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一个名为“高校女神手势舞”的话题,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悄悄走红。

几乎所有高校,都不敢错过这个热点,派出了最漂亮的女生出来。

在一模一样的背景音乐下,跳着一模一样的手势舞。

比如说,上海海洋大学的治愈系小姐姐,甜美可爱的笑容令人赏心悦目。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1)

比如说,河南工业大学的“纯欲系”女神,清纯亮丽的风格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2)

比如说,清华大学的金发美女,打破了大家对学霸的刻板印象。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3)

人气最高的,还得是闽江学院的校花,和张雨绮几乎一模一样的长相,瞬间登顶高校女神热度榜。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4)

所有的新闻标题,都把这些美女跳手势舞,和“招生简章”联系到了一起: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5)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6)

行走的招生简章”、“这不比招生简章管用?

更有媒体让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趁着这次机会,好好选择一番,明确自己未来的大学目标”。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7)

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选择学校,看的不是师资力量,不是学术氛围,不是硬件设备,而是哪个学校的校花最美了?

恕我直言,一个学校的校花再美,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在现实中能遇见她的概率,很可能为0。

“美女跳舞,比招生简章好使”这种论调,真的没问题吗?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8)

02

之前,南京大学的一组招生宣传照,也是用了“美女 露骨文案”的流量密码,引起争议。

让颜值超高的校花,举着这样的牌子:“你想不想,让我成为你的青春?”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9)

“你想不想和我一起,泡在杜厦图书馆,从早晨到夜晚?”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10)

这样的文案,无疑是在打“擦边球”,属实是把流量密码玩得妥妥的。

一所知名高校,用这种方式来宣传、招生,不免让人感觉有些轻浮,招来了很多人的反感:

“你这种名校,不这样也会有一堆人想去读,搞这种东西干吗?”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11)

“为什么招生简章这个梗那么不好,因为我希望当一个人看到我,不是先关注我的容貌,而是我做出的成绩。

换句话说长得不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那些人,不值得被歌颂吗?”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12)

“这不比招生简章有用的梗,不值得啥时候火起来的,有一说一这种文案真的很低俗。

与我而言,宽敞舒适的寝室,好吃的食堂,期末也有位置的图书馆,优质的教学资源与知名校友,这不比所谓的美女招生简章有用?”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13)

但可悲的是,事实证明:美女确实比其他正儿八经的宣传好使。

“南京大学本科招生”的官微,平时发微博,往往是无人问津,数据惨淡。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14)

而因为那几张美女举牌的招生宣传,一下子冲上了热搜,阅读量和讨论度都高到爆表。

不光是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在做自己的新媒体账号的时候,选择了“美女跳舞 丝袜”这种搭配。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15)

而各大直播界的网红,更是明白“万物皆可腿”的道理:

教科目一,可以穿黑丝 高跟鞋,时不时地抬个脚;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16)

卖渔具,可以穿紧身裙 黑丝;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17)

卖车,更是可以让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女主播身上。

师范学院女生跳舞事件(1段985高校校花跳舞爆火)(18)

这就是当下社会最可悲的潜规则:勤勤恳恳做内容,永远不及博眼球的流量密码好用。

03

作者“黄一刀”,曾用一篇漫画讽刺过当下的流量密码现象:

原本数据平平的直播间,当镜头往下移,对准女主播的腿,瞬间观看人数就多了起来;

才艺区的各个领域去逛一遍,有弹钢琴的、跳舞的、数码开箱的、生活vlog的,共同特点就是艺术 露腿;

标题更是要出格,比如《女生的第一次VS第五次》,《解密女生的第一次,速看!》。

然而实际内容是:第一次看牙、第一次打工、第一次旅游、第一次参加极限运动等等......

某严肃的科普类公众号,发了一篇标题为《人体的这样东西为什么岁数越大越软》的文章,点进去一看是膝盖。

总结下来就是:密码1:贩卖焦虑;密码2:留个扣子;密码3:晒点酥肉;密码4:文字游戏;密码5:擦边封面。

这种现象其实也是一种内卷,骗取的点击,导致观众们之后点击门槛更高,然后你不得不用更劲爆的标题,恶性循环。

最期初做内容的时候,大家还都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后来有些人的“流量密码”掌握得很透彻,导致这个生态都不好了。

你好好做内容,没有人看;别人擦边,火得一批。

蒋方舟说过一句话:“在这个时代,文化变成了一个看似非常喧嚣,但其实非常沉默的事情。

博眼球的、出格的、无聊的、没有任何营养的信息,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和注意力。

所有严肃的话题、深度的思考,都被娱乐化。

确实演变成了《娱乐至死》中可悲的预言:“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何发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04

活在感官轰炸中的人,往往上瘾般地看着一条又一条的娱乐信息。

感受那种瞬间的推背兴奋感,以及结束后的深深失落感。

你变得更暴躁易怒,更喜欢追求简单粗暴的感官刺激。

一部时长2小时的电影,如果开头1分钟没意思的话,你就不会再有耐心去看它;

一本制作精良的好书,如果开头枯燥乏味的话,你会直接失去了兴致;

当你的大脑吃惯了街边麻辣烫,就再也无法感受到食物朴素细致的原味了。

《浅薄》一书就这样描述被感官轰炸的人:

你时常觉得耳鸣、目涩、注意力无法集中;你懒于记忆,习惯张口就问;

你不喜欢冗长的陈述和表达,喜欢直奔主题和搜寻答案。

互联网发出各种刺激性杂音,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

既阻碍了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也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

在人人都追求“流量密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谨慎一点,把节奏放慢一点。

把阈值降低一点,这样才能获取真正有价值的知识,避免自己沦为脑袋空空、浅薄肤浅的物种。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用独特的视角解读热点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畅销书《你的自律,给你自由》、《自律的人生更自由》热卖中。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