,为唐碑不断注入更为持久更为厚重的生命力,丰富了它的观赏价值、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在唐碑最右下角有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四川巡按荣华的题跋:“人因文而显,文因字而显,然则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相与垂于不朽也。”

故因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唐碑被称为“三绝碑”。

“唐碑”历经上千年的沧桑变幻而完整留存,是成都武侯祠悠久历史的难得实物见证,是具有多种价值的珍贵文物,堪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现代陈子庄《锦官城外柏森森》横披

陈子庄先生罕见巨作,为武侯祠专门创作,乃其山水画代表作。

武侯祠介绍与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啥)(3)

《锦官城外柏森森》

1963年,著名国画家陈子庄先生生活贫寒,住在成都市糠庄市街。当武侯祠管理人员向他索画时,他欣然同意,竟用六幅八尺宣纸画了《锦官城外柏森森》,这是他一生中罕见的巨作。刘孟伉先生示意管理人员付给他70元稿酬,略表谢意,聊补其生活之需。此画现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画中的珍品。

现代陈子庄《锦官城外柏森森》横披,纵276厘米、横420厘米,浅设色,以杜诗《蜀相》中名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为题所创作。画面为全景式构图,图绘古木荫荫,丛柏掩映之处,红墙俨然,古祠伫立,意境幽远清旷。近树或虬曲多姿,或枝干挺立,枝繁叶茂处以浓墨点染,运笔劲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远树参落其间,以湿笔淡墨渲染写就,笔法灵动,墨色清润,将诗意融入笔端,耐人寻味,如入诗境,实乃陈子庄山水画之代表作。右下端款署“癸卯九秋陈子庄”,下钤白文篆书“陈子庄印”、朱文篆书“半山泉”二方印。

陈子庄(1913—1976年)号石壶,又号南原、兰园、下里巴人等。四川荣昌人。自幼习画,早年在成都等地卖画,受齐白石、黄宾虹启发。中年生活坎坷,仍作画不辍。艺术上宗唐、宋、元、明、清诸家,初画工笔,后攻写意,兼吸民间技法,博采众长,自成一格,常取田园山水小景入画,画风朴真自然,意境高妙,逸笔草草,奇趣横生,耐人寻味,被誉为“中国的梵高”。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其遗作展,曾轰动画界。他生前任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四川省政协委员。代表作有《秋山如醉》《溪岸图》《锦官城外柏森森》等。

3、蜀汉青铜铭文弩机

青铜铸造,各部件保存完整。三十五个铭文记录了蜀汉弩机制作和管理流程,是难得的蜀汉时期珍贵文物。

武侯祠介绍与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啥)(4)

青铜铭文弩机

众人皆知诸葛弩,还有一件镇馆之宝不得不提——蜀汉青铜铭文弩机。蜀汉青铜铭文弩机长13.3、宽6.7、高15.3厘米,青铜铸造。弩机部件保存比较完整,但因锈蚀严重已不能活动。

机身有铭文“延熙十六年四月廿日中作部典□□遂绪吏李飞□杨汲□工杨茗作立坂重二斤五两”三十五字。

弩机使用灵活、善远程射杀,因此在三国战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曾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相传诸葛亮曾制作出“十矢俱发”的连弩,并建立了专门使用连弩的特种兵部队——连弩士,在战场中大显威力。

从铭文来看,蜀汉弩机有一定的模式。除武侯祠馆藏青铜弩机,四川省郫县太平公社晋墓出土的铜弩机铭文为“景耀四年二月卅日中作部左典业刘纪业吏陈深工杨安作十石机重三斤十二两”。体例一般是“年号 中作部 主管官员名字 吏名 工名 弩机强度 重量”,“中作部”是政府主管弩机制作的官署,“典□□”、“遂绪”、“左典业”、“刘纪业”是主管弩机制造的官员,“李飞□”、“杨汲□”、“陈深”是监造官,“杨茗”、“杨安”是具体的制造者,三级负责,责任明确。曹魏弩机铭文模式与蜀汉类似,其刻铭体例为“年号 左尚方造 监作吏名 匠、师名 编号”。而孙吴弩机刻铭的体例较为特殊,除年号、匠名外,不见监造名,亦不见生产机构,主要刻具体的使用者姓名和职务。虽然魏、蜀、吴三国制度各异,但弩机制造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符号是文物上看不清楚的字)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编辑 包程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