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带来的许多后续效应,其中之一就是利用舆论倒逼各国站队,瑞士就是被倒逼的最新例子。难以承受压力的瑞士当局做出“艰难的”选择,宣布冻结俄罗斯三巨头在瑞士的资产。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主张的权利,但瑞士的这次选择却带来了非常大的争议,最主要的原因和其“永久中立国”的身份有关。

瑞士真的是中立国吗(全球七个如假包换的中立国)(1)

瑞士苏黎世--欧洲最富有的城市

永久中立国是中立国的一种。所谓中立国,即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对交战国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为的国家。成为中立国的直接好处是不承担任何间接将其拖入战争的国际义务,但也有除自卫外不得跟他国作战或加入军事同盟的限制。中立国的中立地位可通过发表声明或事实遵守中立义务的两种方式来进行,其中立地位的确立除了自己选择中立地位,还须得到交战国承认。

瑞士真的是中立国吗(全球七个如假包换的中立国)(2)

瑞士第二大城市日内瓦--世贸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

除了永久中立国,还有战时中立国和协定中立国。如果说后两者类似于一次性“零售”或“预约”式中立,那么前者就是“批发”式中立,而且是没有年限的“批发”。比较明确的战时中立国中,欧洲的荷比卢三国曾是一战或二战期间的中立国,但荷兰在二战期间被德军占领,而比利时与卢森堡更是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反复被德国摩擦。所以二战后荷比卢都放弃了中立政策并加入了北约组织。

瑞士真的是中立国吗(全球七个如假包换的中立国)(3)

荷兰郁金香园中的风车

实际上比利时和卢森堡两国还曾是国际承认的永久中立国,这个国际承认除了主要国家确认的声明外,还指1907年由美国倡议多国签署的《海牙公约》。更早的还包括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宣言》,该宣言让瑞士联邦获得多国担保成为第一个永久中立国,而让比卢成为永久中立国的分别分别是1831年和1867年的两份《伦敦协约》。

瑞士真的是中立国吗(全球七个如假包换的中立国)(4)

欧盟及北约总部所在地--比利时布鲁塞尔

在比卢两国于两次大战中遭德军入侵并分别于1919年和1948年废除了永久中立后,欧洲的永久中立国还剩下瑞典(1814年)、爱尔兰(1948年)、奥地利(1955年)和芬兰(冷战时期),另外梵蒂冈、摩尔多瓦和列支敦士登则为自称的永久中立国。上述国家中,瑞典、爱尔兰、奥地利和芬兰为欧盟成员国,摩尔多瓦为独联体成员国。

瑞士真的是中立国吗(全球七个如假包换的中立国)(5)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欧佩克、欧安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所在地

中立国并非欧洲国家的“专利”,在亚洲,中亚五国的土库曼斯坦是亚洲唯一被国际认可的永久中立国--其中立国地位通过1995年的第50届联大决议得以确认,该国也在2005年退出了独联体。中南半岛上同为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的老挝和柬埔寨曾是战时中立国,后者还在1993年宣布为永久中立国,但似乎没有得到国际承认。

瑞士真的是中立国吗(全球七个如假包换的中立国)(6)

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夜景

在一般普遍公认的七个永久中立国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瑞士、瑞典、芬兰、奥地利、爱尔兰和土库曼斯坦,还有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哥斯达黎加在1983年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相比上面那些真真假假的中立国,这个美洲唯一的中立显然要更为“纯粹”,纯粹到连军队都不设置了,平时只有警察和志愿人员组成的安全部队和国民警卫队维持治安。

瑞士真的是中立国吗(全球七个如假包换的中立国)(7)

哥斯达黎加海滩

那么世界上有真正的永久中立国吗?别幻想了,在人类建成巴别塔之前是不可能有的。虽然成为中立国大多都是这些国家迫不得已的选择,但就像上面所提到的,中立国地位并不能给这些国家带来绝对的安全。同时,出于利益考量,中立国行不中立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瑞典在二战中就曾和纳粹德国沆瀣一气,冷战中更是与北约眉来眼去。

瑞士真的是中立国吗(全球七个如假包换的中立国)(8)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老城

即使是被1814年的《巴黎条约》、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宣言》和1907年的《海牙公约》三重认证永久中立国地位的瑞士,也需要自己的武装力量来维持自身不受两次世界大战的骚扰。数百年来,看似与世无争的瑞士是没有卷入任何战争,但从朝鲜战争中派出维和部队到参与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从提供非军事协助给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到在美国施压下终结银行保密制度,看似韧性十足的“欧洲屋脊”并没有逃过国际霸权的淫威。

瑞士真的是中立国吗(全球七个如假包换的中立国)(9)

瑞士革劳本登乡村风光

中立国地位并非一种超然的荣耀,也不能解决国家的所有实际困境,中立之外还需要自身实力和超强手段来维护。不然,2015年向联合国提出实行“永久中立政策”的蒙古国,为什么还要推出“第三邻国”的外交路线呢?

#瑞士考虑冻结俄罗斯在瑞士资产# #中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