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叫做虚不受补,他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是非常虚弱的,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它健康,不可以给他吃非常多很营养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具有滋补性的,食物,吃多了这些东西可能会对这个人的健康没有好处,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虚不受补” 就是进补不当

补品,顾名思义,是滋补身体的食品或药品。适当服用滋补品,能使机体增强抗病能力,少生疾病;使患病之人尽快恢复健康。故有些人把服用补品看作是对健康的投资。

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由于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差,而补品又多为滋腻之品,所以在服用后,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预缺不补是啥意思(虚不受补是什么意思)(1)

补不对证

服用补品一定要辨证,首先应了解自己是什么体质,然后才能对证选择相应的补品。否则,盲目进补,补不对证,自然难收应有之效。

对策 进补之前,最好先向有经验的中医师咨询,明确自己的体质是阴虚、阳虚,还是气虚、血虚。对自己的体质有了清楚认识,进补就有了明确目标。如平日感到乏力、气短者为气虚,可服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等;若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月经量少者则为血虚,宜服当归、熟地、阿胶、首乌、龙眼肉等;若有全身功能衰退。

剂量欠妥

进补一定要根据人的体质、年龄等具体情况掌握补品的剂量,剂量过小,难以奏效,而剂量过大,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对脾胃虚弱之人,更应严格掌握剂量。

对策 对年老体弱的慢性病患者,只能“平补”、“缓补”,平调阴阳,流畅气血,而不可“骤补”、“峻补”,急于求成。最好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到最佳剂量。而且药物宜选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之品。凡过寒过燥、大辛大热之剂,对老年人都是不适宜的。

滥补过补

服用补品一定要适度,如超过这个度,就可能引起身体不适。如人参能大补元气,是补品中之上品,但若服用不当,或长期服用,则会引起“滥用人参综合征”,出现兴奋、失眠、食欲不振、血压升高等症状。

对策 进补一定要做到适可而止。进补也要和有病吃药一样,身体好了就不必再吃了。小儿、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身体虚弱应以调理脾胃为主,不宜盲目进补。否则,进补不当,不但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还容易造成性早熟等弊病,所以应特别慎重。

体有实邪

体有实邪时进补,会导致“闭门留寇”、“留邪致变”之隐患。如属阴虚火旺体质,却用鹿茸之类进补,就如同火上浇油;有感冒发热、食积腹胀表现者进补,则是助纣为虐;有气滞、血淤、痰浊等实证表现者进补,则更是有害无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的虚不受补的情况出现,很多人都是觉得好东西一定要多吃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吃多了反而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的负担,还有一些就是滥补过补的情况,比如说人生,大家都知道,人参对补气很有帮助,但是吃多了人生之后,还会出现,精神兴奋,失眠,食欲不振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