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炮 轰 鸣冀有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有声农村山里怪事小说?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有声农村山里怪事小说(纪实文学喜炮)

有声农村山里怪事小说

喜 炮 轰 鸣

冀有贵

引 子

初夏的太行山,正是百草争旺,山花盛开的季节。

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三日—这个大炮起爆的战斗喜日,人们终于盼到了。上午,阳光斜射,碧空万里,树梢头一丝儿风也不来。位于太行山深处榆社县石会村远近的千山万岗,披上了绚烂的金晖。一群野雀子愉快地飞来飞去,几只斑鸠在树梢上咕咕唱歌,大自然充满了诗情画意。巍峨绵延的绿色山野,显得格外的美丽壮观。

这一带,自古以来是偏僻寂静的山区。如今,已经变成了欢闹沸腾的3202工程铁路建设工地了。此刻,在石会村东南的一处高山岗上,云集着漫山遍野的人群。光石岩上,坂坡地里,绿草滩上,野花丛中,羊肠道上,麦田埂边,树杈上,悬崖腰……除了一块块已经抽穗的麦田外,几乎到处都站满了人。人群中,有身穿工作服,头戴藤条帽,参加铁路建设的工人、民兵、解放军战士,也有背着孩子的工人家属;有扛着锄头的当地农民,也有系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还有前来铁路工地指导工作,参加观礼的省军区首长、工程指挥部领导和省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前一个小时,在一阵撤离警戒区的号声吹响后,人们就成群集队来到这天然的“观礼台”上,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准备观看石会站场一、二号山头一百六十二吨炸药的巨型爆破。这可是全国少见的大爆破啊!

大炮决定上午十一时准时起爆。人们不时地抬手看看表,眺望着站场的两座高入云霄的山头。

离起爆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二十分、十五分、十分……人们渐渐安静下来,间儿也有三三两两的人交头接耳说几句,也是低声细语,生怕惊动了周围的什么似的。

开山筑路,天天都在放炮。人们哪一天能不听几遍隆隆的炮声?而今天,大伙的心情却不同往常,眼看大炮就要起爆了,人们都像喝了芬芳的酒一样,心脏在剧烈跳动,呼吸是那样急促。千万颗心剧烈跳动的声响,使整个山岗都在抖动。这一大炮,不同往常啊!这是保证石会站场施工进度大大加快,为3202铁路早日通车争时间、抢速度的一炮;这是民兵战士经过顽强战斗,宣告胜利的一炮;这是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取得“又一次”伟大胜利的喜炮!此时此刻,谁能不满怀激动,期待着,静听着。

时间更迫近了。五分、三分、一分……人们神驰心往,凝视着前方,整个山岗上一片静谧,没有一点说话声,只有放在土坪中间指挥台上的那架闹表的秒针清晰地摆动。在嘀嗒嘀嗒的声音里,人们仿佛已经闻到了燃烧的火药味……随着秒针的转动,人们的心弦绷得越来越紧,千万颗心屏住了呼吸,千万双眼睛尽情地直盯着两座山头,快要把眼望穿了,也舍不得转动一下眼珠。静寂,令人窒息的静寂,空气就象一下凝住了!

“嘀嗒、嘀嗒……”指针马上就要划到十一点。

“嘀嗒、嘀嗒……”

轰隆!!!

突然,山摇地动,喜炮轰鸣。石会站场大爆破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巨响。看吧,那炮声响处,硝烟滚滚翻卷,巨石腾空飞扬。那沉睡千年的岩石,抛向天空,落入山谷。两座山头顿时变成了一朵灿烂的礼花,在金色阳光的映射下,活象一朵冉冉升起的“蘑菇云”,显得格外壮丽。

这一炮,似春雷,响在大山深处,传遍五洲四海!

这一炮,似战鼓,响在人们心上,激励大家冲锋陷阵,迎接新的激战。显示了筑路健儿的英雄气概。

这一炮,爆破了九万余方土石方,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并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真是令人可庆,令人可喜。

这一炮,是胜利的喜炮,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热烈欢庆喜炮成功!”

“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人们啊,挥舞着双臂,从心底里迸发出这激荡山河的胜利欢呼!刹那间,寂静的山岗一下子沸腾起来了。红旗翻舞,笑语飞扬。人们高兴得雀跃欢腾。参加这一大炮战斗的民兵指战员更是欢喜若狂。他们把帽子抛向空中,有的战士把身旁的伙伴举上头顶,尽情跳跃,尽情欢呼。欢呼声响彻千里山谷,万里云霄……胜利的欢乐,使民兵指战员们的脑海里掀起了层层波涛,像那滚滚的漳河水一样,翻腾不已。大炮战斗的日日夜夜在脑海里浮现……

团长归来

(一)

那是四月初的一天傍晚。

夜色,象舞台上的大幕,徐徐落在茫茫的太行山麓之上。山野间一片朦胧,寒冷的星星开始在天空闪烁。这时,在石会村通往郊口村口的一条白云缭绕、沿山蜿蜒的高山便道上,一个人正在大步流星地赶路。这人有四十五、六岁,中等个儿,身膀结实。留着短发的头上,夹杂着丝丝白发。古铜色的脸膛上泛着红光。虽然前额上横布着几道深深的皱纹,却仍然焕发着青春的光辉,显得格外朝气蓬勃。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肩膀上打了两块大补丁的黄色上衣和一条半旧的劳动布裤子,肩上挂着一个小挎包。他,就是平遥民兵团党委副书记、团长崔银宝。

在便道的一处急拐弯地方,崔银宝突然刹住了步子。前面是一道道高入云霄的山崖,在夜幕笼罩下,就像一张张顶天立地的屏障,立在面前。“这就是我们将要战斗的阵地啊!”面对这眼前的山峰,他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部队近来的情绪上。自从部队转入新的战地以来,战士们听说石会车站站场的施工准备开始,早已坐不稳了。一张张请战书、决心书,犹如雪片一样连接不断地飞向团部。团施工处早几天就组织各营连的施工调查小组,对石会站场的地形、石质、环境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根据两年来的战斗实践,大胆提出了用大型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的建议。团党委根据这些情况,曾几次请示上级党委,要求早日投入这场与时间赛跑,为工程抢时间、争速度的激战。这几天,崔银宝就是带着全团指战员急于求战的心愿,参加了上级召开的生产会议。真巧!上级也决定石会站场采用大爆破方法进行施工,并把大炮任务交给了民兵团。崔银宝拿到了这个任务,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会议一结束,他连晚饭都顾不得吃,把挎包往肩上一搭,就上了返回团部的路。

从石会村通往团部驻地—郊口村的路,是一条顺着河滩而下的平坦的简易公路,他却没走这条路。他想:何不趁此机会再侦察一下战场呢?于是,一溜风蹬上了高山便道。他凭着从小就在山里长大,十六岁担任儿童团长和我党地下交通员,经常翻山越岭磨练出来的一双硬腿和两只铁脚板,在山崖上攀来攀去,走走,停停,看看,记记,时而从挎包里抽出一卷图纸,对着眼前的山崖,看得入神;时而又从衣兜里掏出笔记本,借着落日的余晖在小本本上写几句什么……

这时,天色已经全黑下来了,群山隐没在了暮霭中。眼前的几个山头朦朦胧胧,只能看见个轮廓,黑森森的一片,象要从头顶盖下来似的。面对这凌人的山崖,崔银宝信心百倍,禁不住自言自语:“有党的领导,靠群众的智慧,你就是刀山,也要踏平!就是火海,也要闯过!”说着,顺手从挎包里掏出手电筒,朝着山崖上照去。一束电光划破了黑暗,山谷里周山缭绕的夕岚在电光中飘动。借着电光,他抬手看了看表,已经是七点多了。心想,今晚团党委还要召开扩大会议,同志们一定在等着我回去。想到这里,他蹽开双腿,疾步如风,向山下走去……

(二)

团部办公室帐篷里,蜡烛的光焰,忽忽悠悠跳动着。前来参加团党委扩大会议的人员早已来齐,有团党委委员、营党委书记、连党支部书记,还有施、政、后各处的代表,满满坐了一帐篷。只是还不见团长崔银宝回来。

这些日子,为着石会站场这件事,大家都在着急,恨不得马上把这个任务拿到手。前几天,党委派崔银宝去上级参加会议,也是为着这件事。自从团长崔银宝走后,大家天天都在盼望着团长早点回来。这天下午,团党委书记、政委郭焕突然接到了崔团长来的电话,说会议下午五点就要结束,他要在天黑以前赶回团部。两人在电话上商定,今天晚上连夜召开团党委扩大会议,由崔团长向大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但天色已经这么晚了,还是不见崔团长回来。

蹲在桌子中央一块小木板上的那支蜡烛越来越短了,烧得发黑的灯芯上积下了冒着小火星的灯花,蜡光在脉脉跳动。人们吸烟时冒出来的一股股浓烟涌来涌去,充满了室内。帐篷里烟雾沉沉,大家等得有些着急。

“吱呀!”

帐篷的门突然一下开了。随着响声,团长崔银宝一步跨进了门,一股清爽的春风随着扑了进来,空气一下新鲜起来。

“崔团长!”

“崔团长回来了!”

帐篷里顿时活跃了起来。

“你又一个人上山了吧?可把大家等急了。”郭政委迎了上去,一把握住老崔的手,继续说:“任务怎么样?快给大家说说吧!”

“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石会站场的任务我们拿到手了!”说话大嗓门的崔银宝就象重槌敲在铜锣上,声音洪亮地对大家说。

“这太好了!”

“任务总算拿到我们手了!”

“……”

帐篷里热闹起来了。大家一下子涌过来把崔团长围住了。这时,施工组的小杨挤到了崔团长面前,劈头就问:

“仗怎么打法?快说说。”

崔团长顺手从挎包里取出一卷图纸,兴奋地说;“开大炮呗!”说着,把图纸往面前一扬,继续说;“同志们!咱们同上级党委想到一块了,上级早已考虑用大爆破的办法解决石会站场。领导还说:民兵同志们的建议很好,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多块好省修建铁路的方针,说明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最聪明、最勇敢、有无穷的智慧。设计人员结合民兵同志们的建议,这几天连夜加班,初步绘出了大炮的图纸。”

崔团长指着铺在桌上的图纸 ,更加提高了声音,象指挥员发布命令似的说:“这个车站,是这条线上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全线地势最高的一个车站。站场全长一千一百三十七点九四米,要横跨七个山头,六条深沟。上级交给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在一、二号山头搞一百多吨炸药的大爆破。铁三局专业队工人主动提出,进行技术指导!”

