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力源”)将首发上会,拟登陆创业板,保荐机构为东海证券。

康力源是一家专注于多系列健身器材研发、制造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以综合训练器和自由力量训练器为主导、无氧与有氧结合、室内与室外结合、家用与商用结合的综合性健身器材业务体系,具体产品覆盖无氧健身器材(如综合训练器、自由力量训练器等)、有氧健身器材(如跑步机、椭圆机等)、室外全民健身器材(如太空漫步机、三联单杠、笼式足球场等)和其他小类器材等多系列产品。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衡墩建直接持有发行人 98.07%的股份,同时担任发行人董事长,为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华兴源科创板上市安排(康力源创业板IPO依赖外销收入)(1)

股权结构图,图片来源:招股书

本次拟募资6.26亿元,主要用于康力源智能健身器材制造项目、康力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康力源智能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华兴源科创板上市安排(康力源创业板IPO依赖外销收入)(2)

募资使用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1. 依赖外销收入

报告期内,康力源实现营收分别3.82亿元、6.75亿元、7.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70.13万元、9365.43万元、7852.51万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1.90%、32.97%、27.23%,存在一定的波动。

华兴源科创板上市安排(康力源创业板IPO依赖外销收入)(3)

基本面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华兴源科创板上市安排(康力源创业板IPO依赖外销收入)(4)

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综合毛利率对比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具体来看,康力源一直以来以室内健身器材销售为主,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中室内健身器材的占比均超九成,保持稳定。近几年,随着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视,公司作为健身器材供应商,参与并中标了部分室外全民健身项目,室外全民健身器材的收入占比保持在 5%左右。

华兴源科创板上市安排(康力源创业板IPO依赖外销收入)(5)

公司产品销售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目前,康力源主要为国外知名健身器材品牌提供 OEM/ODM 业务,并在亚马逊等平台开展自主品牌跨境电商业务,外销业务占公司业务的比例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1.12%、80.16%和 81.60%,主要受到国家出口政策、出口目的地国进口政策与经济状况、汇率政策以及国际健身器材市场变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华兴源科创板上市安排(康力源创业板IPO依赖外销收入)(6)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销售区域的销售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事实上,公司外销业务主要通过美元结算。报告期内,公司的汇兑损益分别为-339.83万元、1895.07万元、 820.01万元(负数代表净收益)。随着其销售规模的扩大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加,可能带来较大金额的汇兑损失,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2. 承压于海运费的上涨

事实上,2020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物流集装箱持续紧缺,海运费价格持续上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显示,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12 月,海运费持续快速上涨。2021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累计上涨了 101.63%,近期虽有所回调,但仍处于高位。

康力源一直以境外线下销售为主,报告期内,公司在境外线下销售收入的占比分别为 66.87%、69.63%和 72.56%。公司境外线下销售主要结算方式为 FOB,出口海运费主要由客户承担,但是海运费价格持续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客户的订单需求,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另外,借助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势头,公司在亚马逊平台持续开立店铺。报告期内,公司在亚马逊平台的销售收入总体呈增长态势。由于公司需承担跨境电商业务的出口海运费,海运费价格持续上涨,将进一步挤压公司的利润空间。

华兴源科创板上市安排(康力源创业板IPO依赖外销收入)(7)

跨境电商业务的国际货运费与出口柜数的对比分析,图片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58.19%、61.73%和 49.83%,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5.31、7.42 和 6.87,存货周转率分别为 2.96、4.28 和 3.72,公司资产负债率 2020 年末较 2019 年末上升,2021 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较 2020年略有下降,主要系:2020 年以来,全球海运受疫情影响,美欧等多个港口出现“用工荒”,营运效率大幅下降,且运力增长极为有限,导致国际物流集装箱持续短缺。

若全球集装箱紧缺情况无法及时缓解,客户无法及时、足额订舱,将影响公司产品的出口销售,降低公司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周转速度,增加公司资金需求。而若公司未来不能有效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资产周转效率,改善资本结构,可能面临偿债能力不足、甚至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3. 结语

整体来说,虽然公司致力于自主品牌的打造,在内销和跨境电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因供需结构性错位等行业原因,其境外线下销售仍以ODM模式为主,自主品牌占比不高,需要进一步深化产品智能化战略,提升品牌运营能力,增强品牌效应,以加强其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