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北宋词坛大家,苏轼、柳永、周邦彦这一个个大咖级的人物就被摆到了神坛前。而关于毛滂,众人知之甚少,论排行,他也着实算不上大家,但他《东堂词》中的大多数作品却还是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当时的人周辉这样评价他写的《惜纷飞》:“此词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何酷似少游也。”说他遣词造句堪比秦观,这算得上很高的评价了。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感情变化(苏东坡很器重的词人毛滂)(1)

毛滂,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毛滂出身于世家,父亲维瞻、伯父维藩、叔父维甫皆都是进士,是名副其实的“天下文宗儒师”世家,从小就受到父亲和伯父的影响,自幼喜欢诗词歌赋,而且对于诗词有着很高的天赋。除了儿时家庭的烘托之外,在成长的过程中,毛滂不断的结识有文采之人。在宋元丰三年与苏辙结识,之后又结识苏轼等名人,这些有文采的好朋友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感情变化(苏东坡很器重的词人毛滂)(2)

毛滂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作品,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有爱情词、娱乐词、抽搭词、山水词、咏物词这五类词。他的词以潇洒、豪放著称,被称作“潇洒派宗祖”,对后人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滂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爱情词,爱情词的代表作是《东堂词》,这一主题的词占毛滂所有词作的五分之一。他的爱情词描写的不是同时期文人与歌姬之间的情感,而是夫妻之间的情感。例如他的这首《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就是与妻子分别时所写的,表达他对妻子的依依惜别之情。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感情变化(苏东坡很器重的词人毛滂)(3)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宋代〕毛滂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本词是毛滂离任杭州法曹掾时所作,被当时的杭州知府苏轼所赏识而名扬天下。本词乃是作者赠别病中的爱妻赵英所作,被后人误传是为赠别歌伎琼芳所作,今人周少雄在《“惜分飞词话”考辨》一文中考之甚详。据此,本词当作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秋,值苏轼七月至杭州任知府,毛滂却因任杭州法曹期满,赶着秋季进京受试。毛滂的妻子赵英七月因病无法随行,两人难舍难分,夫妻在杭州城南富阳僧舍相别,凄楚欲绝,毛滂写下这首千古绝唱。不久,时年28岁的妻子赵英卒于僧舍中,两人不想竟成永别。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感情变化(苏东坡很器重的词人毛滂)(4)

上阕追述离别光景。

开头“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两句,化用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诗意,将别离时妻子泪眼迷离,如花瓣带露的凄美形象描写了出来,让人既见妻子之美,更见妻子之多情。“愁到眉峰碧聚”,写妻子愁上眉头的情态。“碧”字形容其色泽之浓,“聚”字状写其眉头紧锁之状。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感情变化(苏东坡很器重的词人毛滂)(5)

“此恨平分取”,像是被送者安慰伤心欲绝的人儿,更是被送者心中也有同样的伤心离恨。此话一出,自己之伤心再难抑制,千言万语,再没有其他的话了,只剩下对着满面泪痕、愁眉紧锁的情人痴痴地看着。令人想到柳永《雨霖铃》词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句。“更无言语空相觑”一语,将情人生离死别,难分难舍而义无可奈何之状写得入木三分。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感情变化(苏东坡很器重的词人毛滂)(6)

下阕写别后相思之苦。

所谓“断雨残云”、深山江潮之景语,其实都是情语。“断雨残云”乃是暗示秋天之时令,然而一片风物皆失色,只因都染上了作者沮丧而哀伤的情绪,“短”“残”二字写出了作者毫无心思的心情色调。“寂寞朝朝暮暮”更是直白而大胆,与北宋词人秦观的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的立意相反,却各有千秋,不失真切。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感情变化(苏东坡很器重的词人毛滂)(7)

“今夜山深处”可知作者当时当地的处境,山深而人静,寂寞思念袭来,辗转反侧而终夜难眠。末二句更将情感推向高潮,将断魂憔悴之思念托付江潮带回与斯人,想必作者想到夫妻二人都夜深难寐,唯有江潮涛声萦绕耳边。全词最后达到情景交融,声情之凄婉,哀痛之欲绝皆于无声中凸显。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感情变化(苏东坡很器重的词人毛滂)(8)

纵观这首词,与一般镂刻藻绘的别情之作不同,它用语浅白,含蓄深沉,境界尤高,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愁眉泪颊,断雨残云,本是寻常物态,可是一经作者感情之酝酿融注,便含情吐媚,摇荡人心。后人评其曰:“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沈际飞也有云:“第一个相别情态,一笔描来,不可思议”,就在于其以真情出至语,自然而然,遂成妙诣,非小慧词人饾饤垛砌者所可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