他停了停,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放低了声音,一字一眼,严肃地说:“不过,同志们!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专业队目前担负者比我们更重要的隧道任务,打炮眼的机械,工人同志比我们更需要。我们的战斗武器就是钢钎大锤;炸药现在的供应远远不及我们的需要,一百多吨炸药要靠我们自制。更重要的是象这样大的炮,专业队也没有搞过,对我们这些‘庄稼汉’来说,更是听也没有听说过。困难是存在的,而且是大的。我们共产党人是辩证唯物论者,我们不能不承认困难。关键问题是,我们要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靠我们一颗红心两只手,在现有的条件下,战胜困难,创造条件,把这次大爆破搞成功,让高山搬家,让铁路早日通车!”

会场上,同志们静静地听着,一个个攥紧了拳头,在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搞成大炮,尽快把一、二号山头搬掉!

就在这时,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困难面前,一股从阴沟里刮来的冷风,掀起了帐篷外面的窗帘,吹了进来:

“真是飞机上放鞭炮—响(想)得怪高!庄稼汉还想开大炮。”

“癞蛤蟆打哈欠—好大口气!买顶帽子,还得试试自己的头大头小。庄稼汉要开大炮,那可算是揽下洋戏了!”

冷风吹来,同志们很快就觉察到了。大家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冷静地分析了这一股冷风的来头。

团党委副书记、军人出身的韩继钧副政委尖锐指出:“大炮该不该放?庄稼汉能不能开大炮?靠什么开好大炮?这里充满了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我们要完成好这项艰巨的任务,就必须首先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树立克服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

分管施工的梁崇荣副团长接着说:“是啊!困难再大,我们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所谓什么‘专家治路’、‘技术第一’,什么‘英雄创造历史’,这都是吓人的鬼话,我们绝不能被困难吓倒!”

“……”

大家越讨论越激烈,会议开成了一个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的动员会,越讨论,大家的战斗信心越足!

“同志们,大家说得对!”郭政委戴上了红星闪闪的军帽,站起身来,象战前动员一样,继续说:“我们要打的是一场大爆破的硬仗。但是在这个问题上,首先面临的是一场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毛主席教导我们,‘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只要我们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相信、依靠群众,就一定能够取得大爆破胜利!各营党委,各连党支部,一定要做好战前动员工作,充分发动群众,深入进行路线教育,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坚决完成党交给我们的战斗任务!”

……会议在继续进行着。最后,团党委根据大家讨论的情况,分别把打炮洞、制炸药、备土、回填拱涵等任务下达给了各营连。最艰苦的打炮洞、制炸药任务,交给了三营。营教导员张永亮和年过六旬、白发苍苍的“老营长”王思有当场表示:为了打胜这场硬仗,决心把帐篷搬到工地,豁上老命,完成任务!同志们豪情满怀,纷纷表示着战斗决心。帐篷里象开了锅的水,热气腾腾……

(三)

夜,渐渐地深了。夜风习习吹动,下弦月挂在了东面的山崖上。山庄披上了一层银装。

大炮战斗的喜讯象春风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民兵团驻地。

一排排营房里,灯火通明;

一个个连部工棚里,党支部紧急会议在连夜召开;

一间间战士宿舍里,战士们相围对坐,有的在表决心,谈打算,还有的在讨论各种施工方案;

各连的工具修理棚里,叮叮当当的修理工具声响个不停;

团部的烘炉房里,锤打钢钎的的声音在铮鏦欢唱;

施工处帐篷里,同志们围在桌子上研究图纸;

政治处房子里,大家在静静地编写战地宣传材料;

后勤处工棚里,加强生活管理的会议正在召开;

在靠山坡的一眼小窑洞里,灯光闪亮,靠窗户的办公桌上放着一迭稿纸。政委郭焕披着一件衣服,坐在桌子面前,脱去帽子,点燃香烟,正在聚精会神地起草部队路线教育的计划;

落在团部西北角上的一间小工棚,小窗里透射出一丝丝光亮。团长崔银宝手里拿着两个墨水瓶,在床头前的一支办公桌上摆来摆去,琢磨着什么。他在周密考虑大爆破的整个战斗部署。

午夜,营房驻地仍是一片欢腾景象。

崔银宝写完了一份准备向上级党委报送的部队兵力部署方案,然后点燃一支香烟,用剩下的半截火柴棒把灯头拨弄了几下,灯光显得格外亮了。他凝视着灯光,围绕着当前施工生产中的方向路线问题,领会着毛主席的两段教导:

“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这一行行字,象一盏盏红灯,在他眼前辐射出万丈光芒;象一股股暖流,流入他的心田,传遍全身。他感到力量充沛,睡意全消,站起身来,准备到连队看看。他披了件衣服,正要出去,忽然门轻轻开了,政委郭焕走了进来。

“政委,还没有休息?你的身体……”

“没啥,近来好一点,顶一顶就过去了。”郭政委打断崔团长的话,毫不介意地说。

团长望着政委一天比一天消瘦的面孔,深切关怀的目光久久未动,不禁沉思起来:民兵团组建的时候,上级派县武装部郭政委来到团里。两年来,每接受一项任务,政委总是和他在一起,部署施工,深入现场,经常早出晚归,劈荆棘,攀悬崖,三番五次察看、测量,制定施工方案。紧张的战斗,使政委的高血压、气管炎经常发作。但为了“三线建设”,政委以顽强的革命毅力,战胜病魔,坚持工作。眼下,大炮战斗的任务更棘手,政委也想的更多。

政委见团长沉思不语地望着他,便坐下来说:“老崔,随着国际形势的紧张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铁路越修越多。就说我们眼下修建的这条线吧,既是“三线建设”的战备路,也是太行老区人民通往毛主席身边的幸福路,他们多么渴望能够早日通车啊!为了让老区人民的迫切愿望早日实现,我们面临的战斗任务越来越艰巨。怎样教育部队发扬大庆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对我们来说,比完成这次大爆破任务更为重要。”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你看,自从那次晋中民兵师工业学大庆会议召开后,战士们的劲头更足了,战斗情绪十分高涨,我们肩上的担子确实越来越重啊!”……

政委和团长亲切交谈着。从营房里传出的召开战前动员会的阵阵口号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隐隐约约传到屋里来。他俩越谈越兴奋,毫无睡意,便相跟着走出门来。

午夜后的风渐渐小了。皎月慢慢穿过了一层层淡薄的白云,升向了半空,月光洒满了整个村庄。营房里还在沸腾着。

这时,在团部通往营房的一条小路上,政委郭焕和团长崔银宝并肩走着,一边走,一边继续交谈着……

夜,平静的夜,又是多么的不平静啊!整个营房驻地,战斗喜事在人们心头欢闹,全团指战员的脉搏在一起跳动!

夜,战斗的前夜,多么令人激动啊!一场大爆破的战斗正在全团上下酝酿,孕育着一个新的胜利的到来!

悬崖凿洞

(一)

石会站场,位于石会村西北二里多地的虎狼山区域,海拔一千六百多米,山势险峻,巉崖擎天。旧社会,这里虎狼成群,险石挡道,祖祖辈辈很少有人上过。过去,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虎狼山,

险又高,

狼成群,

虎当道,

望天线一条,

看沟乱云飘,

雁过绕三遭,

山羊跌断腰。

如今,乾坤转,天地翻。在这光辉灿烂的新时代,虎山自有虎将治。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民兵战士,员员虎将,将要在这传奇般的虎狼山上拔“虎牙”,掏“虎心”,喝平山头,牵来“铁龙”,让时代的列车畅通无阻,长驱直进……

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昨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把漫山碧野洗了个碧绿碧绿。雨后乍晴的绿色山野,象迎接什么似的,格外明媚,格外清新。这时,在通往虎狼山一、二号山头的一条新开的盘旋曲折、崎岖难行的便道上,传来了雄壮有力的《国际歌》声:“……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随着嘹亮的歌声望去,一支头戴藤条帽,一色工作衣,肩扛大锤,手提钢钎的民兵队伍,披着晨曦,高擎红旗,雄赳赳,气昂昂,奋勇向前。他们就是担负打炮洞任务的十三连和十五连的民兵战士。雄伟险峻的虎狼山,象一只十分凶恶的猛虎,虎视眈眈地蹲在前面。山上怪石嶙峋,荆棘丛生;幽谷云遮雾迷,绿水长流。队伍来到了岚光拥碧的悬崖上。走在最前面的毛连长回过头来,朝着一个个浑身冒着热气的战士们大声喊道:“喂—同志们,到我们阵地了,现在原地休息!”接着,把手里的红旗插在一个石缝里。战士们听到喊声,用手紧抓着扒在悬崖上的葛藤,停下脚来,等待着战斗命令。

这里,仰望青天低垂,俯视云海茫茫,刀削剑劈一样的山崖,窄得连脚也放不开。跟在队伍后面的王指导员,来到连长身旁,用炯炯的目光扫视了一下眼前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战士,接着说:“同志们,这就是我们的战斗阵地。火车就是要从我们这难以站脚的地方笔直通过,车站站场就设在这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这虎狼山的悬崖峭壁上用我们的双手开凿炮洞,首先来个‘虎口拔牙’,然后钻进它肚子里,‘虎腹掏心’,提前打成炮洞,让山头早日搬家!”听着指导员充满胜利信心的讲述,战士们求战心切,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投入战斗。大家面对峭壁顽石,暗下决心:“顽石你瞧着吧,任凭你硬似铁,坚如钢,只要我们的铁锤一挥舞,就叫你乖乖投降!”最后,连长下达战斗命令:“各排班按照预定炮位,开始战斗!”一声令下,说干就干。大家系好安全绳,溜下悬崖,来到了犹如锋牙交错的“虎口”上,三个一组,五个一伙,星罗棋布,布满整个山腰。崖壁上,横空刷写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十六个大字,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了万道霞光。

