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有功无功相事也。出其父母怀衽(音“任”,意为衣襟)之中,生未尝见寇耳。闻战,顿足徒裼(音“息”,意为脱去上衣),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夫断死与断生者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韩非子·初见秦》)

麦肯锡笔记法图解模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民)(1)

新法家笔记:

法家讲“抟力”,就是在国家竞争中,把整个国家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大秦帝国是怎样把人民打造成一把利剑的呢?这里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行赏罚”的基本国策,有功的受到尊重和奖励,没有功劳的要受到惩罚。

经过两千年儒家思想的腐蚀,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今天我们的民族精神几乎到了瘫痪的地步,这是怎样的令人心焦啊!

在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一个年轻人参加工作伊始就被告知,要学会“中庸之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趁早把自己的棱角磨平,以便“成熟”起来。就这样,无数碌碌无为,腐败昏庸的官僚被培养起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他们已经买办化,成为人民公敌。

大家差不多都习惯了,只要新闻中宣传一位典范人物,这个人多半已经死了!既然他(她)们活着的时候就为国家作了那么大贡献,为什么不从物质和精神上重重地褒奖他们,否则谁还会象大秦帝国的国民那样把为国捐躯看成一种荣耀,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一听到打仗,有了为国牺牲的机会就欢呼跃雀,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强大呢,怎么能不成为古代世界的领袖呢?

是啊,每个人都是血肉之躯,每个人都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为什么战国时代唯有老秦人能视死如归?这就是制度啊。我们要把法家治国原则移植到今日之中国。只有复兴中华民族伟大的原精神,才能真正复兴这个伟大的民族!

终有一天,《国家功勋制》会在中国树立起来。那时,有国家功勋的人会受到物质和精神奖励,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再不能凭借着所谓的“资历”生官发财,他们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为了国家强大,中国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贵族存在,不能因为他(她)具有某种身份就可获得政治优势,只有拥有国家功勋的人才能走上我国的领导岗位。

我们需要奋勇争先为国献身的国民,那种精神寄居在每位炎黄子孙的灵魂之中,新法家要唤醒它!

(作者:[翟玉忠]; 来源:[新法家网] ;2005-08-22)

麦肯锡笔记法图解模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民)(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