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清华园
水木明澈,草叶疏朗
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朝气
升级改造后的第三教学楼热闹非凡
开放、灵活、可变的教学空间
一个个奇思妙想在这里碰撞萌生
散布于校园的红色风物重焕新机
随处驻足,捡拾光辉历史里
鲜活的红色记忆
鱼鹭相伴,草木成荫
修葺一新的校河
景色宜人,野趣盎然
为清华园更添风采
五年来
秉持人文、绿色
开放、智慧的理念
清华大学新一轮
校园总体规划编制实施
改变,正在清华园里
润物细无声地发生
正如校党委书记邱勇所期待的
“要让清华师生
有更多理由喜欢这个园子”
这些细小的变化日积月累
正让清华园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将校园建设和支撑服务工作
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环境育人,从每一处细节着眼
宁静的午后,穿过洒满阳光的露台走进第三教学楼。宽敞的大厅里,在半开放的工位同学们正专注地伏案自习。走廊另一边,几位同学拉开多功能墙面上的白板,围绕小组课题讨论得热火朝天。一墙之隔,教室里老师正在课堂上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秉承开放、灵活、可变的设计理念,升级改造后的三教功能多样、设备先进、舒适宜人,师生们纷纷称赞。
焕然一新的第三教学楼
第四教学楼室内设计
教学空间是教学方式的延伸,教室的每一处设计都成为实施清华育人理念的重要载体。
第二教室楼、西阶梯教室修整完工,端庄、大气的风格与大礼堂草坪区域的环境和谐相融;
第三教学楼变身为集“开放、灵活、多样”于一身的教学空间,灵感与才华在这里肆意流淌,三教的改造设计也荣获2022年CBDA装饰设计大赛一等奖。
第四教学楼室内设计荣获2020美国IDA国际设计奖金奖,融文化性、艺术性、经济性为一体,成为体现世界一流大学定位的专业性教学空间。
南区学生公寓也完成了巧妙改造。在这里,公寓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为学生打造了集读书、会友、健身、讲座、画展、独处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化学生活动中心。
双清公寓、紫荆公寓5栋楼等全新宿舍楼宇,是同学们温馨的居住环境,在这里,能够看到书吧、会客室、琴房等327处公共活动空间星罗棋布。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五年来,明法楼、人文楼、经管新楼、生物医学馆等标志性建筑相继落成,波光粼粼的主楼喷泉与金光灿烂的银杏大道成为了校园景观新名片。
改建的主楼喷泉景观
修缮一新的校河(二校门段)
环境育人,从每一处细节着眼。
学校持续、全面优化办学基础设施条件。学生科研实验场所、创新创业活动基地等学科服务设施不断改进,校园学生区、教学科研区及室外热点区域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综合办公系统和一站式在线服务平台惠及更多师生员工……一项项规划落成现实,共同为学校学科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着更“硬核”的基础设施保障。
全面周到,不断提升幸福感
“我的腿脚行走不便,有这个上门理发服务方便多啦!”家住双清苑社区的离退休教职工为家门口的“服务管家”点赞。
双清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2018年双清苑住宅小区建成。2021年4月18日,双清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正式启动。这是继蓝旗营、荷清苑、校内养老驿站之后,投入使用的第四家养老驿站。在这里,社区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代取药、代购物、上门理发、养生咨询等十余项服务项目,不少老人亲切地称驿站为“第二个家”。
荷园、紫荆园等8个食堂餐厅装修后更为宽敞现代、色彩明丽,年年上新的菜品让人应接不暇。甲所、近春园宾馆住宿条件持续改善,石门山庄博士生论坛基地面貌焕然一新,接待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洁华幼儿园双清苑分园、清华附小双清苑校区相继开学,助力学校幼小教育服务能力和质量持续提升。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提升商贸服务品质,加强硬件设施环境改造,完善校园服务市场管理制度,天猫校园店和照澜院购物中心综合超市开业后深受好评。此外,2019年北京市首家高校内出入境证件受理点,也在园子里落地“安家”……
“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
首次学习日活动现场
2018年11月25日下午,主楼后厅里人头攒动。台上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时任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以深厚的学理贯穿古今中外,阐释最前沿热点问题,讲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思。台下的校友们认真聆听,重温学生时代徜徉学海的美好时光。
这是“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首次学习日活动的现场。刚刚在毕业季走出校园的2011级计算机系校友吴玲玲说,作为应届生很开心一毕业就如此幸运地赶上“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仿佛“无缝衔接”了在校学习。
自这一天起,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下午被设立为“清华校友学习日”。在校友工作办公室的组织下,校友们在“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的讲座中洞悉时代发展的前沿与未来,感受科技与人文的交融共生。从线下到线上,各地校友齐聚网络空间共上一堂课,让学习与关怀在云端传递。
“在清华,获得的不只是一时的成长,更是一生的支持。”终身学习支持计划的理念也是学校进一步强化优化服务的目标与追求。五年来,一项项全面周到的配套服务,让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细致管理,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月光清澈,夜已深沉,但实验室里的忙碌仍在继续。
随着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加快,师生随时开展实验的需求越来越强。作为支撑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平台,校级科研条件平台于2019年7月全面实现7天24小时开放。药学院廖学斌课题组就曾在下午4点送样进行流式多色分析,探索小分子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心在样本刺激时间的有效范围内,连夜完成了实验……
实验室内的视频监控系统
帮助实现实验技术人员的远程指导
