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历时两年多,在此期间,全球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一直不断探索和总结抗疫经验,并在新冠病毒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虽然成果的取得提振了信心,但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仍任重道远。

孩子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有哪些特点)(1)

01

奥密克戎传染性强 儿童感染人数持续上升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取代德尔塔(Delta)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传播力强是因为其在上呼吸道的复制速度更快。据报道,奥密克戎传播的R0值(基本传染数)是7~8,远高于德尔塔及其变异株的5~8。同时,奥密克戎传播率显著提高,儿童感染人数明显增加。截至5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有3385万名0~14岁儿童因此发病,4447名死亡。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显示,美国境内有1300余万名儿童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儿童确诊病例数占所有确诊病例数的19%(2021年8月19日,该比例为14.6%);约12万名儿童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住院。在这些住院患儿中,近1400人死亡,其中330名患儿死亡年龄为5~11岁。2020年以来,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死亡的儿童人数,超过2004—2021年死于流感的人数总和。一些欧洲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

多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临床表现较轻或无明显症状,但少数感染儿童可出现严重的类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样表现。该疾病最终被命名为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奥密克戎变异株可能会导致极少数低龄新冠肺炎患者并发喉气管支气管炎(croup)。其典型特征是突然发作的“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喘鸣和呼吸困难。我们应给予重视,提高警惕。

02

已获批药物和疫苗尚不能用于低龄儿童

2021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 岁,体重大于等于40千克)。其中,青少年(12~17岁,体重大于等于40千克)适应证人群为附条件批准。2022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Paxlovid)用于治疗发病5天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目前,奈码特韦/利托那韦片尚未在国内被批准用于18岁及以下年龄的儿童和青少年。

另外,在其他治疗方案中,人免疫球蛋白、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等,仅限于病程早期有高危因素、病毒载量较高、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儿童慎用。

在新冠病毒疫苗方面,2021年10月2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紧急批准辉瑞(Pfizer)和BioNTech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疫苗用于5~11岁儿童。2022年1月31日,美国FDA批准莫德纳(Moderna)公司新冠病毒疫苗和强生杨森新冠病毒疫苗用于18岁及以上年龄人群。

我国批准的3~11岁儿童可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其他工艺疫苗暂未被批准该年龄组使用)。

03

干扰素或可提供帮助

干扰素是一类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曾有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明,对于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局部使用干扰素有助于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我国儿科和感染科专家在使用干扰素α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

国内外也有一些干扰素用于新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结果。例如,俄罗斯临床研究证实,干扰素局部给药可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2021年,在俄罗斯新冠肺炎患者病房红区(气溶胶环境)开展的一项有561名医务人员参加的研究结果显示,未使用干扰素预防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是使用干扰素α2b滴剂/喷雾剂鼻内给药组的3倍。这个结果提示,在气溶胶环境中,干扰素具有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能力。因此,干扰素被列入俄罗斯卫生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临时指南》。

我国《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建议,干扰素喷雾剂可用于无症状感染者或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有轻度肺炎表现的患儿可采用干扰素雾化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雾化治疗要注意防止气溶胶传播,建议在有负压装置的雾化室及负压病房内进行。

2021年7月—2022年3月,美国开展了一项IFN-λ治疗门诊新冠肺炎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症状出现7天内使用干扰素的受试者,其住院或急诊风险降低50%;症状出现3天内使用降低60%。该研究还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了病毒测序。测序结果证实,干扰素可以对抗所有测试出的变异毒株,包括奥密克戎。

综上所述,干扰素或可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密接人群或早期确诊患者应用干扰素或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降低传播率。

04

儿童面临多方面影响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变异的持续发生,儿童感染者数量明显增加。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所以其存在重症风险。同时,儿童感染者也可能导致发生聚集性感染。接种疫苗仍是降低儿童感染者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最切实的手段。对于3~5岁以下疫苗未覆盖人群,我们应持续加强对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的宣传和指导力度。儿童NPIs方式包括:佩戴外科口罩,高危儿童可选N95等过滤式口罩;推广儿童手卫生,推荐儿童用肥皂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及室内通风;必要时可考虑药物干预。

另外,科研人员应继续加快研发步伐,开展覆盖低年龄人群的相关研究。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我们建议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促进其恢复,积极予以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复原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申昆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蒋荣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陆小霞、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瀚旻、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郑跃杰

编辑:王天鹅

审核:韩璐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孩子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有哪些特点)(2)

孩子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有哪些特点)(3)

本文来自【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