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我国儿科重点防治四病之一。
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为皮肤下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2、维生素D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含维生素D较少,不能满足婴幼儿需要。如日光照射不足或未添加辅食、鱼肝油等,则易患佝偻病。3、维生素D的需求量增加 4、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临床表现: (一)初期 多数小儿出生3个月左右起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常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
此期常无明显骨骼改变,X线检查可正常或临时钙化带稍模糊;血生化检查血钙浓度正常或稍低,血磷浓度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偏高。如未经适当治疗,可发展为极期。
(二)极期 除有上述症状外,主要变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迟缓。 1、骨骼改变 头部: 3-6个月患儿可见颅骨软化,重者可出现乒乓球样的感觉;7-8个月患儿可有方颅或鞍形颅;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并易患龋齿。 胸部: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的小儿。胸部骨骼出现肋骨串珠,以第7-10肋最明显;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郝氏沟;胸骨突出,呈鸡胸或漏斗胸,影响呼吸功能。 3四肢:6个月以上小儿可出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开始行走后,可出现“O”型腿“X”型腿。长久坐位可见脊柱后突或侧弯。
2、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3、神经、精神发育迟缓
(三)恢复期 经适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接近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
(四)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正常,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本病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和控制病情活动,故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大家如有补充,可以评论、互相交流、探讨、互相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