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片段教学教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片段教学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片段教学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说课稿《草船借箭》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课文主要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枝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向曹操借到十万多枝箭,最后令周瑜不得不自叹不如。文中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宜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人物性格,同时,课文的思考练习主要设计了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练习。

(二)说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大胆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互相解决。(这是能力的培养)

2、理解课文内容,品读课文,总结出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这是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3、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以及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襟。(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说重难点:

1、学习课文,从文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引导学生大胆提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互相解决。

二、说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能力。再加上利用课件出示课后思考题中,来训练学生的提问能力,我将本文的教学方法设计为自主、合作、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问题能力。)

三、说学法:

以品读感悟为主,采用猜一猜,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及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引入新课。

复习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引述新课。

(二)设境质疑,触发探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老师设境:让学生猜一猜,困扰老师的是文中的一个什么问题。

2、学生读文,猜问题。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这一环节,我通过课件创设猜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初读探究的强烈兴趣,能较好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同时这一初读环节的实施,还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出示专题,重点探究。(品读课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老师公布心中困扰的那个问题,并用课件显示本节课的重点探究专题: 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地方?

2、布置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课文中的哪些材料与这个问题有关,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感悟。

3教师用课件出示回答问题格式

汇报形式:我认为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我的根据是—(读一读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说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的。

4、在学生汇报回答时,老师相机用课件出示重点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以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有计谋等方面。

设计意图:

1、出示专题探究是本节阅读课的关键,我用课件出示困扰心中的那个问题,(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地方?)其实就确立本节课重点探究专题,因为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涵盖了课文的最大内容;第二,它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花一番精力研究、探索;第三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它的答案是多元的,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第四,它是逆向性,因为它必须根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2、在学生合作探究专题的过程中,老师深入课堂巡视、点拨,以及要求学生按照定规则来交流汇报,这些指导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研究专题,提高探究性阅读的效率。

3、在学生汇报过程中,适时适度出示重点语段课件,让学生品读感悟,进一步深化对诸葛亮人物形象的认识。)

(四)巧设疑问,深化探究。( 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1、老师设疑:文中描写诸葛亮语言时,只有一处提示语的中间用了一个修饰限制的词语,那就是一个笑字,请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在笑谁,为什么而笑。

2、让学生在读文思考的同时,用课件出示回答格式:“诸葛亮在笑——(谁),笑他的——(什么性格),这是一种——的笑。

3、师小结,相机引出第二个问题:周瑜倒底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

4、相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在学生潜心探究了诸葛亮妙算的基础上,抓住诸葛亮的神秘一笑,和周瑜到底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这两个关键点进行启发点拨,以便引导学生感悟文中主要人物性格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人物的形象把握更加准确,并相机进行思想教育,进一步深化了探究的效果。

(五)回顾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1、师总结本文学习方法。

2、师引导学生提出上课伊始时提出的问题还有哪些不理解,然后引导其他学生帮助释疑。

(六)课外排演,拓展延伸:

认真读课文,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特别要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

五、说板书:

草船借箭

接受任务 诸葛亮 知天文

借箭准备 识地理

草船借箭 神机妙算 熟人心

如期交箭 有计谋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