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石抹也先家族的家乡柳城,今辽宁朝阳柳城镇。本版图片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张松 摄
石抹查剌率先攻破的东夏国南京,现吉林延吉市磨盘村山山城(资料片)。
今辽宁朝阳县柳城镇古称“柳城”,金末元初,柳城有一个显贵世家:石抹氏。石抹氏源自大辽萧氏后族,在金、元两朝出将入相,战功赫赫:石抹也先为蒙元帝国兵不血刃取东京;石抹查剌身先士卒灭东夏;石抹库禄满誓效大汉伏波将军马革裹尸还;石抹继祖满腹经纶,经史子集无所不通;石抹宜孙被刘基誉为“邦家之干城,庶民之父母”……
先祖“不食金禄”后人卧薪尝胆
石抹也先的先祖名叫库烈儿,是石抹氏家族目前可考的第一代“大辽遗民”。辽亡金兴之际,库烈儿仿效商末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例,发誓“不食金禄”,于是率部远徙。库烈儿高寿,享年九十,临终之夜得疾,“命家人候日出则以报,及旦,沐浴拜日而卒。”“拜日”也就是朝拜太阳,乃契丹族世代相传的风俗信仰。关于库烈儿的事迹,在《沿海上副万户石抹公神道碑》和《总管黑军石抹公行状》中,记载大致相同。
据《元史·石抹也先传》载,石抹也先与其先祖库烈儿一样,也是个以忠孝为本、“不食金禄”且以“灭金复仇”为己任的坚定“复辽派”。石抹也先“年十岁,从其父问宗国之所以亡,即大愤曰:‘儿能复之。’及长,勇力过人,善骑射,多智略,豪服诸部。金人闻其名,征为奚部长,即让其兄赡德纳曰:‘兄姑受之,为保宗族计。’遂深自藏匿,居北野山,射狐鼠而食。”但实际情况则不然。
石抹也先的曾孙石抹良辅对其曾祖的回忆,被元朝人胡祗(zhī)遹(yù)写入《石抹氏神道碑》,由碑文透露信息可知:历史中真实的石抹也先是个识时务的人,他“食金禄”、当金官、效忠金廷,积极入世,从未隐居山林,让官于兄,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且看石抹良辅对石抹也先的生平事迹记录:“公幼颖悟,未冠,雄勇过人。以将家子,弓槊鞍马不习而能。及长,精通吏事。契丹、女直两朝语言、风俗、政治、典故,耳目习熟。仕金为译事,未几,以明辨廉干迁西北路招讨使幕官,继以军功拜万夫长。公请让职于族兄章达纳(即元史中所说的”赡德纳“),愿以副贰自处,金帝嘉其逊悌(tì:敬爱哥哥)友爱而从之。”
译事,在金朝的正式称呼是译史,是负责翻译的低级吏员。在尚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等中央机构都设有译史,诸京、府、转运司和防御州、刺史州、招讨司也设译史。石抹也先因通晓契丹语言、文字而担任了西北路招讨司的译史,继而又升任西北路招讨使的属官,后因军功升任万户(也可能是奚部长)。他将其职务让于其兄,自己担任副职,实为壮大本家族的势力,以礼让之举获得金朝皇帝的赞许与认同,这与元史中塑造的那个一心复辽,与金廷势不两立的石抹也先形象,似风马牛不相及。
金末天下大乱“也先”智取东京
石抹也先在金朝为官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但这种种表象非其真心,当金廷衰落蒙古崛起之时,他的“反金面目”瞬间毕现,所以,尽管元史对石抹也先的生平有美化之嫌,但对其“敬辽反金”的心理描述,还是靠谱真实的。
金章宗去世后,金朝开始衰落,朝纲紊乱,史载“逆臣擅命,乾纲解弛。宗室贵戚素无威柄,重以宴安佚乐,升平日久,平居无事,口脂面药,软媚如妇人女子。一旦内乱遽(jù,急、仓促)起,惶骇忧惧,莫知所为。”石抹也先见天下有变,良机降临,立刻与其兄率所部(应以契丹人及契丹同种的奚人为主)投降了率军伐金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令其归属名将木华黎麾下,这个潜伏多年、骨子里对金人恨之入骨的石抹也先即将迎来他人生的精彩华章:智取东京。
