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句话:

“人生,做好自己,不解释。很多时候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须你的解释。”

懂你的人,无需多言,也知你心事;

不懂你的人,费尽口舌,照样嫌隙丛生。

有时候,与其浪费时间去拼命解释,不如尽力做好自己。

不解释,才是人生最聪明的活法。

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释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

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注定在自己的生命里孤独前行。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感同身受,你所坚持的、热爱的、选择的别人未必会懂。

张爱玲是出了名的“财迷”,她曾说过:

“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

甚至连她笔下写出来的人物也多是财迷,曹七巧为了钱,不惜牺牲子女的幸福;白流苏为了钱,不惜抢自己七妹那个有钱的相亲对象。

不少人批评她拜金,甚至觉得她丢了文化人的节操。

她却一如既往,既不解释,也不掩饰,直言道:

“一学会了‘拜金主义’这个名词,我就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

倘若深究,其实不难发现她为何如此。

张爱玲虽出身富贵之家,但不幸的是她的父亲挥霍无度,整日沉迷风月场所。

久而久之,家境败落,家里只能依靠变卖东西维持生计,为此她尝尽了没钱的委屈。

有一次,她为了向父亲讨要一点学钢琴的费用,卑微地立在烟铺跟前,而父亲却久久没有给她回应。

从小缺钱的经历,让她从骨子里对钱分外重视,但她却宁可顶着骂名,也不愿喋喋不休地向世人唠叨她的痛苦和委屈。

世事炎凉,人情冷暖,倘若针不狠狠扎到自己身上,别人根本就难以感同身受。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

“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

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会。”

酒的甘冽,喝过的人方知;药的苦楚,服过的人才懂。

道尽千言万语,未必迎来懂你的知音。

看淡那些不如意的事,忽视那些苛责你的人,默默承受,蓄势发力。

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体会你所面临的境遇。

做最真实的自己,不必在意他人看法

王阳明有言:

“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

人生于世,别人的嘴,你管不住,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心。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

我爸就常常告诫我: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得学会沉默,不与他人争辩,就是不给自己添堵。

他当年,也曾因为别人的挑拨离间,被一位老友误会,又与其闹僵。

我问他:“为什么不解释一下?”

他摇头:

“他既然选择相信别人,那我多说也无益。

人心都有所向,对信任你的人,在乎你的人,你的解释才有用。反之,则一文不值。”

以前还不觉得,而今在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后,才愈发明白这个道理——

有些人,的确不值得你耗费心力去解释;

有时候,保持沉默,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与洒脱。

人活在世,其实,议论是人生的常态,因为人本性如此。

《增广贤文》有言:“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

既然不能避免,倒不如随它而去,看做过眼如烟。

别人嘴里吐出来的话,眼睛里射出来的光,如果在意了,不仅惹一身腥,而且心里也不好受,倒不如不予理会。

正所谓“默而成之,不言而信。”

清白做人,明白做事,默默地过好自己的生活,闲言碎语自然也就少了。

人活着,做最真实的自己,不必在意他人看法。

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别活在别人嘴里

孟轲有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勇敢率直地做自己,才能获得心灵的愉悦和平平静。

而盲目的追随与模仿,反而会失去自己的本心。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少年,他觉得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很优美,于是便来到邯郸学习“走路”。

他看到这里的人体态优雅,走路挺拔,便决定暂住这里,跟随邯郸人学习走路。

没想到,一段时间后,他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路方式,就连自己原本的步伐也忘了,走起路来歪歪扭扭,经常受人耻笑。

生活中,有些人,忘了本,忘了真,最后迷失了自己。

其实,春天有春天的温柔,夏天有夏天的凉爽。

不必刻意去羡慕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做好自己,走自己的路,生活会越过越顺。

任何时候,都不要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费时间,费精力。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人能替我们感受、思考。

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别活在别人嘴里。

爱自己、成为自己。

做好自己,不解释。

点个在看,与你共勉。

遵从本心做真实的自己的句子(愿听从本心只做自己)(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