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成都市琴台路的尽头,有一条流淌千年的浣花溪。暮春时节,无数的落红抛洒在溪面,随着溪流无语东逝,然而,这无语的花瓣却能勾起我们悠远的记忆,把我们带到一千数百年前的唐代,让我们去品味那则发生在浣花溪上的哀婉感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名曰薛涛,是一个令人同情、钦佩和感慨的一代才女和名妓。

薛涛散文10首(花自飘零水自流)(1)

薛涛的父亲曰薛勋,母亲姓裴,原居于京城长安。而在薛涛出生后不久,举家迁移入蜀,卜居于浣花溪畔。

薛涛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尤其是文学方面,显露出过人的天赋,因此而深受父母的宠爱。

八岁那年,薛涛的父亲让她以院中梧桐树为题作诗,薛涛应声念道:

庭除一古桐,耸于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作为一个八岁的小孩,从文学的角度,这首诗应该说还是很不错的,但薛涛的父亲听后却感到非常地不安,他认为,一个女孩子在诗中写有“迎送”、“往来”之词,容易令人联想到烟花巷里那些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乃是一种不祥的兆头。

薛涛散文10首(花自飘零水自流)(2)

也许是宿命论的作用,薛涛十四岁的那年,疼爱她的父亲驾鹤西去。为了维持自己和母亲的生计,薛涛无奈地作了诗乐娱客的诗妓。诗,竟然成了一代才女谋生的手段,实在是件令人感慨唏嘘的事情。

凭借自己的美丽容貌和绝世才华,薛涛很快就成了成都著名诗妓,成了文人骚客拜访簇拥的对象。她特制了一种深红色的小笺用来写诗,当即风靡一时,人称“薛涛笺”。

当时西南常常受到吐蕃的侵扰,朝廷派来一位剑南节度使经略西南,这个人名叫韦皋。虽说是一方大员,但实际上也是一位喜好诗赋歌舞的文士。

薛涛散文10首(花自飘零水自流)(3)

韦皋早就听说了薛涛的美貌和才华,可以说是仰慕已久。所以,一到成都,他就迫不及待地于府中大宴宾客,让人请来了薛涛这位名动文坛士林的诗妓,令其即席赋诗,一睹诗妓的真面目。

薛涛也不含糊,就在韦皋举杯欲与众宾客的推杯换盏之时,一首“谒巫山庙”的诗当即脱口而出:

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韦皋听罢,欣喜不已,禁不住击案叫好。他持壶来到薛涛的面前,为其斟酒,表达他对薛涛的欣赏和敬意,而薛涛也因此成了韦皋府里的常客。

薛涛散文10首(花自飘零水自流)(4)

出于对薛涛才华的赏识,韦皋有心想让薛涛出任校书郎一职,然无奈于她身份的卑微,一直未果,但薛涛却因此有了一个“薛校书”的称号。

逐渐地,韦皋发现,在成都,薛涛的名气远在他这个剑南节度使之上,心中禁不住萌发出醋意,于是便下令将薛涛贬往松州。

尽管薛涛是一肚子的委曲和无辜,但一个弱女子又怎能与一方大员去争辩,只好含着泪水踏上了去松州的路途。

为了能够重回成都,薛涛拿起了她惟一可以支配的“武器”——诗,试图用诗去感化韦皋。于是,在前往松州的路上,薛涛不断地写诗给韦皋,共写下了十首离别之诗,合称“十离诗”:

薛涛散文10首(花自飘零水自流)(5)

其一:犬离主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其二:笔离手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其三:马离厩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其四:鹦鹉离笼 陇西独处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裀;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更换人。

其五:燕离巢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其六:珠离掌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其七:鱼离池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其八:鹰离鞲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无端窜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其九:竹离亭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其十:镜离台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功夫不负有心人,薛涛的诗句终于化解了韦皋心头的醋意,于是便撤销了对薛涛的遣派,让薛涛重新回到了浣花溪畔。

在随后的数十年里,剑南节度使换了一任又一任,然而,薛涛的魅力却始终存在,她的绝色和才华迷恋着每一任的节度使,令其心醉,令其难舍。丝竹歌舞、诗赋唱和,是薛涛与每一任节度使之间长久不变的固定节目。

薛涛用她的诗词和美色征服着一批又一批的官宦文人,但在她那里,却都只是为了谋生而已。在她的生命里,第一次萌发爱的冲动,第一次为爱而写诗,是在她遇上元稹之后。

薛涛散文10首(花自飘零水自流)(6)

薛涛四十二岁的那年,元稹因公来到成都,当时,他三十一岁,但已是名满天下的风流才子。尽管如此,元稹还是被薛涛这个比他大了十一岁的迟暮美人所深深吸引,成了她石榴裙下的俘虏。

同时,薛涛也深深地爱上了元稹这个比她小了许多的“小弟弟”,于是,一段忘年之恋便在浣花溪畔轰轰烈烈地展开。两个人临风对月,携山共水,写诗作赋,唱和啸吟,共度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美好时光。

薛涛散文10首(花自飘零水自流)(7)

一年之后,元稹被召回长安,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从此天各一方,陷人无尽的思念之中。元稹寄诗给薛涛道: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方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元稹的离去,带走了薛涛全部的爱与生命。此后,薛涛开始拒绝诗酒花韵之事,并穿起道袍,过起了“形若槁木,心若死灰”的隐居生活,沉溺于对元稹的深切思念里寻找些人生的慰藉。

六十五岁的那年,薛涛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将她令人感慨唏嘘的一生永远地留存了浣花溪的记忆里。

薛涛散文10首(花自飘零水自流)(8)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每天分享历史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