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英雄事迹(英雄刘备三国时期超级猛人)(1)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市场混乱,无论朝廷还是地方郡县,内卷严重,贪污腐败、人事争斗不止,境外势力觊觎国内市场,频频出手,国势日趋疲弱。

恰此时,全国大旱,第一产业崩盘,民不聊生。公元184年,超级民营集团“黄巾集团”横空出世,把市场搅成了一锅粥。

为了打压黄巾势力,朝廷向各地子公司、孙公司、从孙公司下放权力,各地政府主官拥兵自重,民间势力树个旗子就算注册了,各类公司如牛毛般疯长。虽最终黄巾集团被肢解,但财阀割据、朝廷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之后,市场更加热闹,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兼并潮一浪高过一浪。

车轮向后滚过36年,公元220年,朝廷破产,市场被三家公司瓜分。“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三家公司分别是曹魏集团,董事长曹操;孙吴集团,董事长孙权;蜀汉集团,董事长刘备。这其中曹阿瞒地盘最大,刘玄德地盘最小。

三位董事长起底各不相同,曹操原本是朝廷官员,有一定身份和资源,家大业大,有的是骡马。孙权是富三代,继承了父兄留下的集团产业,坐着讲话腰不疼。刘备是小商贩出身,卖草鞋的,连布头都没卖过,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到60岁才成立蜀汉集团,不容易啊。

三国的事,《三国演义》对民间影响最大,但是演义误导了我们对刘董事长的认识,有人说刘备的集团是哭来的,演义中刘备的形象是忠厚长者、重义爱民,间或有些诡诈,但文未见赋诗,武未见斩将,给我们的感觉像是一个凡夫,对奸雄曹操讲出那句:“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常有着诸多不解,猜测曹操是因为刘备皇亲身份,曲意逢迎?但曹操的确不是个马屁精啊。

刘玄德真的是一介凡夫?非也!如若是个凡夫,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一般精英武将会死命追随?孔明、庞统、法正等一般治世能臣甘愿鞠躬尽瘁?蜀汉帝国可是刘备亲手打造而成。

刘备,三国时期的超级英雄,超级猛人!

第一篇 皇族刘同学少年的苦·青年的忍

刘备是涿郡人,与后来结拜兄弟张飞是老乡,说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刘胜之子刘贞本是涿县陆城亭侯,因为工作失误被削爵罢官,只好在涿县安家。刘备的爷爷做过范县县长,刘备他爹也做过小官,但是很早就挂了。

可怜少年刘备,只能和与母亲靠织芦席卖草鞋为生计。虽然是摆地摊,那可是相当锻炼人,那眼神、那口才,可不是坐在学馆里摇脑袋晃屁股的富家子弟所能比拟的。而且,他自小体会了百姓的苦,真正了解民情,为后来得民心打下了思想基础。

刘备家“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村里的孩子在树下玩耍,曾说:“我长大了一定会乘坐这个羽盖车。”看看,不平凡的人小时候就是有远大理想啊。还有传说,众孩童逐一在树下坐定让众人叩拜,皆扑伏跌倒,惟刘备能端坐受众人礼拜而不倒,难道果有天命?

刘备十五岁时,母亲命他外出游学,望子成龙啊。他与同族的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这也是位猛人),一起到卢植那里学习。

卢植何许人也?卢植是郡涿人,刘备同学的老乡,当世之名人。卢植的老师是马融,当时的学界泰斗、古文经学大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汉明帝皇后的侄子,学问大,名气大,派头大。卢植的师兄郑玄,是个奇才,儒学大师,超过老师马融。说起学问,马融、郑玄、卢植师徒三人可以相提并论,但说起武略,马融老师和郑玄师兄只能遥望卢植的背影了。卢植同志能文能武,既是经学家,也是军事家,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对刘备的思想和抱负影响很大。刘同学师从名师,在那个时代,一般而言应该是眼睛生在脑门上,对庶民凡夫视而不见,但是刘同学谦虚谨慎,脾气随和,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敬重有佳。

好人有好报,特别是让人觉得有前途的好人,更有好报。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看刘备家境困难,常常资助他。元起老伴说:"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元起老汉说:一边待着去,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看来刘备从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性格与风采。

看看刘备年少的经历,的确是苦了点。年少苦点不算什么,困苦锻炼意志与品格。看看现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有几个有出息的。年少的经历,是未来成长的基石,刘备性格的形成与他的出身背景以及师承有着很深的渊源。他非常看重自己的出身,自小的生活艰辛以及困境中的为人处世自然影响着他的性格,在讲究门第等级的汉末经常遭人歧视,这也锻造了他非常机智,能屈能伸,胸怀大志,隐藏本色,折而不挠,败而不馁,为了憧憬的目标始终不懈奋斗的总体性格特点。

事实上,刘备同学不仅具有刘汉的皇族血统,而且“颇有高祖遗风”

高祖就是汉高祖刘邦,这位历史名帝是什么样的呢?刘邦出身一介草民,早年是个吊儿郎当的流氓,整日无所事事好酒近女色,注意刘备同学不近女色,老婆不多,而且危难的时候甩手不要。至于刘同学是不是真的不近女色,咱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刘邦如此一个无赖,为什么最后能得天下呢?若细细看来,真的不是天上掉馅饼。首先,刘邦胸有大志,深图远虑。暴秦律令严苛,刑罚残酷,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百姓反抗跃跃欲试,刘邦深明这一点,于是他致力打造仁德的形象,待人礼善,懂得笼络人心,博得支持。其次,刘邦夺得天下,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他懂得用人,选贤任能,人尽其职。刘邦本身不善军事,却统领一群谋士将才为其打天下,是因为他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且礼贤下士,能听取其意见。第三,刘邦头脑灵活,相机行事,他以迅速的应变能力随时调整战术,脱身困境、出奇制胜,且目光长远懂得隐忍不谋小利,为其称帝路上扫除了众多障碍。