阵地上,一面火红的战旗迎风飘扬,呼呼作响;锤打钢钎的声音叮叮当当,清脆铿锵。一场“虎口拔牙”的夺险战打响了!你看吧,整个山崖上,一根根钢钎,一颗颗大锤,一齐向虎狼山猛烈开火。

西侧四号洞,位于白云缭绕、峭壁突起的青石崖下,正好在“虎口”上,再加上石质坚硬,给凿洞带来很大困难。可是,困难挡不住民兵,民兵却要征服困难。二排长侯以荣,带领十几个战士,头顶蓝天,脚踩云带,身挂悬崖,毫不畏惧,向“虎口”狠砸猛打。坚硬的石壁,象故意显本事似的,一锤下去,只落下一星点石末细粉,钎子反冲老高。排长扶着钎子,紧锁一双眉头,牙齿咬的咯咯直响。这种情况,使得侯排长这个走路“嗵嗵”响,说话象打雷的急性子年轻人,心里火烧火燎。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钢钎一根一根卷刃了,炮眼却打进了几公分。面对这种情况,战士们议论了起来:

“带来的钢钎快都卷刃了,使了这么大气,也打不出个一五一十来。照这么干,这虎狼山可就真成拦路虎了!”这个战士有点泄气,扫兴地说。

“这象什么话?钢钎卷刃怕什么?!卷了我们再把它鎚快,怕的是我们的思想‘卷刃’。只要我们思想坚定,横下心来,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人称“胖子”的战士张全喜,一听这话,心里满不是滋味。他心直口快,说起话来丁是丁,卯是卯,见不得客套,一下把那个战士顶了回去。

“对,胖子说得对。我们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这个锐利武器,有大庆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的革命精神,什么都不怕!别说是只拦路虎,就是天塌下来,我们也顶得住!”平时寡言的老战士郭新先也开了口。

“是啊,党把这样艰巨光荣的任务交给咱,是对我们的信任。为了早日完成凿洞任务,我们就是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战士们的誓言铮铮响亮。

大家越谈热情越高,越议干劲越大。听着这些议论,看着一个个神采飞扬、英姿勃勃的伙伴,排长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心想:“有这样的坚强战士,难道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他站起身来,信心满怀:“同志们,这炮洞能不能凿成?我们说,能!这不是放空炮。虎狼山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上有党的领导,下有我们民兵战士的志气和智慧,什么奇迹也能创造出来!”排长一边说着,一边脱掉了上衣,露出了那隆起一块块肌肉疙瘩的臂膀,向掌心吐了点唾沫,两手搓了搓,抡起大锤,猛砸起来。大家正干得起劲,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劲头不小啊!二排长。”随着说话声,指导员从悬崖上溜了下来。

“报告指导员,刚才大伙儿下了决心,今天一定要多打几个炮眼,尽快拔掉‘虎牙’,为下一步‘掏心’打开顺利局面。我们宁愿身上脱皮掉肉,也不能让工程拖后,一定要按时、按质、保量地完成打洞任务。”排长掩盖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说。

“好啊!就是要这样想,这样干。”指导员鼓励地望了望排长,又把目光转向大家:“同志们,战斗一开始就碰上了这硬头货,这对我们是个考验,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困难要我们去克服。我们确信,石头再硬没有我们的骨头硬,困难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我们不把这山头削平,誓不下战场。”

战士们劲头更大了,抡锤锤生风,打钎钎迸火。十几磅重的大锤,一口气就是几百下。锤锤足有千斤重!手起锤落,声震山谷。石再坚,石再硬,在打眼放炮的战士们眼内,也无非是张飞吃豆芽—小菜。坚硬的顽石,在战士们手下一块一块地震裂了,屈服了;英雄的战士,在火热的战斗中,锤炼的心更红了,志更坚了!

叮叮当,大锤在云间飞舞,汗水在滴滴穿石……

轰隆隆,硝烟腾空翻滚,炮洞在节节延伸……

几天来,战士们胳膊震瘦了,虎口流血了,没有人叫一声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紧张战斗,终于砸掉了“虎牙”,闯过了“虎口”,各个盗洞都普遍凿进了十几米深,正在向虎狼山肚腹中挺进。远远望去,把两个顽固的山头凿成了千疮百孔。

(二)

战士们根据以往的战斗经验,为了少出碴,进度快,少回填,爆破效果好,不打大导洞,打小导洞。狭窄的导洞,直不起腰来,战士们就坐着、卧着打锤,跪着、爬着出碴。随着导洞的加深,里面黑酷隆洞。洞里没有照明设备,看不见打锤、出碴,大家就点上蜡烛、围灯,有的拿来自己的手电,有的用打火机照明,还有的采来松明火把。他们为了不浪费一分一厘,把点燃蜡烛流下来的一滴滴蜡油都收拾起来,聚集在一个小铁筒内,加热溶化,插上线芯,重新点燃使用。真是精打细算,珍惜分文!

同志,你是否想到: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这样干这样做苦吗?知道!他们清楚地知道,打小导洞会给作业带来许多困难,但战士们胸中装满了“多快好省”,一心想的是铁路早日通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甘愿多吃苦,多流汗,硬是凭着一股“傻劲”,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顽强的革命毅力,坚持战斗,用滚滚的热汗谱写着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胜利凯歌!

山崖上葛藤连葛藤,工人和民兵心连心,民兵们的顽强毅力和冲天革命干劲,深深感动了铁三局专业队的工人同志们。正在这“虎腹掏心”的节骨眼上,为了进一步加快打洞进度,专业队不顾自己隧道工程的急用,硬挤出了三台空压机和十几台风钻,支援民兵同志,并派来了开空压机、修理风管等方面的工人师傅。

消息象长了翅膀,很快飞向了民兵中间。战士们都在想,有了机械,这打眼速度就可以大大加快了。

不错!有这样一支用毛泽东思想培育起来的心红志坚的民兵队伍,再加上发挥机械的威力,速度是满可以加快的。然而,新的形势中孕育着新的斗争。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狭窄的炮洞,给操作风钻带来了困难。没办法了吗?有!办法在哪里?在群众的实战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实践,就能出办法,出才干,出智慧。

你看哪!在半山坡的一块巨石旁,党支部紧急会议正在召开;在一个个炮洞口,领导干部、民兵战士、炮工相结合的现场讨论会召开了;在整个山崖上,不用召集,战士们三三两两,献计献策的“诸葛亮会”,自动开起来了。整个阵地上,战士们的誓言铮铮响亮。

群众动起来了。群众啊,历史的创造者,时代的主人!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导下,整个世界都能改造,眼前这点困难,能算得了什么?

四号洞内,在一支闪亮的蜡烛光焰下,十几个战士猫着腰,面对面坐着两行,正在进行现场讨论。胖子小张手里抚摸着一台风钻,大声发言:“办法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俗话说:‘石不钻不透,人不学不知’。就拿我这‘土炮工’来说,刚入路时也是不摸一点门,还不是靠了实践,多看、多听,多想,多做,才学会了!现在,遇到一点困难,就有人说这也不行,那也不成,依我这个直筒子说,就是中了所谓‘英雄创造历史’和‘群众落后论’的流毒,上当受骗了!”

洞里,群情激昂,战士们争着发言。大家都觉得小张说的在理,一致表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咱们先干起来,实践中摸索办法,解决困难。”最后,排长总结了大家的意见,接着说:“好!小张、老郭,咱三先来个‘多头炮’。”说着,抱起风钻,直刺向工作面。

方圆一米高的导洞,上面的石头棱角交错,龇牙咧嘴,人蹲在里面作业,别说是伸腰,就是抬抬头,稍不注意,脑袋上也会碰个血溜子。就连风钻进洞,也得来个钻杆超前,钻身在后,顺着拖进来。要不,风钻进了洞,连头都回不过来。这样狭窄的洞,操作风钻谈何容易?三个人围着一台风钻,挤在工作面上,连身子都不能动一下,哪里能谈得上开风钻呢?但是,在英雄的战士们面前,从来不知道困难是啥样子!他们不相邪,不迷信,苦不怕,死不怕!只听得一个坚决果断的声音:“干脆,来个‘新花样’!老子今天豁出来了!”随着说话声,小张煞性面向上面,脚朝工作面,躺在地上。接着,他简直就象给排长下命令似的,继续说:“来!排长,倒趴在我身上,我脚顶钻把,你来操作!”说着,两只脚一起蹬向钻把。排长眉头一扬,立刻看出了胖子的用意。不!是看到了民兵战士对党的事业的一颗赤心,看到了毛主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光辉教导的无比威力!在这样无畏的战士面前,排长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顿时,一股激情涌遍全身!他毫不犹豫,两膝一跪,倒趴在小张身上,然后两腿伸直,搭在小张上身两旁,两手操起风钻,开了起来。

“突突突……”风钻开始吼叫起来。

可是,谁又想到,由于导洞是爬着斜坡进去的,暴跳如雷的风钻没用几下,就把小张顶的滑了下来,眼看两只脚马上就要被震得脱开钻把,而脚离钻把,风钻就会空叫起来,怎么办?说时迟,那时快——排长正要开口,小张还没来得及说话——蹲在小张跟前的老郭,看得清,瞅得准,急中生智,立即猫着腰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向后转,一屁股卧在小张头前,大声喊道:“快!小张,靠在我背上。”他连喊带动,两只腿直蹬在两面洞壁上,两手伸开,使劲抵住洞壁。小张听到喊声,嗖地一下仰起前半截身子,一股劲背靠背靠在老郭身上,两只手紧抓着地上的石棱,一双脚紧紧踏着钻把。刹时间,突突突的风钻又向里猛钻了。

好一个“新花样”:他们三个人,一个脚向里朝天躺,一个脚向外朝地趴,一个脚叉开朝外卧,三个身子一股劲,三颗红心一起跳,紧密配合,团结战斗。听着这突突突的风钻怒吼声,他们浑身充满了战斗豪情。这哪里是在穿石,分明是在战场上与敌人拼命!

同志,当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能不为他们的事迹所感动吗?能不为有这样顽强的战士而自豪吗?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样的高山不能搬走!

