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松江的方塔、徐汇的武康大楼、浦东的浦东开发办公室……漫步上海街头,有建筑可阅读,有故事可分享,一处处记忆中的建筑在岁月的沉淀下越发耐人寻味。

上海浦东90年代的代表建筑(捧读70处可阅读的浦东建筑)(1)

9月12日,主题为“走进美好与欢乐”的2020上海旅游节正式开幕。旅游节期间,市文旅居推出涉及500多个点位的102条精品线路和品质产品,日前还发布了参与“建筑可阅读”项目的全市1039处开放建筑,涵盖70处“可阅读”的浦东建筑,让市民游客更立体地了解历史、品味文化,感受“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城市愿景。

以更多化形式

打开建筑这本“大书”

“建筑可阅读”工作从黄浦等六个中心城区向全市全面推广,开展了一系列历史建筑保护活化工程,并大力推进历史建筑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目前全市开放建筑共1039处,设置二维码共2458处。

上海浦东90年代的代表建筑(捧读70处可阅读的浦东建筑)(2)

记者发现,在70处“可阅读”的浦东建筑中,包括张闻天故居这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炎培故居、陈桂春住宅、民生码头筒仓这3处市文物保护单位,浦东开发办公室、川沙古城墙、傅雷故居、船厂1862等18处区文物保护点,以及48处代表性建筑。

在代表性建筑中,既把新场、高桥、三林等古镇作为“可阅读”的整体,向市民游客述说浦东大地蕴含着的千年文脉;也有洋泾港桥、白莲泾桥、三林北港桥、三林塘港桥、川杨河桥、望江驿等浦江东岸贯通工程的重要节点,串起独具浦东特色的东岸滨江品质生活体验带;还有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等摩天大楼,为开发开放30年来的浦东划出一条全新的文化天际线;而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奕欧来奥特莱斯、海昌海洋公园等丰富文旅景点,让游客在浦东多待一夜。

上海浦东90年代的代表建筑(捧读70处可阅读的浦东建筑)(3)

微旅行线路

用脚步丈量这座“人民城市”

今年旅游节期间,市文旅局还联合全市16个区文旅局推出16个夜游上海好去处及103条各具特色的建筑微旅行线路。市民游客可跟随这些线路,用脚步丈量上海这座“人民城市”,聆听历史建筑前世今生,感受城市历史人文气息。

这次推出的夜游上海好去处及微旅行线路,各区的景观特点和文化特色各不相同。踏上浦东的线路、去处,市民游客将从中体会到浦东文脉中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色。

上海浦东90年代的代表建筑(捧读70处可阅读的浦东建筑)(4)

有一条名为“忆·浦东风云”的微旅行线路,打破地域界限,跨越虹口、黄浦、浦东三个区,涉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港邮轮城、外白渡桥、外滩观光隧道、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零米大厅。线路利用单车、徒步、观光隧道、双层巴士等交通方式,将浦江两岸的外滩观光区、陆家嘴新兴旅游区、北外滩滨江绿地串联成线,从知识性、趣味性角度,融合商、旅、文等各种元素,让游客通过今夕对比,追忆申城往事,寻觅时代潮流,感受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魅力。

上海浦东90年代的代表建筑(捧读70处可阅读的浦东建筑)(5)

16个夜游上海好去处通过打造更丰富、更个性化的深度体验,充分释放夜间潜能,助力夜间经济的加速复苏。浦东的点位,是位于滨江大道1777号祥生船厂旧址。这座保留工业建筑遗迹的文化商业综合体,内含约16000平方米的沉浸式艺术商业空间,以及800座的中型艺术剧院1862时尚艺术中心,成为市民在夜间游玩浦东滨江时,获得购物、休闲、观演、娱乐的好去处。

栏目主编 张琪

责任编辑 刘婉鑫

摄影 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