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与金人和,以岷犯金太祖嫌名。”
——《宋史·地理志》
上文提到的岷,即西和的旧称岷州。因犯了金太祖完颜旻的名讳,岷州需要改名,遂取“和平”之意,称为和州。又因当时安徽已有和州(即今天的和县),于是又在前面加了一个“西”字。
这是“西和”两字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
此后,历经政权更迭,西和这个名字一直留存了下来。
绝无仅有的“中国女儿节”
乞巧节,从农历六月三十日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
西和乞巧民俗已经流传了一千八百多年。
据史料记载,西和乞巧文化始见于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的最后一天,也是最重要的一天。
傍晚,姑娘们拿出巧娘娘为她们照看了一天的巧芽,开始了只属于自己的乞巧活动,“照瓣卜巧”。
姑娘们将一截巧芽和几片花瓣浮于泉水之中,观察它在水中的光影变化。
若照见姑娘的巧芽形似花瓣,来年巧娘娘便会赐她心灵手巧。
充满了游戏趣味的卜巧,包含的却是最为真诚的祈愿。
西和乞巧活动若追溯更早的渊源,则与秦人祭祖有关。
西和人把善织“云锦天衣”的织女尊称为巧娘娘。
而西和境内的漾水河一带,是织女原型女修的诞生地。女修以“织”闻名于世,相传是秦人的祖先。
随着秦的崛起,祭祖风俗蔓延开来,逐渐演变成了汉代的乞巧节。
穿越千年时光的造纸技艺
“造纸七十二道手,上墙还要吹一口。”这是东汉蔡伦研发的一套古老而复杂的造纸工艺流程。
在西和县朱刘村的麻纸工坊里,这种造纸技艺仍被世代相传。
新鲜制成的麻纸,自然泛黄,古朴粗犷,仿佛从远古而来。
2013年,一本用西和麻纸印制的乞巧风俗录《画说乞巧》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面世,女子乞巧时的妩媚跃然纸上,水墨、彩墨绘成的古西和州风光大好。
陇南影子腔:与皮影共生的唱腔
皮影戏,又称灯影子戏,是中国常见的一种民间娱乐,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它所形成的唱腔,被称为“影子腔”。
西和皮影戏的唱腔取材于当地民歌和说唱,行腔和咬字都运用当地方言土语。
20世纪60年代,西和皮影戏的独特唱腔在当地政府组织的演出中被文艺工作者发现,之后被命名为“陇南影子腔”。
陇南影子腔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影子腔唱词的对偶结构,每段由五句、七句,或者九句唱词构成,目的是将结尾转到另一种腔调——“冒腔”。
陇南影子腔传承人马富魁至今仍珍藏着37本清代手抄唱本,最早的抄写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
如今,陇南影子腔已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用杠子轧出的传奇美味
杠子面,顾名思义,它是用杠子轧出来的。
轧面用的杠子是一根长约两米、直径十厘米左右的木棒,一头插在墙里,一头被骑在身下。
经过反复碾轧,这样出来的面薄如纸,韧如绸。
不过,决定一碗杠子面是否好吃又正宗的点睛之笔,是秘制的辣子油。
厨师调配完辣子油,再将葱姜蒜切好,在锅中煸香,倒入大量自酿米醋。
面条煮好出锅后,厨师将酱汁倒入,充分搅拌,一碗口感丰富的杠子面就完成了。
中国半夏之乡
西和的野生药材多达四百多种,家种药材主要有党参、当归、红芪、黄芪、牛蒡子等,其中数半夏最负盛名。
半夏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首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对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有一定功效。
半夏虽然历史悠久,但人工栽培技术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出现。
西和半夏颗粒大、形状好、颜色白、无污染、药用价值高,是半夏中的优质品。2004年,中国农业部将西和县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
近年来,在县、乡政府的扶持和推介下,西和半夏已成为全国半夏人工种植的主产区,总产量约占全国份额的70%。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搞,西和半夏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不断深受国人青睐,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国。
半夏,杠子面,麻纸……这里聚集着大量别具地域特色的物产。
西和,就像一个挖不尽的宝藏,正持续不断地向世人展示它那神奇的魔法。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来源:央视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