这“新花样”,显示了民兵战士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这“新花样”,又一次表明了“群众创造历史”这一真理的无比正确!

随着这“新花样”发出的风钻怒吼声,把那“英雄创造历史”的无耻烂言轰得个稀巴烂!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起来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东侧一号洞内,一排长赵秉元、李西原带领的打眼放炮班为了战胜坚硬的顽石,一连四个班不下火线。饿了,让同志们稍来两件干粮;渴了,喝口从山下舀来的漳河水;困了,靠着洞壁打个盹。为了提高爆破效果,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不断提出“新点子”,采取了打槽眼的办法,并把炮位安成梅花型,点炮方法也由先点中炮的死规定,变为灵活掌握。同时,实战中还创造了炮眼底部垫木桩、雷管倒按、湿土封口等办法。最后,终于战胜了顽石,使打眼进度就象那插在开水锅里的水银柱,刷刷上升。

(三)

越是接近胜利,战斗就越是激烈。随着炮洞的不断加深,给出碴带来了好多麻烦。几十米,甚至一百多米深的炮洞,加之拐弯多,每放完一茬炮,浓浓的炮烟总是在那里滚来滚去,老半天、老半天排不出来。往常一个小班一茬炮,而且导洞短,出碴还不那么太费事,如今翻上一番,一个小班要放两茬甚至三茬炮,再加上导洞加深,时间那,真是一分一秒都要抢啊!

尤其是这几天,快要到冲刺的时候了,在这关键时刻,大家谁能不急呢?负责出蹅的三排副排长康逢元,一个心眼都扑在了工程上,忙的吃饭噎不及食,睡觉合不稳眼。今天,离他们接班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他就和班长梁显凯带领战士们提前来到工地。

康逢元,四十二三年纪,高大的个子有点驼背,腿壮腰圆,象座铁塔,胸脯上的肌肉好似一团团铁疙瘩。光秃的头上闪着亮光,长长的眉宇间,凝结着降龙伏虎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一双粗大的手长满老茧,两只鼓鼓的眼布满红丝。谁都说,老康干起活来就象水泵抽水那样,自始至终一股猛劲,因此,一些爱开玩笑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一股劲”。更多的年轻战士因为他年岁大,都很尊敬他,因此都亲切地称他“老排长”。

扩眼炮声刚刚停止,导洞里浓烟滚滚,如果不把它排除,人们就无法在里面出碴。能把工程停下来等吗?不能!争时间抢速度是当务之急,一分一秒也不能停!老排长康逢元一声吼:“让我先来!”随手提了个草袋,抬腿就往导洞里跑。一班长复员军人梁显凯脱下棉袄,往水里一蘸,夹在胳肢窝,随着跟了进去。用湿棉袄扇烟,效果好,作用大,这还是班长在战斗中摸索出来的好办法呢!战士们一看老排长、一班长冲了进去,都想一下冲进去。但人们谁都清楚,不论在任何时候,只要老排长“让我来”这几个字一出口,其他人就谁也别想再阻挡他,就是套十二头壮牛也甭想把他拉回来。况且,大家都知道,眼下这炮洞里只有两个导坑,只能两个人在里面排烟,窄小的导洞,人进多了反而堵住烟排不出来。可眼下,老排长和班长早已冲了进去。能有什么办法呢?一个个只是怨恨自己又没有抢在头前。

导洞里炮烟弥漫,什么也看不见,四节的长手电只射出尺把远。脚下磕磕绊绊,头上的安全帽碰得乒乒直响。老排长和一班长挨着洞壁走,顶着气浪冲到工作面,摸着安上灯,开始排烟。他们俩,一个双手提着草袋,一个双手提着棉袄,顶着浓烟,在导洞里来回跑着,扇着。呛喉咙熏眼睛的浓浓炮烟,滚来滚去,总是不散,象故意作对似的,成股成团地扑去涌来,往眼里钻,向喉咙里呛。老排长和班长眼里象揉进了辣椒面,涩疼得泪水直流,嗓子眼象着火一样,直冒干烟,喘不上气来。他俩强忍着,坚持着。两个人分别从两个导坑的工作面上同时往总导洞叉口上跑着,扇着。就这样,进去,出来,……一趟,二趟,……五趟、十趟,几十趟,来回跑啊,扇啊。导洞口上,一股又一股,一团接一团,成股成团的浓烟接连不断涌出去了……猛地,老排长只觉一阵头昏目眩,脑子里朦朦胧胧,浑身感到发软……这时,他鼓足了战胜炮烟的的勇气,赶忙定了定神,提起了草袋,又扇起来,就这样,一次,两次……由于时间太长,到底还是扑通一声,老排长被熏呛得晕倒了。一班长隐隐约约听到响声,赶忙耷拉着沉重的脑袋跑到叉口上,不见老排长出来。“老排长!排长!”一班长一张口,一股炮烟随着钻进喉咙。一班长也感到一阵头昏脑胀,胸口象压了一块磨石,呼吸感到困难。他马上用湿棉袄襟在前额上狠狠抹去豆粒般的汗珠,鼓励着自己:“坚持,要坚持!一定要抢救老排长!”于是,摇晃着身子,向叉洞里跑去……

就在这个时候,导洞外面的同志们好一阵看不见成团成团的炮烟往外涌了。“不好!一定是又熏倒了。”几个战士抢着冲进洞里。

导洞叉口上,一班长背着老排长,匍着身子,向外挪动着,挪动着……“老排长!一班长!”冲进洞里的战士们大声喊着。忽然,一班长听到脚步声,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快!在这儿,快救……老排长!”

几个战士听到喊声,抢步上前,急忙抬起老排长,扶着班长,飞出洞来。

洞外,一阵紧一阵的山风在峡谷里嘶嘶呼啸,震撼着群山。这时,在通往洞口来的盘山小道上,连长肩扛一辆战士们新设计制造的四轮出碴小木车,一手提着两只抬筐,正被大风急卷着,如飞般地向洞口扑来。突然,看到洞口抬出一个人来。

“谁又熏倒了?又是老康吧!”连长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猜定是老排长。

“是老排长啊,连长同志。”抬老排长出来的那个战士回答。

“我就知道又是这个家伙!”连长急忙放下小木车和手里的抬筐,蹲到老排长身旁,心疼地说:“这个同志啊!就知道‘让我来’,哪还顾一点自己……小李,快到六号洞叫卫生员去,快!”

小李还没跑出几步,老排长醒过来了。是这猛烈的山风把他吹醒的吧?!老排长发觉有人摸着他的手,睁眼一看,连长蹲在身前,战士们围了一圈,都在焦急地望着自己。他心里满不是滋味,全身使了股劲,一下坐起身来。

“老康!”

“老排长!”

连长和战士们一齐叫出声来。大家正要围过来扶他,他却猛一下站了起来,握紧拳头,伸了几下腰,强装没事的样子说:“吃了点炮烟,有什么了不起,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

“别给我装佯了,快下去休息!”连长又是爱戴,又是责备,话里带着命令的口气。

“老排长,你放心去休息吧,出碴的事儿有我们!”一班长梁显凯早已清醒过来,他和战士们也不住地催促。

老排长挺了挺圆圆的腰杆,一本正经地说:“咱们一分一秒也不能停止战斗!”接着,他右手重重拍了两下胸膛,继续说:“现在,我这不是好好的?眼下正是‘虎腹掏心’的关键时刻,你们让我去休息,我心里能踏实吗? ‘王铁人’为了打出争气油,豁出命来干,我们为了让战备路早日通车,就不能继续下去?”说罢,随手从地上抓起一只出碴用的筐子。

“拼,我们大伙拼,说啥也不能让你再上了!”战士们一起夺住了老排长手里的筐子。

“快闪开,服从命令!”老排长看到战士们缠着他不放,又拿出了“命令”这一招。

“要说服从命令,那你得首先服从连长的!”一个机灵的战士偷偷向连长使了个眼色,又将了老排长一军。

“对,咱们都听连长的,别跟他再磨了!”战士们逮住了理儿,目光一起转向连长。

连长正要开口,老排长一看势头不妙,知道自己丢了把柄,要是让连长先开了口,那可就麻烦了。因此,还没等连长来得及说话,他就赶紧接过战士们刚才的话茬,叉开话题说:“对,别再磨了!时间比金子还宝贵。一分钟要当做一小时用,不能把时间消磨在这个上面!理解我的意思吗?我的连长!我的同志们!”

老排长挣脱开来,夺过筐子,硬是要继续上。连长和周围的同志们推他不动,拖他不走。

看着老康急得快要生气的样子,连长心里清楚,在这个时候,给他下命令是没有用的,必须想个办法“智斗”才行。连长思忖片刻,拿定主意,对老康说:“这样吧,老康!这一班我替你顶,下一个我的班你再替我上,这可行了吧?”说着,猛一下从老康手里夺过筐子。

“这可不行,连长!你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要论休息,该你去休息,这一班还是让我来!”话没说完,就冷不防一手又从连长手里夺去筐子。

又一个“让我来”,听到这铿锵响亮的几个字,连长无可奈何地埋怨道:“我真把你这‘一股劲’脾气没办法!”

老排长一听这么说,暗暗高兴,心想:“成了!”于是,立即乘热打铁,把大手一挥,大声喊到:“同志们!我们要一分一秒抢时间,现在马上投入出碴,跟我来!”

话音刚落,老排长拔腿冲进洞里。战士们谁个肯落后呢?真象打仗吹起冲锋号一样,一声呐喊,全冲上去了。

老排长的喊声激起千声春雷,掀起万顷波涛!

随着“跟我来!”这刚强的声音,连长瞥见老排长巨人般的身影,象铁塔一样雄伟,象泰山那样挺拔!

