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守护人#上一回,我们讲了猪八戒大显神威,不怕脏不怕累,拱开了臭烘烘的稀杮衕,立了头功。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在陀罗庄这一回,悟空和八戒明明一共除了两害,但是在九九八十一难的清单里面,为什么只算了“稀杮拜秽”这一难呢?而消灭大蟒精这一段,压根就没有算进去。这就说明,这个阴气森森、藏头露尾的恐怖大蛇精,只是一个烘托猪八戒拱稀杮的小配角。

不过这一讲,我却要把它当成主角,来讲一讲《西游记》里隐藏着的一种特殊的避讳。要说起大蟒精这个妖怪的本事啊 ,它真是一个不入流的妖怪,我来说说它的两个问题,你来评评大蟒精到底有多少斤两。

西游记里的妖怪蛇(西游记里为什么关于蛇的妖怪没啥存在感)(1)

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大蟒精还未脱原形。《西游记》里没修炼出人形,还保持着动物原型的妖怪,除了大蟒精,也就只剩下通天河老鼋(yuán)了。这只癞头老鼋除了修行年头比较长,其他一点本事也没有,被灵感大王抢走了洞府,只好当起了缩头乌龟,在河里忍气吞声地过日子。这妖精要是修炼不成人形,那就是低人一等啊,你看,连奔波儿灞这样的小妖,都能混成个人形呢。这大蟒精变不了人形,当然只能仗着大家摸不清它的真面目,故意搞一些恐怖的气氛吓人。后来被孙悟空识穿,大蟒精也只能玩一套程咬金的三板斧,虚晃一枪,然后脚底抹油——快溜。

再来看大蟒精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它除了身体傻大以外,其余一点儿法术不会,也没有一个厉害法宝,甚至连一个手下也没有。它不是天上哪家神仙菩萨家偷跑出来的坐骑,没有什么特殊的身份,可是却仗着自己能吞下大象的大嘴,一口吞了孙悟空。结果孙悟空在他肚子里耍起了猴棍,一会儿挑起了蛇肚皮,疼得大蟒弓起身子像座桥,一会儿捅大蟒的喉咙,叫他竖起蛇头做船上的风帆。最后,被孙悟空捅破了脊梁一命呜呼。就这点水平,说他是妖怪都有点高抬了它,最多只能算个怪兽吧。

不过,《西游记》里写了一样东西,倒是透露了点儿这大蟒精的妖气。什么东西呢?那就是它的一双眼睛,在黑雾当中若隐若现,好像两盏灯笼飘在半空中。为什么这双眼睛如此神秘呢,这我要特别讲一讲了。其实,蛇的眼睛真是一样很特别的东西。先讲一个生物学上的传说,虽然还没有被科学验证过,但却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那就是蛇的眼睛具有催眠能力。比如蛇在抓青蛙的时候,就会利用眼睛先催眠青蛙,被催眠以后的青蛙身体就不能动弹,只能乖乖地等着被蛇吃。

在《哈利波特》的小说里,蛇怪的黄色眼睛可以让人石化,甚至致人于死地。赫敏不小心看到了蛇怪的眼睛,就被石化,好不容易才被曼陀罗草药剂救活。这种设定,其实是从古希腊女妖美杜莎的眼睛变化而来的。希腊神话传说里,谁一旦直视了美杜莎的眼睛,就会被变成石头,再也无法被救回来。

西游记里的妖怪蛇(西游记里为什么关于蛇的妖怪没啥存在感)(2)

那美杜莎为什么会具备这种能力呢?其实,一开始美杜莎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妖,但她因为曾经炫耀自己的头发比雅典娜女神的还漂亮,就被雅典娜施了魔法,秀发变成了满头的毒蛇。不过,也正因为这一头毒蛇,才让美杜莎的眼睛有了石化的能力。这也是西方神话里,关于蛇眼能催眠石化的传说。

而在日本的古代神话里,也特别强调蛇的眼睛,传说日本神话里的第一大妖怪——八歧大蛇,就长着红彤彤的好像蛇莓果的眼睛,闪闪放光,这跟七绝山大蟒的眼睛简直是如出一辙。而且,在日本有一种特别的花纹,经常被画在传统雨伞上,这是一种旋转的陀螺纹,叫做“蛇目”,据说伞一转起来,这个陀罗纹就有催眠的效果了。