再看看我们刘备同学,不爱读书,喜欢走狗跑马、听音乐、美服饰。他身高七尺五寸,双手过膝,转头能看到自己的耳朵。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他平时沉默寡言,善待下人,不轻易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并喜欢结交豪侠之士,不少年轻人都争相归附,为其所用,好口碑是需要大家广为传播。

刘备同学武功应该也不错,心有大志之人通常自律较高,从小就吃苦很多,练武是要苦中得来。后来师从卢植,卢植也是武力值超高的一位。再看看经营公司的征战,“三英战吕布”虽然哥仨打一个,但刘同学被称为“英”,足见其英雄气质和武功水平。刘备手持双股剑,据习武的朋友们讲,双剑是极难练习的,演义里刘备是持双剑的英雄,传说他是三国第一剑术高手。

大家对比一下高祖的优点,刘备同学是不是都具备了?想必刘同学夜难寐的时候,总是在想祖上、看时世吧。看看刘同学最后成为蜀汉集团董事长的成长历程,跟高祖一样:讲仁义、善用人、跑得快。我感觉还是有两点不同,一是高祖起家是个小吏,刘同学是个摆地摊的,地位还是有差别;二是高祖弄了个“赤帝、白帝”的说法忽悠人,刘同学没有那么不要脸,做人还算实诚。

随着年龄增长,名气也在传播。蛰伏中的刘同学已经20岁了,根据“冠而字”的传统,为自己取了字——玄德。刘同学不愧名师弟子,玄德二字出自《老子》,意为最高深玄妙的德性,有才啊。

4年的时光又飞驰而去,我们的刘备同学——刘玄德,虽然还在做织席贩履的勾当(演义中还在说他还在摆地摊),但是也算是个地方名人了。这不,优质资产总会引来天使投资,超级富豪张世平、苏双等人,积蓄千金家财,贩马往返于涿郡一带,这两位是纯商人,那年代没什么地位,穷得只剩下钱了。初见刘备,天天看马的二位马贩子看到此人时便觉不凡:身高一米七二,胳膊老长,大耳朵晃晃的,最妙的是自己能看到自己的耳朵。一交谈,刘同学放了一雷:俺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二人被唬得半天闭不上嘴,板牙长时间晒太阳。

那时候商人的身份低下,恰刘同学出身下层,练摊的出身,对下层人民没有偏见,对大商人更加没有偏见了,这就叫“人和”。三国三大集团之一的蜀汉刘董事长只能“人和”了,因为您是要嘛没嘛。

萍水相逢就是有缘,若不相欠怎会相见呢。两位富豪被皇族刘备彻底雷到,加之玄德之玄,以为此非凡之人,于是馈赠他大笔钱财。

刘备同学就是缺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要实现,就是需要用大把的钱砸出一个机遇,于是乎扭捏了一下便得来第一桶金。有钱了,可以拉杆子了,很快招合起一支队伍。

为什么要招募部队?

这其一,黄巾集团把市场搞乱了,中央说可以自己组队开公司进行围剿,刘备早想搞经营,提高自家产业水平。从这一点来看,刘备还是要感谢张角大哥的,张角不成立黄巾集团,中央不放开公司入市政策,就刘备那点资本,上不了台面。现在好了,无论公司大小,我们都是为中央做事,名正言顺。

这其二,刘备结识了重要的两个朋友,其实前面说过刘同学的人格魅力已经折服了大批年轻人,他周围团结了不少死心塌地追随的热血青年,但是这两个朋友日后最为出名,一个是杀猪的张飞,一个是推小车打零工的关羽(其实是逃犯),这中山靖王的名号一讲,在那个年代,身为草根的二人立马拜服,认刘备为老大。是因为刘备同学年龄大吗?不是,关羽比刘同学年纪要大。那是因为刘同学既有名,又有实啊。

讲名气:大汉是老刘家的,人家是刘姓后人,再说在当地名气也不小,张飞虽然也是这里的,屠夫不入流啊。

讲实力:队伍是人家刘备拉起来的,背后有超级金主,说是张飞变卖家产招募义军,张飞连小地主都算不上,能有几个钱?以后刘经理还会有靡氏财团的倾囊支持,张角一出,刘备同学时来财运转啊。

至于这三位是不是找了个桃树林子磕头结义,《三国志》并未记载,仅存于演义之中,也是个千古之谜。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从在一起后,睡觉三个人钻一个被窝,打架也是三人一起上,三人的人生合而为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刘同学的目标,百折不挠,永不相负。

刘备英雄事迹(英雄刘备三国时期超级猛人)(2)

作为带头大哥,作为未来集团董事长,人格魅力多么重要啊!所以说大家要注意,发展事业第一重要的是要修身,要有人格魅力,德不配位,必有祸殃,切记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夹着尾巴做人,腆着脸做事。

至此,刘玄德同志第一桶金从天上掉下来了,拉起了自己的公司[太阳]

欲知玄德经理业务拓展情况,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