老排长,这个把全部心血倾注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革命战士,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他忘我战斗呢?面对此情此景,连长脑海里泛起了层层波浪,不禁想起一段往事来:在一次排除险石的战斗中,老排长不幸被砸伤了脚。下班后,卫生员给他敷药时,发现他整个脚板底长满一层比两个铜板还厚的死肉茧,硬的象块铁板,按也按不动。卫生员惊奇了,心疼地问:“老排长,你的脚……怎么回事?”一石激起了千层浪,一语引起了满腔的恨。顿时,旧社会的满肚苦水,新社会的幸福生活,一起涌上了老排长的心头:解放前,他家祖祖辈辈没活路。还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下了资本家的煤窑。渴饮黑窑水,饥餐猪狗食,困宿“万人坑”,迫做牛马活。穷的穿不起鞋,买不起袜,成天光着两只脚板在窑里拉煤。从打泡,到流血,没痊愈,又磨破,日久天长,天长日久,磨下了一层厚厚的死肉茧。他的左臂半瘫痪的,也是当年下窑被砸伤时留下的残疾……解放后,他翻身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常对战士们讲:“你们这些年轻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在蜜罐罐里泡大的,可不能忘记旧社会的苦啊!”一句话,老排长对旧社会最恨,对共产党最亲,毛主席的话他最听。后来,人们慢慢发现,老排长虽然不识多少字,但有三本书他却念得流利,记得清,这就是《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有一段话背得最熟,理解得也最深,这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是这些政治力量和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使他成为一名心红志坚的英雄战士。

此刻,连长望着老排长和这一伙生气勃勃的战士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不由得脸上漾起了胜利的微笑。

……

经过一个月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悬崖凿洞的战斗任务胜利完成了!民兵指战员们用对党、对毛主席的赤胆炽心,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打成炮洞二十一个,开挖药室五十一个,导洞总延长八百余米。同时,在战斗实践中,这些用毛泽东思想培育起来的聪明、勇敢、有无穷智慧的民兵战士,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刻苦钻研知识,根据前两次大爆破的实践经验,大胆提出了缩短导洞、改变炮位、增加药室等合理建议,边施工,边改进,不断受到了领导同志和技术人员的赞扬。

眼下,如果你顺着炮洞口进到虎狼山一、二号山头的五脏六腑中走上一遭,那你一定会感动而又敬佩地说:“这哪是用钢钎、大锤和风钻打成?这是民兵战士们用心血和汗水滴穿的啊!”

茅屋制药

(一)

这几天来,围绕着虎狼山站场一二号山头巨型爆破,一场与打炮洞时间赛跑的自制炸药战斗,将在施工民兵团十二连打响。

夜,已经深了。月亮从对面的山顶上冒出了笑脸,照得连队驻地白花花的,就象撒上了一层银粉。微微的夜风渐渐渐渐地小了,几乎没有了,整个营区更加显得一片寂静。

这时,营房后面一里多远的半山坡上,一幢乱石砌墙、茅草盖顶、四墙漏风的简易房屋内外,却仍是一片翻腾景象。接受了制造炸药任务的十二连指战员,在这里拉开了一场艰苦创业的战斗序幕:茅屋顶上,几个人影借着月光,正在弯着腰铺盖油毡;茅屋周围的山坡上,人们有的搬石块,有的搂茅草,有的剥土皮,来来往往,忙个不停;茅屋内,驾着一条临时电灯线,灯光下,战士们正忙着和泥、凿石、抹墙缝、盘火炕。另外几个战士在精心安装着一台钢磨和一台粉碎机。还有两个战士正在把一条用绳子穿起来的写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标语牌横空悬挂在迎面墙上……整个屋内,一簇簇火热的战斗场面,组成了一幅艰苦奋斗的动人画面;一阵阵锵锵直响的工具欢唱声,奏出了一曲自力更生的战斗乐曲!

……

时间,在欢乐的战斗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经过两天两夜的紧张战斗,制药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就要就绪了。这时,一个机灵的战士跑到正在收拾工具的指导员老张面前,一边擦着满手的泥浆,一边兴致勃勃地说:

“指导员,看来咱这‘厂’很快就可以开工了,我看咱们也该正正经经挂它个‘炸药厂’的牌子了!”他在说到两个“厂”字时,语气显得特别重。

“好哇,精灵鬼!这个任务就给你了。”指导员一边抠着铁锹上的泥土,一边答道。

“我?我……这炸药的‘炸’字,我还不知是怎么个写呀!”那个战士有点发愁了。

“……”指导员正要说什么。

正在这时,一个虎头虎脑的战士一头冲进门来,朝屋内大声喊道:“同志们!快出来看呀!”

随着喊声,战士们一踊而出,挤到了屋外。原来,是这么回事:

茅屋前参差不齐的墙壁石棱上,不知是谁端端正正地立了三块有脸盆大小的片石,上面分别写着“志—气—厂”三个字。一眼看去,显然那“厂”字写得尤其大,笔锋又特别重。这大概是因为这“厂”字加在眼前这幢十分简陋的茅屋上有它特别的分量和意义吧!

“谁的主意?”

“想的好啊!”

“真来劲!”

“我看又是‘小老虎’班干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人人赞赏。

此时,指导员望着这一伙生龙活虎的战士,凝视着那别开生面的“志气厂”三个字,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翻腾起来,近几天来连队的战斗情景,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

(二)

几天前,当指导员去团部接受大爆破战斗任务的时候,战士们一再叮咛他,一定要把最艰苦的任务带回来。他也在想:兴许这次可以把打炮洞这样艰巨的任务拿到手?可完全没有料到,他接受的是自制炸药的任务。团首长向他说明了形势、任务和困难:这次大爆破需要炸药一百多吨,而目前炸药库所有的炸药还不到几吨。团首长亲自到上级去告急求援,但上级负责同志十分为难,请我们看了一张图表:上面标着在新的一年里,国家有多少新的建设和援外工程需要炸药,炸药厂的产量翻了几番,还是供不应求。这次大爆破,上级已经优先供应了我们一部分,但远远不够,还需要一百二十吨炸药没有着落……况且,眼下工程建设需要炸药,战时打人民战争,我们民兵更需要炸药,怎能靠遥远的工厂来供给?还有,从我们将来回到农业战线搞农田水利建设的长远观点来想,从支援世界是革命的责任来想,我们难道能够忘记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一贯教导,摆开一副“停工待料”的姿势?……因此,我们承上级批准,团党委研究决定,靠我们民兵一双手,利用现有的一幢茅屋,以最快的速度建设我们自己的“炸药厂”,一定要和大爆破时间赛跑,在炮洞打成时,自制出一百二十吨炸药来。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们连,专业队还主动派出一名工人技术员支援你们……最后问他:“老张同志,怎么样啊?”

修路以来,他们这个连队开山炸石修铁路,天天和炸药打交道,唯独不知道这炸药是怎么造的。

但他坚信一条:有党的领导,有技术员的帮助,靠群众的智慧,靠庄稼汉的志气,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首长放心,只要革命需要,就要坚决办到,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就这样,指导员带着这个特殊任务,回到了连里。

当天夜里,党支部召开了支部会议,并决定连夜召开全连动员大会,会场就设在营房后面半山坡上的那幢茅草房内。

动员大会正开得激烈。

“同志们!”指导员微笑着,心里象开了的油锅,要说的话儿一起涌向心头,“毛主席对三线建设有过多次重要指示,为了落实毛主席的伟大指示,我们就是要多快好省地修建铁路,让3202线早日通车,对人类作出贡献。”接着,他把在团里接受任务的情况,向战士们进行了传达。号召大家:“同志们,现在咱们坐的这茅草房,再过几天就是我们的‘炸药厂’了。为了保证完成制药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毛主席关于‘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伟大指示,大胆实践,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闯出我们自己的一条新路来!”

指导员话刚落地,大家就兴奋地议论起来。但就在这时,从阴沟里刮来一阵冷风,吹进了会场:

“真是电线杆上扎鸡毛——好大的掸(胆)子,没有金刚钻,就敢揽破瓷碗!”

“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庄稼汉还想造炸药,就不是那料子!”

“一没设备,二没技术,庄稼汉要是能制出炸药来,鸡窝里也会飞出金凤凰!”

面对冷风,连长“唿”地立起身,扯大嗓门坚定地说:“同志们!目前在制炸药这个问题上,我们面临着一场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但要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一定能走出一条路子来!同志们有信心不?”

“有!”答声象滚滚春雷,回响在群山之间。

连长迸着火星子的一席话,在大家的心头烧起了烈火。会场上就象那沸腾的油锅里滴了一点水,立刻炸开了:

“自己动手,制造炸药,这符合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我们干!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没有金刚钻,我们偏揽破瓷碗!”这是共产党员们铿锵的声音。

“为了早日制出炸药,我们就是要敢闯敢干,敢于革‘洋框框’的命,靠革命化加土办法,土打土闹,走我们自己的路!”这是共青团员们的决心。

“没有技术,我们可以干中学;没有设备,我们可以想办法造;只要有我们庄稼汉的志气,就是困难顶破脑门,我们也要制出炸药!”人称“小老虎”的共青团员程治有,虎势势地说。

“制炸药,开大炮,这是当务之急!”班长、共青团员宋培荣,平时稳稳当当的象个座钟,不到时间不打点,“如果我们坐等炸药,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俗话说:坐等看,困难团团转;争闯干,困难靠边站。只要我们干起来,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大庆工人阶级不到三年时间,干出来一个现代化油田;大寨贫下中农战天斗地,干出来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群众从来就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是三大革命实践的主人。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胡说什么‘上智下愚’,历史是英雄创造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把劳动人民说成是天生的笨手笨脚。这是骗人的鬼话!他们就是妄想捆住我们的手脚,不让我们干。我们决不上他们的当!我们班全体战士要求马上投入战斗,尽快把炸药造出来,坚决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动员会上,战士们越议越激烈,越议劲头越大。最后,大家一致表示:

“炸药,我们造!办法,我们想!技术,我们学!困难,我们顶!立即打起来!干起来!纵然就是这茅庵草房,也定让它飞出金凤凰!”