在随木华黎进攻金朝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时,石抹也先任先锋,“谍知金人新易东京留守将至,也先独与数骑邀而杀之,怀其所受诰命,至东京,谓守门者曰:‘我新留守也。’入据府中,问吏列兵于城何谓,吏以边备对,也先曰:‘吾自朝廷来,中外晏然,奈何欲陈兵以动摇人心乎!’即命撤守备,曰:‘寇至在我,无劳尔辈。’是夜,下令易置其将佐部伍。三日,木华黎至,入东京,不费一矢,得地数千里、户十万八千、兵十万、资粮器械山积,降守臣寅答虎等四十七人,定城邑三十二。”就这样,蒙古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重兵镇守的大金东京,石抹也先献上的这一“见面礼”令成吉思汗大喜过望,自此对其委以重任、信任有加。
紧接着,蒙古军进攻金国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金北京路宣抚使兼北京留守奥屯襄率兵20万在花道迎战,被击败,阵亡8万人。随即,北京被围困,城中粮尽,金军中的契丹人首先出降,城围愈急。城中发生了内乱,奥屯襄被北京宣差提控完颜习烈所杀,不久,完颜习烈也被人所杀,金军出降,北京陷落。木华黎愤恨城久不破,想要坑杀全城军民,石抹也先劝阻说:“北京为辽西重镇,既降而坑之,后岂有降者乎?”幸得石抹也先及时劝阻,万千北京军民的性命才得以保全。之后,石抹也先被任命为北京的达鲁花赤,招降了割据兴中府(今辽宁省朝阳市)的石天应。
达鲁花赤乃蒙古语,原意为“掌印者”,是代表成吉思汗行使权力的各地军政、民政和司法官员,即督官,后来成为元朝地方各级最高长官的通称。达鲁花赤一般须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身为中原契丹遗民的石抹也先能出任这样的高官,足见蒙古人对他的倚重与信任。
金朝贞祐二年(1214)十月,锦州张鲸聚众十余万,杀节度使,自称临海郡王,向蒙古投降。次年四月,成吉思汗命木华黎派张鲸总领北京十提控兵马南征。但是张鲸投降蒙古只是出于自保,并不想替蒙古卖命。石抹也先协助脱忽阑阇(shé)里必监督张鲸军。军至平州时,张鲸谋叛,“也先执鲸送行在所,帝责之曰:‘朕何负汝?’鲸对曰:‘臣实病,非敢叛。’帝曰:‘今呼汝弟致为质,当活汝。’鲸诺而宵遁,也先追戮之,致已杀使者应其兄矣。致既伏诛,也先籍其私养敢死之士万二千人号黑军者,上于朝。”,锦州张鲸、张致兄弟麾下的精锐黑军自此为石抹家族所拥有,世代相袭。蒙古人允许石抹也先拥有自己的私家军队,连最为敏感、关乎利害的兵权都授予他,这是对石抹也先所建功勋的至高肯定。
1215年5月,石抹也先被成吉思汗“特恩锡虎符,拜镇国上将军,以御史大夫提控诸路元帅府事。是岁十月,诏同左监军王守玉偕来至阙,勅(chì,同敕,帝王的诏书、命令)自滦水东、辽水西土地郡邑,一听公约束。”
这时的石抹也先拥兵数万、占地千里,可以说是大权在握、风光无限,他还娶了一位蒙古夫人,开始与蒙古勋贵沾亲带故。这是他人生的巅峰,但好景不长,1217年,石抹也先随同木华黎南侵,在进攻金朝蠡(lǐ)州(今河北省蠡县)北城时,被飞石击中而死,时年41岁。
“黑军”所向披靡 查剌平灭东夏
石抹也先战亡后,其子石抹查剌袭任其父的御史大夫,此人一身武艺,箭术精绝,发矢无不中,尝一日射飞雉三十。“石抹查剌继续统领其父的黑军,该军将士”皆猛士,衣黑为号,故曰黑军。“所向披靡,旌旗所指,敌望之胆寒,乃蒙古名将木华黎手中的王牌师、先锋军。
1218年,石抹查剌统率黑军“从木华黎攻平阳、太原、隰(xí)、吉、岢(kě)岚、关西诸郡,下之。遂攻益都,久不下,及降,众欲屠其城,查剌曰:‘杀降不祥,且得空城,将安用之?’由是遂免。”石抹查剌同其父一样主张不杀降者,与动辄屠城的蒙古军形成鲜明对照。
1219年,黑军被分屯于真定、固安、太原、平阳、隰、吉、岢岚等地。不久,蒙古大军南征,石抹查剌率领黑军为先锋,在黄河边击败金将白撒、官奴部,渡河后再战,大败金军。“长驱破汴京,入自仁和门,收图籍而还。帝悉以诸军俘获赐黑军。”
1233年9月,木华黎之子塔思率蒙古大军攻陷了金朝将领蒲鲜万奴在东北建立的割据政权东夏的南京(今吉林延吉市磨盘村山城),擒获蒲鲜万奴,东夏亡。史书中对石抹查剌在这场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做了逼真再现:“围南京,城坚如立铁,查剌命偏将先警其东北,亲奋长槊大呼,登西南角,摧其飞橹,手斩陴(pí,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墙“,俗称”城垛子“)卒数十人,大军乘之,遂克南京。诘(jié,次日早晨))旦,木华黎解锦衣赏之。”
