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元时期市民思想兴起,俗文化盛行。玉器上的纹饰,有的是传统中常见的,有的是此时新出现的。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此时玉器纹饰强调寓意,即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形成独特的玉文化。

吉祥玉器图案大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1)

春水图玉饰 辽或金

此时玉器上的纹饰内涵极为丰富,有如下几方面:一是强化帝王和神灵威严;二是寓意吉祥;三是宣扬社会道德规范;四是现实生活写照。

自唐以后,龙、凤便成了帝王后妃的化身。为了表现天子的最高权威,给臣民以美好的形象,龙凤被描绘为神圣威严而又不凶恶,各个器官多摹自温良的动物,如龙角摹自鹿,龙须、龙鳞摹自鱼等。这样,龙便一脱以往那种巨目獠牙、虎兽身足之形,而成了怪而不凶、不失温良的神圣之体。凤的形象则极力突出其圣洁和高贵,冠和尾就是以白中最美丽的孔雀为摹本的。

吉祥玉器图案大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2)

玉凤 辽或金

吉祥玉器图案大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3)

龙纹活环玉壶 宋或元

以玉器上的纹图表示人们所祈盼的吉祥之意,始于何时,今已无法考证,但唐代的玉器上显然有些纹饰图案与吉祥内容有关。吉祥图案内容很多,两宋、辽、金、元时期所表示的吉祥内容主要是用寓意来体现的。当时人们所盼望的最高享受集中在三个字上,即福、禄、寿。

当时所称的“福”有两种主要含义,一是多子即多福,二是财源广益亦有福。如首次在玉器上出现莲花与童子,莲花与鱼及牡丹花等就是当时人求福的反映。莲花的“莲”字与“连”同音,以表示连续不断,以童子表示喜庆和多子,以鱼与“余”的同音来表示发财。一个童子手持莲花,寓意“连生贵子”;一条鱼口衔莲花或游于莲池中,寓意“连年有余”。

吉祥玉器图案大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4)

双童子螭莲玉佩 南宋

“禄”即作官。科举制度是当时选拔人才的途径。两宋时期科举制度非常发达,通过科举成为有财有势的官场人物,是平民百姓的祈望,因此,当时社会上流传的民俗文化中有关的典故、寓言和祝愿语很多。如“鱼龙变化”是来自鲤鱼跳龙门故事,寓意得就功名。鱼龙再长上翅,意即升得更快更高。当时对官有许多代名词,如禄、甲、第、品、侯、高升等,玉器中便出现了一些以相关题材来表示官禄的内容,如鹿谐音“禄”,鸭谐音“一甲一名”或“第一”之意,猴谐音“侯”,鹤寓意“一品当朝”,竹子表示“节节高升”等,以谐音的特殊方式含蓄地表明了人们的心态。

吉祥玉器图案大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5)

镂雕双鹿玉牌饰 金

“寿”即长命。玉器上的吉祥题材是以松树、竹子的长青,借龟鹤的长命、山之永恒不变来寓意长寿。图中出现龟、鹤、老翁并点缀有山石、竹、树木、灵芝等,便寓意“群仙祝寿”等。其他如以山水来表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以牡丹花来表示“荣华富贵”,鹿、鹤立于梧桐树下寓意“鹤鹿同春”,即官运、长寿同在或一生作官等,都属于此类题材。

吉祥玉器图案大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6)

镂雕寿字环形玉饰 宋

这种借题发挥,以动植物之特性,借字音比意官禄。在这时期达到鼎盛,反映出民俗对社会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了解这一点,并总结出它的规律,无疑对此期玉器鉴定有重要帮助。

吉祥玉器图案大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7)

吉祥玉器图案大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8)

秋山图玉饰 辽或金

此期玉器纹饰中更有一些专指某一活动,反映某一故事,推崇某种道德观,为某帝王歌功颂德等含义的玉器。这些内容表面看来无非是花草鱼虫,但其所说明的问题却是很有意味和情趣的。如龟游图、春水图、秋山图、五伦图等。

吉祥玉器图案大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9)

透雕秋山图玉带饰 元或宋

例如龟游图是表现几只龟在莲池中游戏的情景。其含义来历,据载是北宋年间所谓“德泽湛清”的内容,是为皇帝歌功颂德的一件玉器。所以推测此器虽出自金墓,但其制作年代则可能是北宋。

吉祥玉器图案大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10)

龟游图玉饰 宋或金

强调封建道德是两宋文化的特点。以表现“三纲五常”为题材的玉器,一般借动物来寓意,如出现凤、鸳鸯图纹的玉器正是当时社会风尚的写照。

五伦,又称五常,是两宋时推崇的道德标准。这些伦理信条,常被人们用鸟类来比喻,凤在群鸟中体现了君臣关系,鹤体现了父子关系,鸳鸯体现了夫妻关系,鸠鸽体现了兄弟关系,禽鸟体现了朋友关系。因此,在一些玉器上组合有孔雀、鹤、海东青、雉鸡、鹭智等五种鸟,就是当时表示“五伦”含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