这,就是全连指战员的决心。

动员会后,根据战士们向有关技术人员打听:按照老框框,要生产炸药,就一座普通的炸药厂来说,简单算,光建厂最快速度也少不了得几个月,所用大小设备也得几十套。可他们这个连呢?算时间:按照他们边建“厂”、边生产,两步并作一步走,边干边学造炸药,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个月挂零,因为只有在一个月内生产出一百二十吨炸药来,才能赶在大爆破时间前面。论条件:眼下,除了生产炸药用的原料——硝铵、锯木、柴油外,就是一幢不到一百平方米的空茅草房,再有……那就是人了,几十个庄稼汉……怎么办?战士们豪迈地说:我们虽然没有成套的现代化设备,却有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教导,有一支团结如钢的队伍,有一批靠庄稼汉的志气敢闯新路的人,“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于是,一切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一切坚持勤俭的原则,靠土办法,过“穷日子”!茅草搭盖的房顶漏雨,就铺上油毡;四墙透风不能保温,就用手抹上泥;烘干硝铵和锯木没有专门电炉设备,就用石块泥土盘起火炕代替;大块的硝铵需要磨成粉状,就找来一台过去人家磨面用过的老的没“牙”了的破钢磨和一台旧粉碎机来加工;其它所用的筛子、木锨等工具,都是修旧利废制出来的“土家伙”……这些“穷”办法、土设备哪里来的?唯一正确的回答是:来自群众,靠庄稼汉的志气!

也许有人看了民兵战士们的这种“土”设备,会从鼻子里发出冷笑,认为这是什么“不正规”,够不上“大雅之堂”吧?但是且慢!我们民兵战士所要的正规,是依靠群众的“规”,是多快好省的“规”,是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规”,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规”,而绝不是少慢差费的“规”,绝不是贪大求洋的“规”,绝不是伸手向上的“规”。这两种不同的“规”,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体现了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我们一定要破错误之“规”,立正确之“规”,这就是民兵战士们的结论。

短短的几天过去了。

眼前,指导员盯着那刚劲有力的“志气厂”三个字,目光久久未动:“志气厂”—这来自群众的命名,是何等的豪迈!要问这“志气厂”的志气究竟有多大?这小小的茅屋啊,五洲四海装得下!

(三)

经支部研究,决定第一班试制炸药的任务交给“小老虎班”。

说起“小老虎班”,还有这么一段来历呢!这个班本来是二班,全班十来个战士,论年龄,上下不差二三岁,都是二十刚出头;论个子,高低不差几公分,都是小个子。整起队来,往那一立,低敦敦,齐刷刷。因此原来人们都叫“小个子班。别看他们个子小,年龄小,志气可真大!干起活来,猛打猛冲,不知叫累,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只要班长一声令,个个象只“小老虎”,冲得上,拿得下,样样任务能完成。后来,人们就都叫它“小老虎班”。茅屋外那“志气厂”三个字的命名,就是他们班干的。

班长共青团员宋培荣,不用问,小个子,红润的脸膛,嘴角眉梢总带笑纹,一般情况下不爱开口,但一旦说起话来却有板有眼,憨厚的性格更显得他沉着稳重。领导无论给他们班分配什么艰巨任务,他总是嘿嘿一笑,“行”!再要说,就没词了。他话虽不多,完成任务却从来不含糊。修路以来,在他带领下,“小老虎班”的读书、训练、施工样样工作都走在前面,项项任务都完成得出色。这次,当领导把第一班试制炸药的任务又交给他们班时,他深感这任务的重要,因此除了“行”这个字外,又特别加了一句:“保证完成任务!”

宋培荣过去大大小小的任务不知接受过多少次,哪一次也不把它放在眼里。唯有这一次,他却深深知道自己肩上挑的担子有多重,心想:这个任务可不比往常啊!这是一场“争气”仗!一定要尽快制出炸药,为我们民兵团争气!

接受任务的当天晚上,宋培荣再也捺按不住了,他把“小老虎”们叫到一块,给大家鼓励加油,使战士们周身充满了战斗勇气,为了革命的需要,一定要靠学习,靠实践,靠斗争,把炸药制出来!

一场艰苦的试制战斗打响了!宋培荣领着班里的战士们,活跃在茅草房里,大家齐心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战士们根据技术员讲解的每一道工序,精心粉碎、烘干、配合……为了早日试制成功,他们不分昼夜地奋战。正常吃饭和睡眠时间的概念好像被人们忘却了。硝铵粉呛得他们张不开口,睁不开眼,手上被蚀起了一层红皮,又痒又疼。但战士们不喊一声累,不叫一声苦,仍然坚持战斗。经过一场激战,第一箱炸药终于造出来!

人们满怀希望来到茅屋前的试验场观看炸药传爆,结果,第一次试验却没有成功。

试验结束后,战士们议论起来,大家在分析这次失败的原因。就在这个时候,一股冷风又刮了过来:

“扁担服箩筐,一行服一行。没有专门设备,怎么能制成炸药?趁早,还是让人家有条件的工厂来干吧!”

“土不土,洋不洋,野鸡还想下凤凰蛋!再使劲也是白搭。庄稼汉要能制出炸药来,那才是怪事!”

也就在这个时候,指导员走到宋培荣身后,他轻轻地拍着宋培荣的肩膀:“小宋,你们班的试制工作和今天的试验,我都亲眼看到了,我完全赞成你们的行动。”指导员转过身来,望着大家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们,别看这天气暖和了,也还会有‘冷风’的。但我们要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反复实践,坚持战斗,胜利就一定属于我们!”

指导员的话,一字一朵火化,一句一个强音,把大伙儿的心点得通红透亮。宋培荣更加信心百倍,没有因为初次试制失败而气馁。大家一致表示:试制工作必须继续搞下去,我们“小老虎班”在困难面前决不打退堂鼓,而要吹冲锋号。

“有什么了不起!失败了我们重来!”小老虎程治有拳头攥得喀吧喀吧响。

“对!试制工作我们坚决干下去,一定要闯过这个难关!”战士们群情激昂。

听着大伙的议论,宋培荣满怀胜利信心。他把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我们马上总结经验,继续战斗!”

“对”,指导员一边点头,一边关切地看着宋培荣和战士们一双双红肿的眼睛:“不过现在很晚了,大伙先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再干吧!”

在指导员的督促下,大家收拾了工具。宋培荣和程治有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俩悄悄地穿好衣服,起了床,不约而同地出了营房,向后面那幢茅屋走去。

茅屋里,火炕旁,宋培荣和程治有仔细回顾首次试制的各道工序,研究了原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详细观察分析了各种设备对原料所起的作用情况……最后,发现起烘干作用的火炕在冒蒸汽,淌水珠。

“班长,我看问题就在这里!”程治有用手指着火炕对班长说。

“对,说得有道理。由于咱急于抢时间,火炕没有干透,影响了正常烘干,使硝铵发生了化学变化。再说,我们这样配比时,搅拌得也不均匀……”

这一发现解开了他们心头的疙瘩,使他们找到了试制失败的原因。后经请教技术员,原因果然在这里。

……

新的试制战斗又开始了!宋培荣和他的“小老虎”们,虚心听取技术员的认真指导,刻苦研究,精心制作,反复实践……经过了一场攻坚战斗,茅屋前的一箱新试制的炸药出“厂”了!

试验场上,点燃后的炸药正常传爆!

“我们试制成功了!”

“茅屋飞出了金凤凰!”

顿时,炸药的传爆声,人们的赞叹声,胜利的欢呼声,汇成一片,响彻天空,在山间回旋!“小老虎班”的战士们,那一双双闪闪的眼睛,看着这激动人心的欢乐场面,凝望眼前那一节节炸药的传爆,从心底里迸发出胜利的微笑!

这胜利的笑,谱写出又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胜利赞歌!

这胜利的笑啊,把民兵战士的战斗志气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四)

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功,成功的实践更加提高了战斗信心。全连指战员满怀激情,立即投入了大批生产。

试制苦难,大批生产更不容易。茅屋内,随着隆隆隆隆马达声,干细干细的硝铵粉从钢磨和粉碎机肚里吐出来,直往周围冒,弄得满屋烟雾瘴气,就象浓雾降临,三两步外就看不清人影。战士们在屋里工作,用不了几句话的工夫,身上就落满了一层硝铵粉,好像披上了一身白雪,浑身硝铵味。扑出来的硝铵粉,就象故意作对似的,直钻鼻子,直刺眼,呛得人又流鼻涕又流泪。火炕上烤硝铵时蒸发出来的一股辛涩气味,熏得人又打喷嚏又咳嗽。这样的条件,不能说不苦。不习惯的人走进茅屋,别说是干活,空手站一会,也要直喘粗气。但战士们却坚决表示:“再苦也心甘!”

几天来,“小老虎” 程治有身体对接触炸药反应的比较敏感,呛得他吃不下饭,又吐又恶心,痒得睡不好觉,皮肤被蚀得通红,腿上起疙瘩,脚肿得穿不上鞋,走路也很困难。领导发现后,命令他马上休息。但他想的却是提前完成制药任务,让铁路早日通车。他豪迈地说:“宁愿身上脱层皮,也不让工程延了期!”仍然坚持战斗。

后来,党支部慎重考虑到,这样干下去,时间长了,战士们身体要受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工作,决定发动群众,改进操作方法,制止硝铵粉乱飞乱扬。“小老虎班”的战士们,根据农村常见的钢磨磨面时利用箩箱的原理,在实践中摸出了一套制止硝铵粉乱飞的方法:在地下挖一个大坑,里面放上大木箱,上面用木板盖着,只留碗口大的窟窿,然后把钢磨和粉碎机的吐粉口,拴上布筒,从窟窿上通向地下的木箱。为了制止硝铵味冒出来,又在坑下挖开一个通风口,用烟筒通向屋外,让气味散发出去。这样一来,效果很好,不但保证了战士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大大有利于工作。

随着战士们的反复实践和精心操作,炸药质量也不断提高。担负粉碎任务的同志,为了把硝铵加工磨细,自己动手,利用废铁皮,制出了细箩,安装在粉碎机内。担负烘干任务的同志,经过苦学苦练,没多久终于捉摸出了一些名堂,练出了几手绝招。其中有一手叫“手测术”。用火炕这土设备烘干硝铵,最难的恐怕要算掌握“火候”了。用煤烧炕,温度很难掌握,火大不得,小不得,温度高不得,也低不得。火大温度高了,硝铵就会熔解,发生化学变化;火小温度低了,硝铵又烘不干。怎么掌握温度?开始时每隔一阵就得用温度计插入硝铵里测一测。后来,只要把手往硝铵里一插,就可掌握火大火小,温度高低。实践中,还对火炕进行了几次改进。另外,为了烘干均匀,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勤搅勤翻,不做“夹生饭”。担负硝铵、锯末、柴油配比任务的同志,为了配比均匀,除搅拌外,自己想办法用铁砂制下筛子,创造了搅拌后再过一次筛子的办法。在实践中,还对配合比例也大胆进行了调整和改变。担负最后装箱任务的同志,为了使炸药防潮,主动增加一道工序,自己加工蜡纸,保证炸药质量。总之一句话,为了提高炸药质量,战士们出尽了主意,想尽了办法,表现了民兵战士对工程建设高度负责的革命责任感。

