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往往是角色动态最丰富的地方。包括了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动画角色在演绎剧情的过程中几乎无时无刻都需要调用面部,脸部最能反映一个角色的思考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相由心生”。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1)

我将从角色的面部入手,将常规表情下角色五官的一些细微变化放大,试图通过这些相对较为明显的五官变化来深入探究角色隐藏在情绪下的微表情变化。分析动画作品中,角色脸部的“性格宇宙”。

眼睛

心随眼动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意思是说观察人的方法,没有比观察人的眼睛更好了。将其运用于动画创作中,也同样适用。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眼睛对于情感传递的作用不言而喻。我认为角色的眼神传达出的信息能告诉观者某些细节对于其的吸引程度、看待事物的方法以及能否“实话实说”等。

在优秀的影视动画中,角色的内心思维动态是会充斥其眼神中的。一个假装微笑的角色,尽管保留了眼神笑容的物理特征,其背后必定充满了躁动与不安。瞳孔往往隐藏了很多的秘密。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3)

当角色看到非常喜欢的事物时,瞳孔的放大程度会大大高于其他正常情况,此时的角色会极力瞪大双眼,反映其心理,俗称“眼睛发亮”。反之,对于角色不喜欢或者厌恶的事物来说往往会缩小。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不妨拿去观察动画作品中角色的眼神微表情,当我们面对他们的时候,其脸部表情可能让你感受不到任何情绪,感觉平平,心不在焉,但其眼睛瞳孔却在逐步的扩大,那么很有可能该角色的伪装深情下隐藏了对于其所聆听的话题,亦或是接触到的事物强烈的兴趣与渴望。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4)

那当角色的瞳孔继续扩张,继续撑大接近极限的时候,就代表其处于兴奋或者是恐惧的状态了,内心的情绪达到了顶点,非常激烈,可能下一秒就会突然爆发。角色眼神视线的移动也是隐藏秘密的“惯用手段”。

我们常常听到的“贼眉鼠眼”,“眉目传情”说的就是视线的转移。很多动画情境中,相互对谈的角色一方眼神闪烁不定,左右游离,这类回避视线的行为,便是心中隐藏着某事。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角色的心虚,眼神移动的幅度越大,角色内心的矛盾心理就越强烈,此时的剧情往往会寻求一个巧妙的突破点继而带动后续剧情的发展。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5)

此外,眼神的游离还包括很多,例如角色的眼神下移是掩饰不自信的一种本能反应,让其得到些许的安全感,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角色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而角色的眼神上移则可以理解成角色在回忆往事的一种神情,亦或是目前正在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6)

另一种,当角色眼神产生斜视,亦或是偷偷斜瞄的时候,观者可以看出当前情境下角色的不确定、犹豫不决的心态,往往此时角色心中是一种既想得到对方的关注而又不自信,担心对方对自己产生厌恶的感觉。

此类眼神微表情往往多产生于女性动画角色中,是一种羞怯的典型心理,害怕进行目光的接触,故女性角色的情绪较为复杂。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7)

例如奥斯卡提名影片<PaperMan>中开头男女主角在车站偶遇的场景,男生第一次邂逅女生后的一见钟情与紧张犹豫感通过眼神与眉毛的上下移动表述给观者,同时女生的眼神斜视描写也非常生动的表现出了女性角色的害羞情绪,为剧情做了铺垫。

斜视眼神的另一类情绪表述即为敌意、轻蔑,是一种不友好的表情。

当双方角色产生意见的分歧,互相抱有陈见时便会用斜视观察对方,此类角色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性格也会非常的自负与自大,在《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中,由于角色的限制,对于动画创作者们对于眼睛和嘴部的观察力就极为严格了,需要精准的提取和转化。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8)

其中闪电麦昆和教练酷姐的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部分的斜视也是善意的,意味着一种看好戏亦或是开玩笑的感觉。

当然,微表情对于眼部的动作影响还有很多方面,如角色的眼神还会产生一些转动方向的变化,来告诉观者这个角色的情绪变化非常的明显,如角色的某一情绪到达一定的程度,即将爆发时,情绪往往也会不自觉地通过眼睛其他部位来表现。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9)

例如本杰明·雷内导演的《大坏狐狸的故事》中,主角狐狸在山洞鸡窝里看到蛋孵化出小鸡仔的时候,饥饿的狐狸露出了凶神恶煞的表情,同时其左边的眼皮一直在进行上下的跳动,透露出他心中的渴望之情。

眉动情变

眉毛与眼睛往往并列在一起,但并不能说它是不重要的。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10)

在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之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可见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脸部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我们说眉毛主要是靠额肌的收缩来形成表情,不同的眉毛动态往往展现不同的角色内心动态。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11)

下压的眉毛代表着角色内心的压力和紧张,例如疑虑或者困惑的情绪。当然也可能表达的是角色对当前情境的一种不满,内心期望与实际现象差距过大,产生厌烦或者失望的情绪。

此时的眉毛状态会比正常的眉毛状态整体往下移动,遮住了部分的眼球,致使眼部呈半闭合状。眉毛若是抬高,多为配合眼神放大,代表欣喜、愉悦、惊讶,亦或是角色对当前情境非常感兴趣,故而抬起眉毛做好准备继续接受信息。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12)

例如“厌恶”情绪下,微表情的眉毛变化我们可以在影片《神偷奶爸》中找到一个很好的例证镜头,艾格尼丝请求格鲁睡前为自己讲一个故事,书中的内容是一个“没完没了”的三只小猫的故事,格鲁讨厌这个故事,但迫于无奈只好耐着性子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哄它们入睡。

