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在巴黎圣母院旁摆上了白玫瑰。|新华社
法国和欧洲许多城市都建有献给圣母玛利亚的大教堂,但唯独巴黎这座大教堂最为著名。提到“圣母院”,人们首先会想到巴黎圣母院。除了其建筑成就及巴黎作为世界名都的地位之外,一些著名文艺作品中对这座教堂的描绘也铸就或加深了人们对它的情感纽带,这使得教堂尖顶在这场火灾中坍塌的最后一刻,许多人都痛彻心扉,感到无法接受,甚至哭泣、下跪祈祷。
把巴黎圣母院作为故事背景或从中汲取灵感的法国和世界文艺作品数量非常多,包括小说、电影、音乐剧、电视剧等诸多形式。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1831年发表的同名长篇小说,1956年由让·德拉诺伊导演、吉娜·劳洛勃丽吉达和安东尼·奎恩主演的法意合拍同名电影,以及于1998年首演、吕克·普拉蒙东作词、 理查德·科西安蒂作曲、吉尔·马厄导演的同名音乐剧。
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作者在第三卷用两章分别对这座大教堂和从教堂高处俯瞰到的旧时巴黎全貌进行了详尽描述,令很多读者印象深刻。现在,常有人携带原著或译著不时重返圣母院,比对着进行参观。
除了宏伟的叙事结构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外,雨果还充分展示了其幽默风趣的才智和力透纸背的刻画功力。比如在此卷开篇写道:“作为建筑,巴黎圣母院这座大教堂依旧仪容庄严,气势宏伟。她虽日趋衰老,但岁月抹不掉其美丽的容颜。然而让人愤慨的是,时间和人为因素共同使这座历史建筑受到难以计数的破坏。”在圣母院大火之后重读这段话,让我们唏嘘不已,再一次深切感受到文豪的才华和岁月的无常。
有人说,雨果的小说重在揭露教会的黑暗和教堂的破落不堪,笔者和一些同仁对此持有异议。作家确实有揭露,但如果仅停留在揭露上这个浅显层面,那么这部巨著就不会与雨果其他名作一起,使其荣膺“人民作家”的桂冠并拥有今日的文学地位。雨果是通过把美与丑、黑暗与光明、信仰与异端、富贵与贫穷、权力与卑微等对立地进行揭露,将对社会和人性的拷问升华到超越这些对立物的层面。正如雨果在其另一部巨著《悲惨世界》中所想示谕人们的:“人与人是平等的。”(主人公冉·瓦让的姓名正含此义:Jean Valjean:Les gens valent les gens,即“人与人价值平等”)读懂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读懂雨果、读懂法兰西。
在所有改编自该小说的影视作品中,1956年让·德拉诺伊导演的电影公认是一部经典,笔者也百看不厌。尤其是劳洛勃丽吉达饰演的埃斯梅拉达和奎恩塑造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深深植入人心。片尾卡西莫多离开圣母院,到乱坟场寻找死去的埃斯梅拉达,并与其相拥而眠、化为尘土的一幕让无数观众落泪,并体会到人性中什么是永恒的爱,什么是永恒的美,什么是永恒!
这是1956年法意合拍的《巴黎圣母院》中的一个镜头:善良的吉卜赛姑娘埃斯梅拉达给无辜遭受毒打的教堂敲钟人卡西莫多送水。|新华社
近20年来,音乐剧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颇为流行,吕克·普拉蒙东等创作、亦改编自雨果小说的《巴黎圣母院》因其高超的艺术水准,也成为广大观众和法国文化爱好者心目中的经典。其主打曲之一《大教堂时代》唱到:“我们这些无名艺术家/使用雕塑或诗律/尝试为您转述这爱情故事/以献给未来的世纪/大教堂时代来临/世界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人类企图登上星星/在上面刻下其故事/在玻璃或石块上/ 一石一瓦,日复一日/爱代代相传……”
歌词既很好地传达了雨果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人性的光辉,也加入了音乐剧和新时代艺术家们自己的新型人文主义元素。这些元素进一步升华了巴黎圣母院经过850年历史长河洗礼,如今已超越宗教和国界,成为全人类瑰丽的文化遗产这一属性。也使得我们今天更加为其不幸遭遇的大火破坏而痛惜。
但我们相信,正因为已流淌于民族血液中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法兰西精神,巴黎和全法国民众会从灾难造成的阵痛中很快恢复。
作者:王文新(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教授)
编辑:陆益峰 吴姝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