时间这玩意儿也真怪,越是任务重,它越是过得快。四月份的日历已撕下十几页了,大伙扳着指头一算,任务才完成三分之一。尽管大家觉的这样的速度已经够快了,但如果按眼下这日进度算下来,任务就有落空的危险。实打实地说,要造出一百多吨炸药,这任务,在有条件的大厂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在他们这个茅草屋土设备的“厂”来说,可不是轻而易举说句话就能办成的。时间不等人哪!这个时候,争抢一分钟,都包含着很大的政治意义。必须得流几身汗,打它几番硬仗才行。

为了抢在大爆破时间前面,提前完成制药任务,党支部发动群众进行讨论研究,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大家一致表示:时间就是炸药!为了完成任务,必须一分一秒算,跟着秒针走!我们宁愿吃大苦,不当爆破的“拦路虎”!战士们主动提出:两班制可以改成三班制,“马不歇脚”,机不停转;停电时,我们可以预先做好科学安排。粉碎机可以想办法再弄一台,火炕可以再盘两盘,我们宁愿增长上班时间,多上几个班,做到停电不停产……只要能够早日完成任务,让铁路早日通车,豁出命来我们也干!

战斗越打越激烈!

时间在飞逝,机器在轰鸣,汗水在流淌,炸药在猛增!在全连指战员的艰苦奋战下,日产量翻了一番又一番,由开始日产一吨多到日产五吨多。茅屋前的“志气厂”三个字一旁,生产进度栏内,一支红色箭头,带着一条用战士们的汗水和心血染红的彩带,风驰电掣,直线上升……一箱箱白花花的炸药,接连不断地从茅屋门里满口满口吐出来,一直涌向对面山坡上的炸药库,远远望去,活象一条腾空飞游的“玉龙”。望着这引人入胜的生动画面,有人感慨万分地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志气厂”里民兵在,

广阔胸怀装四海。

茅屋飞出金凤凰,

引出一条“玉龙”来。

一个金光四射的清晨,当一阵扑面而来的春风传来虎狼山一、二号山头炮峒打成的胜利消息时,这茅屋里也同时传出了超额完成炸药任务的动人喜讯。过去按照洋框框办不到的事,今天,英雄的民兵战士在这茅屋“志气厂”,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制出了炸药一百三十吨,为虎狼山站场大爆破,为这条铁路早通车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一场决战

(一)

送走了一个个星月的夜晚,迎来了一个个火红的朝霞。经过一场场紧张的战斗,大爆破前的打炮峒、制炸药、备土、回填拱涵的任务都相继提前完成了。

一个个战役胜利了,将迎来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团党委初步决定,大炮计划要在五月十五日爆破,为全团早日投入站场出碴战斗创造施工条件。眼下,全团指战员正在进行着一场运药、装药和炮洞回填的战前准备工作。

初夏的天气变化无常,老天爷动不动就想变脸。正当这个节骨眼上,当地气象站天气预报,将在十四五号有一场大雷雨。

这一突然的消息传来,人们不禁议论起来:如果这场大雨一落,运药、装药、炮峒回填,以及大炮起爆,就要受很大影响。况且,雷击电闪,装运炸药说不定会引起更大的事故。

在这关键时刻,负责这次大爆破的副总指挥崔银宝,思绪更复杂,想得也更多,一连串的“?”在脑际里出现:咋办?按原计划?不行!爆破效果要受影响,会给工程造成巨大损失……提前行动?也有问题,要运、装一百六十多吨炸药,就凭肩扛人背,又要回填,得有个时间……等雨后天晴,推迟爆吧?更不行!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全团参与大炮战斗的一千多名指战员,推迟一天就要浪费多少时间?一分一秒也不能等哪!回想自从投入大炮战斗以来,打洞、制药、备土……曾遇到了多少困难?可在英勇顽强的民兵战士面前,都被征服了。虽然每前进一步,每取得一点战绩,都要呕心沥血,艰苦战斗,但终于取得了一个个胜利。而如今,在这眼看就快要装药、回填,将取得大炮最后胜利的关键时刻,“老天爷”却突然要翻脸,咋办?这是客观自然条件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难道说这场雨,就能够扑灭燃烧的战斗烈火?浇掉胜利前进的信心?阻拦飞奔的时代列车?

不能!绝对不能!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工地指挥棚内,党委召开了紧急会议,根据广大指战员的迫切要求,会议研究决定: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把大爆破抢在大雨之前。最后,经上级党委批准,大炮决定在十三日上午十一时准时起爆。

九日上午,团党委召开全团运药、装药、回填誓师大会,发出号令,要求全团奋战两天,完成这一战斗任务。这是大爆破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决定这次大爆破是否能取得最后胜利的一场大决战。全团指战员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斗志昂扬。各营连纷纷写战书,表决心,跃欲应战,决心争分夺秒,排除万难,夺取最后胜利!

人心齐,泰山移。下午,一场运、装炸药大会战的图卷磅礴展开啦!看吧,整个一、二号山头上下,红旗招展,人潮沸腾。成群结队的汽车,满载炸药,运往山脚。一千多名指战员怀者一个共同的意愿——响应团党委号召,保证大炮按时胜利起爆。山脚下,一百六十多吨炸药,堆得象一座座小山,要装进悬崖上的炮峒里,除了肩扛人背,别无他计。但战士们胸怀壮志,藐视困难,一个个背起炸药箱,快步如梭。背着一百多斤重的炸药,踩着羊肠小道,攀葛藤,爬悬崖,上陡坡。眼前鼻头碰山头,身后就是深山沟,沿沟走壁,毫不畏惧。接着又去扛第二趟,第三趟……从山脚攀上高山。满山坡上,汇成了一股股势不可挡的滚滚洪流,涌向山顶……

你看哪!洪流中,年过半百、身体消瘦的政委郭焕,头上闪着红五星,肩上扛着炸药箱,带病上阵,冒着热汗,带领战士们向高山攀登;

洪流中,青春焕发的团长崔银宝,挂帅又上阵,身背炸药箱,朝气蓬勃在前进;

洪流中,团、营、连各级干部肩扛炸药箱,指挥着战斗;

洪流中,团直机关所有工作人员,走出帐篷,同战士们一道,参加战斗;

洪流中,刚下病床的伤病员,身上带着药片,偷偷跑来扛炸药;

洪流中,身背药箱的卫生员,前来送水的炊事员,理发、钉鞋、保管员,一齐上了阵;

洪流中,专业队的领导、技术人员始终坚守在工地,和战士们一同战斗。下班后的工人、当地的农民,都赶赴现场,前来支援;

洪流中,当地气象站,为使大爆破成功,专门派来了两名技术人员,亲临现场观察气象,每隔四小时预报一次气象情况,保证胜利装药……

洪流啊!为啥这样浩荡,这样奔腾?是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指示精神在把这洪流推动!你看,悬崖边,路叉上,活跃着一个个打着竹板,提着话筒的宣传员,在热情鼓动。时而传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朗朗语录声;时而传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势磅礴的词句;时而又传来革命样板戏中杨子荣“抗严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阳”的高昂唱词……

(二)

毛泽东思想哺育着革命战士,一股股洪流啊,汇成了英雄的海洋!这里只介绍英雄海洋中的一个英雄集体,那就是全团学习的榜样——“硬骨头”八连。

在这次决战中,团党委把最艰巨的一号峒的装运、回填任务,交给了二营八连和七连共同担负。这是装药量最多的一个炮洞。洞里五个药室,要装四十多吨炸药,占这次大爆破所有用药的四分之一,整个导洞总延长达一百四十多米,运距长,拐弯多,光线暗,空气薄,要把这么多的药运装到炮洞里,任务的确不轻啊!况且,炮洞口地无三尺平,又窄小,又险峻,四十多吨炸药,就是一千六百多箱(袋),都扛上山,连个存放的地方也没有。在重重困难面前,为了确保任务胜利完成,党支部首先作了战前动员,发动群众,从思想、组织、物资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安排。战士们坚决表示:“千难万难,为了执行毛主席‘两争、两抢’的指示,什么都不难!”炮洞口上,宣传员活跃在路旁,给大家鼓励加油。战士们人人不示弱,个个抢上前,龙腾虎跃,干劲倍增。

连长雷秀堂根据群众的建议,提出了“随运随装,一口气扛到底”的战斗口号。他虽然身体瘦弱,但每次总是一背两箱,从山脚背到洞口,又一口气背进洞里,直送到药室。干部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战士们哪个肯落后呢?一扛到底,冲进洞里。战士彭丕先,干部带头扛药的情景,他看到眼里,激在心上,顿时浑身是劲,一次就扛三袋炸药。三袋就是一百五十斤啊!扛着一百五十斤重的炸药,攀登八九十米高的悬崖陡壁,这在那些神经脆弱的人看来,简直是要命!连想也不敢想,连看也不敢看。然而,在这些英雄战士眼里,肩上扛的仅仅是要掀掉山头的炸药吗?不!而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重任;这攀登的又岂止是悬崖陡壁?而是在攀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思想高峰!在这些泰山压顶不弯腰,壮志压倒万重山的钢强汉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征服,还有什么高峰不能攀登!

