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彭胀,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日渐不足,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大量污染物人河,水体中COD、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超标,河流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影响景观及人类生产和健康,成为目前极其突出的城市水环境问题。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黑臭水体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目前,国内外对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机理已经开展研究,国内一些城市对黑臭水体的治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依然存在较多不足与瓶颈。本文基于在黑臭水体方面的研究基础,对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形成机理进行了概述,结合案例重点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和国内外治理情况,对今后黑臭水体治理思路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城市水环境的维护与治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1黑臭水体形成原因及机理

1.1黑臭水体形成原因

1,1.1有机物、氮、磷等外源污染物的排放

黑臭水体典型案例

在黑臭水体治理的早期,采用的方法相对单一,主要是采取非生态化措施,以点源污染控制和末端治理为主。具体措施包括河道疏浚、护岸建设、输水、泄洪、水土保持、人造景观等,但并未重视城市河道断面形式单一、走向笔直、河道硬质护坡、河床稳定性不佳等问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现阶段治理方法联合多样,以外源减排、内源

治理为基础,以生态修复技术为主要措施,辅以物化处理技术。从水环境治理的广度与深度考虑,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小型溪流生态恢复、特定区域的水环境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大流域整体修复与综合治理。

4结语

目前国内对黑臭水体的研究更偏重于分析评价

方法和探究治理技术,鲜有对机理方面的深层次研究。然而黑臭水体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素如何作用以及如何影响,都是下一步应该深人研究的问题。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应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指导,融融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海海绵城市的

“渗、滞、蓄、用”等功能可以有效减少面源污染与控源截污相得益彰。特别是建设海绵城市形成的综合效应,对黑臭水体的治理有深远的影响。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治理方法上没有一招鲜。只有结合水体污染程度和外界环境因素合理选择治理技术,因地制宜,因河而异,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做到治管结合,长期维护,全民参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多年的黑臭水体问题

注:文章出自《工业与废水》,第48卷5期

谈谈黑臭水体治理的方法(黑臭水体形成原因与治理技术)(1)

成都天府新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谈谈黑臭水体治理的方法(黑臭水体形成原因与治理技术)(2)

成都天府新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