全时运转,全力守候,全心服务。经过3年多平稳运行,7天24小时开放运行机制已经成熟,2021年校级平台年非工作时间机时数超过30万小时,日均800多个小时,为师生安全高效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保驾护航。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综合治理、规范校园秩序,学校积极推进人力、经费、物力、信息等资源配置改革,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职责梳理为抓手,优化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提高服务效率及运行效能;完成17大类后勤改革发展任务,建立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建设平安校园、健康校园是打造一流服务支撑体系、强化校园综合治理的重要课题。
5月7日傍晚,惊险一幕在宿舍楼内上演。一名大一学生在宿舍起身整理衣物时突然晕倒在地,双手蜷缩,头上冒汗。其舍友立即通知附近同学、辅导员以及老师,并拨打120。赶来的7-8位同学经过初步情况判断后,开始运用专业的急救知识为其进行心脏复苏、人工呼吸并使用附近新安装的AED设备施救。
根据AED设备的使用记录,施救的同学进行两次电击后,成功恢复心脏功能。北医三院急救医生赶到现场后表示,学生正确使用AED急救设备,给了昏倒的同学一次生存的机会。这是清华大学PAD(公共电除颤计划)“黄金急救”计划实施以来,第一例实际使用AED并成功救治同学的案例。
校园AED装配调试
20分钟生死时速,一条鲜活的生命在众人的接力下被挽救,这背后更是学校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的最好见证。
学校全面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构建大安全格局;成立健康工作委员会,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完善校园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按照黄金四分钟原则在校园布置 300 余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培训志愿者近2000人;建立校医院与华信医院、玉泉医院、长庚医院3家附属医院联动机制;学校还不断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共同推进校园协同治理。
正是无数人的努力,才使得走过了百十余年的清华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特色景观,在文化浸润中茁壮成长
校史馆内复原的西南联大教室
“天南地北坐春风,设帐清华教大同。”“回忆园中好风景,堂前古月照孤松。”在1941年顾毓琇与梅贻琦先生的诗词手迹前,感受清华“大先生”的谦逊朴实;在《清华周历》上拓上一枚陈寅恪先生的印章留作纪念;在西南联大的教室,回忆当年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走进提升改造后的校史馆,一件件泛黄的史料,一帧帧珍贵的影像,历史的回响清澈动人,时间仿佛在这里驻足。
2022年清明节
校内师生在清华英烈纪念碑前敬献花篮
2019年,坐落于水木清华北山之阴的“祖国儿女 清华英烈”纪念碑再次修葺,碑文上的清华英烈名单扩充至65人。
清华园里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都凝聚着百年历史文化的烙印,承载着一代代清华人的青春记忆。学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景观改造建设。对水木清华后山进行改造提升,对清华英烈碑和“三·一八”纪念 碑进行保护性修葺,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景观路。越来越多文化气息注入美丽校园,莘莘学子在文化浸润中茁壮成长。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内景
过去的五年,校园里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成立文化建设办公室,系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图书馆馆藏资源走上云端,数字化建设全面推进。艺术博物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为师生和社会公众带来“无问西东”的美学体验。校园融媒体建设绘出新篇,31个“清华大学”新媒体平台助力讲好清华故事。
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事迹为原型的清华师生自主创排的话剧《马兰花开》上演了一场又一场。改革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鲜活有力,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学生中进课堂更进头脑。在一次次“一二·九”系列文化活动、英烈祭奠活动中,“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文化被不断传承发扬。融“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于一体的绿色大学建设步履坚定……
这些点点滴滴,汇聚为一份全国文明校园的沉甸甸荣誉,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擦亮最鲜明的底色。2017年,清华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凝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神传统和文化气质。学校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性的突出位置,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积极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贴近师生、生动多样的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近五年来
清华大学向着
建设人文、绿色、开放、智慧的
世界一流大学校园目标
迈出了一个个坚实有力的步伐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离不开一流的校园环境建设
和服务支撑体系
这是建立全方位育人环境
努力提升育人成效过程中
不可或缺的一环
面向未来
学校将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继续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为清华大学
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2050年前后成为顶尖大学
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
●
●
文 | 田姬熔
摄影 | 霍元东 等
排版 | 杨天舒
编辑 | 赵姝婧
★
精
彩
回
顾
★
▼
地震后,她立志要建更牢固的房子
他捐赠了全部奖励金,是为了……
C919中的清华力量!
清华这里,即将大变身!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你“在看”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