1241年,窝阔台汗任命石抹查剌为真定、北京两路达鲁花赤。1243年,石抹查剌卒于家乡柳城(今朝阳),享年44岁。
单骑射杀猛虎 库禄满沙场捐躯
石抹查剌病故后,其长子石抹库禄满袭其爵位,元世祖忽必烈任命库禄满为黑军总管,并且下诏书褒奖其家族:“起本将家,致身戎伍。祖野仙有展土开疆之效,父查剌着攻城略地之功。尚克前修,勉勉后效。”
库禄满承继石抹家风,擅长射猎。“关弓满二石,画的于侯方寸,去百步射之,无不中,继发必破其括。”这段史载,颇有三国吕布辕门射戟之风范。
石抹库禄满曾射杀过猛虎,“(库禄满)从两骑逐兔北野山,遇樵者奔曰:‘虎才负嵎(yú,山弯曲的地方),慎勿往。’公不听,驰而前。虎踞地大吼,从骑失色,公戒毋动,独按击复行,直虎十步止,挟矢以待。虎跃而起,引马少避,一发中其吭(háng,喉咙、嗓子)以死。”
石抹库禄满为人慷慨激昂,生前曾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恶死好生,人之情。吾不用斧锧(zhì,古代腰斩用的垫座)驱大夫士,不以身先之,谁肯捐躯以致命耶?且男子当援枹(yuán fú,手持鼓槌,指随时指挥进军)死事,书之竹帛,炳炳然后世。岂呫呫(tiètiè,轻声小语貌))死户牖(yǒu,窗户)下,效儿女子乎?我尝闻汉伏波将军誓以马革裹尸,真丈夫也。”
1258年,元军进攻南宋襄阳、樊城,库禄满与堂弟度剌登上云梯攻城,度剌战死。中统三年(1263),李璮(tǎn)反叛,库禄满随军出征,率先登上济南城墙,不行飞矢中额而卒,时年41岁。
武将世家转型 屡出文人雅士
石抹也先家族弓马娴熟,多为征战沙场的赳赳武夫,但到了其后人石抹继祖、石抹宜孙,却家风陡转,屡出舞文弄墨的翩翩儒雅文士。
如石抹库禄满之孙石抹继祖,幼年起即在浙江生活,以前进士史蒙卿为师。“自经、传、子、史,下至名法、纵横、天文、地理、术数、方技、异教外书,靡所不通。”
石抹继祖与其先辈不同,没有经历过战争,其最大的军事行动也就是镇压过几次规模很小的农民暴动而已。石抹继祖平生喜好和文人墨客交往,对做官没有兴趣,40岁时,就请求致仕(退休),以其弟石抹振祖代替自己任职。之后,他纵情于台州的山水之间,筑抱膝轩为宴游之所,家事交给诸子,自己一无所闻,自号太平幸民。石抹继祖卒年67岁,著有《抱膝吟咏》若干卷。
又如石抹继祖的庶长子石抹宜孙,也喜好文学,不恋功名。石抹宜孙与刘基(刘伯温)交往密切,关系融洽,两人经常赋诗酬唱,唱和之诗达到97首之多。刘基的文集《诚意伯文集》中有不少此类诗,刘基还写有一篇《处州分元帅府同知副都元帅石末公德政碑颂》,褒赞石抹宜孙为“邦家之干城(干城指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庶民之父母”。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朱元璋兵取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逼近婺(wù)州,石抹宜孙的母亲住于婺州,他亲自率兵解救,但是被朱元璋所败。不久,石抹宜孙升任浙江行省参知政事。1359年,朱元璋攻克处州,石抹宜孙率数十人突围至福建边界,想要组织兵力回救处州,但人心已散,事不可为,后被乱兵所杀。“事闻,朝廷赠推诚宣力效节功臣、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上柱国,追封越国公,谥忠愍(mǐn,同”悯“)。”
元朝覆灭后,名震南北石抹氏家族再度易姓,到了明清两朝,其中不少人改为“舒穆禄氏”,这一姓氏时见于今天的满族、锡伯族人的祖传家谱中,北方地区的一些“舒”姓即来源于此,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作家舒庆春,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老舍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