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明柏君。

作为一个喜欢看电影的人,自然也会多多少少注意另一种通过“演技”来征服观众的形式,没错,那就是戏剧了。

在大名鼎鼎的“卢米埃尔兄弟”兄弟将电影和电影放映的技术带入世人面前之前(下图两位),

比你想象还会玩的古代人,原来在演戏方面古代人那么会玩(1)

戏剧一直是广大民众闲暇生活的一项重要的文娱活动,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欧洲戏剧雏形大约是公元前世纪的悲剧和戏剧的诞生,而中国则在夏朝末年就出现了“宫廷俳优”这一职业。据《列女传》记载:“夏桀既弃礼仪,淫于妇人,求四方美女积之后宫,作烂漫之乐”,酒池肉林,比起海天的什么什么宴,这个还有cosplay也真是让人不敢深想。

比你想象还会玩的古代人,原来在演戏方面古代人那么会玩(2)

正文

玩法一,cosplay什么的很早就发明了好吗?!而且还是神还原级别的。

古代要说到演技就真的不得不提一个有意思的词语“优孟衣冠”,这是个什么故事呢?

《史记》一二六卷《滑稽列传》里说到,有一个叫优孟的,他长八尺,很善于辩论,常以谈笑讽谏。楚国宰相孙叔敖慧眼识人,认为优孟是位贤人,十分优待他。孙叔敖一生清廉,没有储蓄多少家产,因而在临终前嘱咐儿子: 我死后,你必定贫困。到时你可以拜见优孟,就说你是我的儿子。

数年后,孙叔敖的儿子有一次在街上遇见了这位优孟,他们一番叙旧之后优孟想出了了一个大计划:他开始从孙叔敖的动作、神韵,学习他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惟妙惟肖到旁人都无法分辨的境界,简直是大变活人。所以一次在楚庄王(对,就是那个“一鸣惊人”典故的皇帝)酒宴上现身,楚庄王以为孙叔敖死而复生,大为惊喜,要再聘他为相。优孟卖了个官子说:这个等我回去和夫人商量一下。

三日后,优孟回复楚王:“我夫人觉得当楚相不好,一生鞠躬尽瘁最后也难免最后不得善终(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楚庄王一听,觉得确实有道理,对臣子体恤不周,所以善待了孙叔敖之子及后人。这口才和演技也真是没谁了。

比你想象还会玩的古代人,原来在演戏方面古代人那么会玩(3)

玩法二,演活人算什么,学起动物来是惟妙惟肖的。

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是齐国人,战国四公子之一,好客养士。《史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受人挑唆囚禁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便求助于秦昭王宠妃燕姬,燕姬十分喜欢狐白裘,孟尝君门下有个食客特别会学狗叫,于是夜半学犬吠,悄悄地潜入了库房,盗得将狐白裘献与宠妃,燕姬十分开心,便兑现承诺,在秦昭王面前讲了一番好话,给了孟尝君离开都城的令牌。

孟尝君带领门客东出函谷关时,正是夜色渐息,黎明将至,而秦国守卫若无紧急号令,皆以鸡鸣为号开启城门。恰巧他的食客里又有一名会学鸡叫的人,几声“精湛”演绎的鸡鸣之声,引得关内金鸡齐鸣,赚开关门,脱险而逃。秦昭王果然反悔,当派追兵到达函谷关时,早已不见了孟尝君的踪影,这算躲过了一大劫。《东周列国》里说:“前番鸡鸣狗盗及伪券有功之人,皆列于代舍”。鸡鸣狗盗之士怎么了?关键时候可是能保命的!

比你想象还会玩的古代人,原来在演戏方面古代人那么会玩(4)

玩法三,人离去,勿悲伤,发挥想象力,AR思维带你跨越生死。

这个不是别人演戏,而是自己入戏的故事。

《前汉书》九十七卷上《外戚传》中写了一个关于“痴情种”汉武帝的故事,武帝因爱夫人李氏夭逝,李夫人至死也未让汉武帝再见到她,但在汉武帝的心中,她那绝世的容颜却永远挥之不去,对其思念不已。术士齐人少翁便剪成李夫人的形象置入帷幔之中,入夜之时掌灯借以慰武帝(可以想象成现在的“皮影戏”)即便看个影子,汉武帝已经非常满足了

另有《拾遗记》里记载,武帝做梦也想见到逝去的李夫人(真是专情呐~),日日夜夜都不能成眠。恰好有个叫李少君(董仲君)的人说:“可遥见,不同于帷幄”(和你上次那种见法不一样噢),武帝说:“一见足矣,可致之”。这个大臣呢就用潜英之石造了一个李夫人的人形石像,让武帝远远观之(宜远望,不可逼也)汉武帝就凭着对李夫人无限的思念和出乎常人的想象力,看的不亦乐乎宛若生时,帝大悦~)啧啧,这位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帝王也有着普通人一样的情感,看看这爱情力量的伟大,拼的就是一个联想能力自行带入,像不像现代的AR眼镜 ,更何况这设备可简陋多了。

比你想象还会玩的古代人,原来在演戏方面古代人那么会玩(5)

总结:​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关于古人“演技”方面的小趣闻,史书上其实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不难看出 ; 古人无论是在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亦或是在琴瑟和谐、陶冶情操方面都不亚于享受着科技大幅进步的今天的人们。所以,那些被观众吐槽“演技”不到家的某些人是不是要“见贤思齐”一下呢。

推荐影视:今天推荐《大秦帝国》系列可以吗?哈哈哈,最近在重温,感觉很不错呢。

感谢你的阅读,祝你周末愉快,下期见。

参考书籍:

《中国戏剧文化概论》郑传寅 著

《史记》之《滑稽列传》、《外戚传》等,文字略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