在上扬和下压眉毛下还有一些不同的变化,例如单眉的上扬则更多表示角色对于所接受信息的不理解、存在疑问的情绪态度,示意观者此时角色正在思考;而角色往往在进行思索状的时候也会把眉毛做半下压状;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13)

当完全下压眉毛到极限的时候说明角色已经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极度的愤怒;当眉毛呈现耸眉的状态:先上扬,停留片刻后下压时,则代表对于所接受信息的无可奈何,多出现于双方角色的交谈中。

另一种眉毛的变化是就是我们常说的眉头紧锁,程度强烈的皱眉代表的多是厌恶和讨厌,往往随着皱眉的紧缩程度正比提升,此时角色内心往往压抑着极大的愤怒和成见,传达一种极为不满的负能量。

而轻微的皱眉代表的是角色的全神贯注,示意观者其准备认真理性地对待某事物了。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14)

我们可以在梦工厂的动画作品《功夫熊猫3》中看到:吊儿郎当的阿宝在收到家人和朋友的“气”并且打碎封印之后,即将认真对待天煞时的轻微皱眉变化,告诉观者阿宝此时内心的坚毅与决心。

那么眉头紧锁是否还有其他的意义?答案是有。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15)

不单单只是最常见的愤怒之情,紧锁的眉头亦可表现角色的反感、埋怨与自责等。同样是该片的另一个镜头,阿宝的父亲李山对于自己无法传授儿子“气”的技巧时,眉头紧锁所表现出来的无奈之情,并且还夹杂着对自己强烈的自责,以至于带动了眼神的细微变化。

因此,眉毛虽然只是角色面部很小的一个部分,有些角色的眉毛在塑造阶段可能还不是很明显,甚至还会有很多本身没有眉毛的非生命角色。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16)

但是眉毛的作用却非常的大,眉毛的微妙起伏变化几乎时刻都在告诉观者此时角色的心境和情绪。

微妙之鼻

在五官中,尽管它位于中庭,但鼻子所呈现的微表情却是最少的。一位研究身体语言的学者得出过结论:人的鼻子是会动的。

因此,鼻子是也是无声的器官之一。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17)

分析鼻子的微表情时,我们首先要从其产生的汗液来入手。

当动画角色面对一个紧张、陌生环境时,亦或是正在着手处理棘手问题时,鼻子会产生比平时明显多的汗液,这和我们现实中是一致的,当处于焦虑状态下时,心理状态加剧,伴随着急促的呼吸,导致汗液的增多。

这代表的是角色主体内心产生的不自信,害怕自己达不到预期目标,无法成功的情绪并不断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18)

另一种为鼻孔外翻,这个微表情非常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气、愤怒,事实上它也正是代表了这个意思。

当愤怒的表情出现时,角色的心跳呼吸变得明显加快,从而带动了呼吸的频率,那么鼻子的呼吸量自然就大了,再配以动画的夸张特性,在角色表演上自然会加入鼻孔外翻这一经典的表情,而此时也往往会伴随一些其他的微表情,例如会配合眼神上的一些联动变化。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19)

此外,如果结合皱眉,我们还可以谈到一类微表情即皱鼻子,“嗤之以鼻”描写的就是这种厌恶中带有一点轻蔑的感受。此时的角色达到了极度烦躁的程度,心生厌恶。

例如当我们观察《疯狂原始人》中瓜哥和小珊分别愤怒时的表情变化,鼻子明显会比正常情况略微胀大并且会跟随眉毛一起往中心紧缩。

以嘴观心

与鼻子不同,嘴部作为脸上重要的信息点,是产生表情最丰富的器官之一。角色的每一个表情几乎都与嘴巴有关,因此嘴部的表情会配合其他部位同时进行,产生各种情绪。观察角色的嘴部细微动态,则更能反映出其真实心理。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20)

当角色的嘴角微微产生上扬,代表的多是开心,微笑的状态,这是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但也有一些情况,代表的则是一种轻蔑和嘲讽的态度。

当强势的动画反派角色在面对前期微不起眼的弱势主角时,往往多产生此类微表情,动画创作者抓住这一心理,很好的表现了反派角色此时占据的心理优势,并且变化成外化的欲望且不自觉的在嘴角流出。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当角色内心坚定地产生与之对抗的想法后,嘴唇会不自觉地紧绷。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21)

表示其对于自己的决定下了必然的决心,此时角色的内心异常的坚定,充满了勇气和能量。

但很多情境中,我们会发现此类微表情还会出现与一些不正常的反抗中,例如自身利益受损亦或是认为自己受了委屈的动画角色正在暗自较劲的时候,代表着抗议或是强烈的不满意不满足。

与嘴角上扬相反的是嘴角的下垂,这往往代表的是一种没有自信的卑微感,甚至是一些自卑,这时的角色往往会将自己置于一种消极、陌生的特殊情境中。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22)

此外,我们会发现一些角色用力抿嘴,这也是一个嘴部的微表情变化。这是一种负面的情绪,代表着角色可能被某事打击了,情绪大大受挫,从而在其主体内心深处传来了烦躁感。我们在很多动画作品中都能见到这些例子。

例如国产动画影片《白蛇:缘起》中,国师大军到捕蛇村捉妖,对不起眼的“小妖”阿宣持一种轻蔑的态度,其嘴角会不自然的上扬,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国师在布下困妖阵却自行受挫时,展现给观者的即是嘴角下垂的状态。

动画作品的角色分析(从角色面部入手)(23)

因此,抿嘴是一种角色不愿意思考亦或是不愿意交流、倾听的表现,是角色在不断进行自我抑制的表现,在分析动画角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这些细小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