在中国的民间故事里,也出现过蛇眼灯笼的故事。你听过陶侃射蛇的故事吗?这位陶侃是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爷爷,是一位有着赫赫战功的武将。传说在湖南长沙的岳麓山上,曾经出了一个蛇妖,这个妖怪也像七绝山的大蟒一样,没人见过它的真面目。但妖怪每年到了特定的日子,都会作妖显圣,在岳麓山巅的云头里,伸出长舌头,假装是登天的云梯,而藏在云雾里的一双放着红光的眼睛,就好像是云间天门口挂着的两个灯笼。于是许多人都被骗上当,以为这真的是神仙显灵,就沐浴更衣,自己乖乖站在蛇的舌头上,等待上天。结果都成了大蛇肚子里的食物。

西游记里的妖怪蛇(西游记里为什么关于蛇的妖怪没啥存在感)(3)

后来,等陶侃到了长沙做官,他不相信有神仙接人上天这回事,就拿着弓箭等待妖怪显身,果然,又到了岳麓山顶亮起红灯的时候,陶侃张弓就射,射瞎了蛇的眼睛,大蛇疼得从半空掉落山头,现出了原形,最后终于被陶侃射死,长沙的百姓,也就再不受这大蛇的毒害了。讲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民间故事跟七绝山的大蟒有几分相似呢?其实在一般的中国神话故事里,蛇都是级别很高的大妖怪。中国的《山海经》里就有九头蛇相柳的传说,这也是古代传说里最厉害的妖怪之一,传说九头蛇最终死于大禹之手,他的血流到地上,大地就会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不过这里我要说一下,在印度神话里,大蛇却是正面形象,比如,蛇王牟迦林就曾经用自己的九个脑袋做成伞盖,为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佛遮风挡雨,所以在东南亚的佛寺里面,常常可以看到九头蛇的雕像,这里的大蛇就被佛教徒当成护法神了。讲到这里,你可能有疑问了,我们说了这么多蛇妖蛇神,一个比一个厉害,怎么到了《西游记》里,满身红鳞威风凛凛的大蟒就成了一个怂包了呢?诶,这里就要给你讲一个,我在读《西游记》时的发现。

你应该听说过一种文化传统,叫做“避讳”。避讳是个什么讲究呢?对了,就是要避开一些忌讳,这些忌讳都是平时说话都不能够提的东西。包括帝王的名字、凶猛的动物、死亡、污秽等等,都是一般人会心生畏惧的事物。

如果到了回避不了的时候,就只好用一些别的代称。比如“死”这个字就是忌讳,凡是说到“死”,一般都用“逝世”、“过身”、“驾崩”这些字眼;而蛇这种动物呢,一般人都怕,所以蛇就有了个别名叫“长虫”;再比如大老虎这种动物,大人唬小孩的时候,都用“老虎来啦”这个梗,所以老虎也有个别名叫“大虫”。而这都是因为人们害怕,才不敢直接说出他们的名称。

如果你排比一下《西游记》里出场的妖怪,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大型食肉动物成精的,一般本领都不咋地。唯一的例外是狮子,但是中国不产狮子,所以狮子对古人而言,基本就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跟龙差不多。而其他的大型食肉动物,比如老虎、豹子、狼啊,都是一些小角色。就拿老虎做例子吧,有寅将军,有黄风怪的虎先锋,还有虎力大仙,不用我多说,你都知道这几只老虎精的手段怎么样吧?为什么出镜率这么高的老虎,能耐反而不高呢?

这里你就会发现,在《西游记》里头,不光是不敢把蛇精写得神通广大,连老虎也不敢写得太张扬。这样的处理方式,可能就是在避讳。因为蛇和老虎在现实生活里太吓人了,所以就故意不去说它有多厉害。不仅是《西游记》,《水浒传》里也都把老虎都叫成“大虫”,这就是人们害怕老虎,连它的名字都不敢提,才取了这么个别名儿。所以《西游记》里的大蟒和老虎们,能耐都被人为地打了折扣,正是因为人们真心怕它们。好,关于我的这个假设,不知道你觉得有没有道理呢?欢迎你来评论区和我一起讨论。下一讲,我们要讲讲唐僧为孙悟空找了一份新的兼职,孙悟空要当医生了。这猴子怎么会给人看病呢?我们下一讲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