扛药上山不容易,洞里装药更吃苦。炮手霍维琪,主动承担装药任务,负责装一个十吨炸药的药室。来多少,装多少,“不怕汗水流成河,管教炮洞吃个饱!”他奋不顾身,越战越勇。紧张的战斗湿透了里外两层衣服,炸药面灌满了全身,汗水一浸,又蚀又疼,他全然不顾。不是挥舞木锹往进填,就是抢过木夯来捣固。干过装药这活的人们都晓得:在这空气稀薄的炮峒里内,一箱接一箱的炸药倒出来,钻进喉咙,渍进眼里,呛得人嗓子眼直冒干烟,又憋闷,又喘气,干不了几分钟,就浑身冒汗,难以忍受。但他一进洞就是两三个小时,别人要替他,他总是推辞说:“等一等!”为了把好质量关,药装到药室顶部时,缝隙难填,他就爬上去用头顶着装。谁要是有一点马虎,他就停下来讲质量:“这可是科学问题,如果装不好就会影响爆破效果,给工程造成损失。我们干这份工作,就丝毫含糊不得啊!”

另一个药室内,一个手上裹着绷带的战士,正在用双手推着炸药往深处猛填,雪白的绷带上,渗出了团团鲜血。这是刚从山下扛上两箱炸药来的伤员田大雨。小田看到峒里装药的人忙不过来,累得满身大汗,就主动帮助装了起来……

几天前,田大雨在回填拱涵的战斗中,手上不幸被石头砸伤。伤口肿得青一块,紫一块,巨痛难忍,领导命令他在家休息。可这个人称“闲不住”的小家伙,平时病了都不肯“闲一下”,连续八个月出满工。你想:今天,在这大炮决战的节骨眼上,他能“闲住”吗?战斗一打响,他就偷偷来到工地。他怕眼尖的雷连长发现,扛起炸药,有意低着头,不吭不响,一个劲的往山上爬,扛了一趟又一趟,心里还得意地想:“这么多的人,任你连长再眼尖,只要我跑得妙,我看你也发现不了。”可是那晓得,雷连长早已发现他。本想“批评”他一通,但又想到:对他这个心血操在工程上,身子就象钉子一样钉在工地上的硬性子家伙,在这个时候说也是白搭,弄不好,反而若得他一肚子气。因此,就叫他扛几箱吧,只要他伤口接触不上炸药,也妨碍不太大。可是,却没料到,他竟用受伤的手装起药来了。雷连长扛着炸药来到这个药室,忽然看到小田正干得起劲呢!

“好哇,我的‘闲不住’!谁叫你跑上山来?”连长故意板着面孔,话里满是责备味:“三大纪律头一条,服从命令听指挥,你是怎么执行的?”

小田猛一怔,吓得伸了一下舌头。但他马上又象想到了什么似的,眯缝着眼,一本正经地反问 连长:“你不也是昨天还在感冒吗?你在家里坐不住,我能坐住?兴你带头,就不兴我上山?”

小田振振有词,一连串几个问号,弄得雷连长还真有点难以招架。连长只好“石头碰碌碡——石打石(实打实)”地说:“呵!小家伙,你还真抓住了理啊!”接着,又严肃起来:“小田啊,你的手那个样子,刚才你扛炸药,我倒还勉强放过了你,可你又跑来干这个,这可就不能允许了!”

“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这是你教的。”

“可是你的伤口,在炸药里捅来捅去,那怎么能行?”

“连长,现在是决战时刻,这是特殊情况!”

“什么特殊情况,伤口沾上了炸药,弄不好就会感染,这样可不行啊!”

“在这决战时刻,就不能怕苦怕痛!我要痛痛快快亲手装好这大炮。”

“你还是去扛炸药,那可以。干这个,不允许!这里装药有其他同志,我命令你出去!”

“这个命令暂不服从,等决战胜利后,我写检讨!”

面对这样的硬骨头战士,连长真没办法,拉他不动,推他不走,嘴巴撅得老高。在这样“死心眼”、“牛脾气”的战士面前,真叫你软不得,硬不得。连长只好把一只手套给他套在手上,又把一张木锨递给他,让他用锨往里填。小田高兴地笑了。他就像小老虎似的,又猛干起来了……在整个决战中,象小田这样刚毅、顽强,带痛坚持战斗的战士,又何止一个呢?这是多么可歌可颂的“硬骨头”精神啊!

(三)

黄昏,随着一股凉意,起风了。工地上仍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战斗景象。山脚下,几个小时以前还堆得象一座座小山似的炸药,越来越低了。八连和七连的同志们团结战斗,仅用了四个多小时,就把四十多吨炸药全部扛上了山,而且一半装进了药室。洞里装药工作面有限,他们就主动帮助其他连队去扛运。在整个工地上,打破了营连界限,互相帮助,互相支援,你追我赶,热气腾腾。到开饭时间,忘记了吃饭;到下班时间,忘却了休息。战士们说:“我们今天来它个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不完成任务,决不下战场!”

晚饭时间已过了将近两个小时了,工地上仍是一派“万马战犹酣”的奔腾场面。团首长专门组织人员,到各个连催战士们先回去吃饭,结果,山下跑到山上,山上又返回山下,没有一个肯离开沸腾的战场。什么“命令”呀,“决定”呀,对战士们来说,都不生效。好不容易找到了连队干部,他们却也很为难:“战士们不下山,我们也没办法啊!”

两个小时的时间不算长,可各个连队驻地炊事班蒸下的馍头,炒下的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还是不见大家回来。最后,炊事员们一起行动,挑起饭菜,担上热汤,带上干柴,背起炊具,直奔工地……

整整激战七个小时,七个小时,战士们那满脸流淌的汗珠,滴答滴答,就象时钟的秒针一样,整整滴了七个小时!难道战士们不饿不累吗?是的!他们全忘掉了。战士们心中装满了“大炮”,他们的念头只有一个:“争分夺秒,连续奋战,让炸药全部上山!”

夜晚,山风越刮越大,越刮越紧。林涛一齐呼啸,凌空的高压电线,刮得摆来摆去,嘶嘶呼啸。风狂青松挺,战士豪情增!一场激烈的战斗开始了!工地上,山脚下,电灯齐明,一座座“小山”似的炸药快被搬平了。漫山坡上,围灯、手电、火把,火红耀眼,划破夜空,照亮了一条条羊肠小道,象一条盘山的“火龙”,在蠕动,在奔腾。一对对扛着炸药的人流,随着火龙,从山脚弯弯曲曲折向山顶,形成了一个个“之”字形……

同志啊!你听说过红军路上的“老三界”吗?也是在夜晚,也是在攀山,这战斗,这场面,与那多么相似!你见过彝族同胞的火把节吗?这热腾,这火红,要比那火把节更加壮观!你见过繁星映入江河的景象吗?这情景,这气势,真比那景色还要美丽恋人!如果你站在山下向上了望,那么,任凭你怎样善于运用文字,此时也一定会深感词穷而赞叹不已。好一幅无法用语句形容的动人画图啊!这画图,不是画家用油彩所能构制,而是民兵战士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用心血和汗水所绘成!

夜风在怒吼着,决战在进行着。

“药不上山,人不下山;药不进峒,人不回营!”这就是战士们的决战誓言。

风猖狂了一夜,可它泼灭不了战士们的革命火焰,摧不垮战士们的钢铁意志!战士们战斗了整整一夜!

凌晨,风渐渐小了,它也预感到战士们是不可征服的。这时,东方泛起了鱼肚白,胜利的曙光就在前头……

看哪!一缕金光,洒上了万重山头,高耸入云的虎狼山,经过全团指战员十八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一百六十二吨炸药,那一座座“小山”,全部被装进了虎狼山的大山腹中,胜利实现了他们的决战誓言。

经过紧张战斗的人们,最能体会胜利的喜悦。你看哪,一个个炮洞口上,战士们迎着朝阳,踩着云带,放声歌唱,翩跹起舞……

团长崔银宝望着眼前那漫坡满壑的青松,看着这些和青松一样蓬勃成长的民兵战士,从心眼里感到高兴。朝霞中,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笑得象朵绽开的鲜花……

运药、装药和回填炮洞这一场扣人心弦的决战胜利结束了。经领导和有关部门检查,一切就绪。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亟望着五月十三日上午十一时的到来!

尾 声

人在笑!山在笑!水在笑!

大炮胜利起爆了!一阵解除警戒的号声吹响后,成群集队的人们,象开了闸的水,浩浩荡荡,涌下山岗,顺着漳河水奔腾的山谷直奔站场。沉寂千万年的荒僻山沟,顿时变得象个闹市!

人们来到了站场的山脚下,又象涨潮般的向站场涌去。

眼前一、二号山头俱削。前一阵还在傲然矗立的两个山头,现在都被轰成了无数大小石块,乖乖被抛到了深山谷里,为将来飞奔的“铁龙”充当了奠基石。两个山头居然变成了刀削一样的山坪。

你看哪!不知是谁,已经把一面民兵团的红旗第一个插上了站场。紧接着,两面、三面……几十面红旗,一起插遍了一、二号山坪。整个站场上,红旗飘扬,凯歌嘹亮,胜利的锣鼓冬冬宏响,人们的欢呼声又一次在山间回旋……

面对这欢乐的气氛,人们憧憬着胜利的明天:在这自古马帮不扬尘的太行深山,仿佛听到了长啸的汽笛声在峡谷中回荡,奔腾的钢轮在太行山间震响;仿佛看到了一列列长龙似的火车,钢轮滚滚,通过了眼前的车站,奔腾呼啸,飞速疾驰,穿过太行,越过平原,跨过江河,奔驰在祖国辽阔的大地,通往伟大的首都北京,又飞向那风雷震荡的天涯……

此时,民兵战士豪情满怀,浑身充满力量,禁不住放声唱起了铁战民兵自己的歌:

我们是毛主席的铁战民兵,

为革命修路打先锋。

挥舞大锤震霄汉,

革命气概贯长虹。

喝令高山把路让,

祖国大地飞“铁龙”。

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路线,

勇往直前,胜利奔腾!

……

胜利的锣鼓,敲得更响吧!跃进的战歌,唱得更亮吧!鲜红的大旗,举得更高吧!隆隆的炮声,更加嘹亮地轰鸣吧!

石会站场,一场更加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又打响了!平遥民兵团广大指战员,英姿焕发,斗志昂扬,跃马扬鞭,再鼓干劲,投入了新的更为激烈的战斗!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卅一日脱稿于榆社郊口村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二十日改定于平遥紫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