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兴趣班爱走神,常常东张西望,爱做小动作;干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做事三心二意,常常被周围的声音或事物吸引......造成孩子上述种种表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孩子“注意力差”,而这将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的,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走神”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不过有时候,孩子之所以无法集中注意力,是他的心理在作祟。也就是说,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
为了吸引他人的关注 男孩之所以无法集中注意力,是因为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妈妈的关注。当男孩发现这种方式很有效时,他就会“不遗余力”地运用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此一来,他的注意力就更无法集中了。 对于这种情况, 一方面,我们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平日里多关心他, 多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起聊天、玩游戏等,只要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他的这种表现就会减弱;另一方面, 我们不要过多关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的表现,而是要引导他认识到“拥有好的行为,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关注”,同时,我们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专心学习、做事的表现。
有“完美主义”的倾向 有的孩子具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当他们表现出色时,自我感觉就好;当他们犯错时,情绪就会很低落,进而影响做事或学习时的注意力。 对此,我们首先 不要追求尽善尽美,给孩子定的标准不要太高、太完美,更不要一味地批评他做得不完美的地方,而是要让他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帮助孩子重新树立评价自己的标准,教他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激励自己。
过分关注自己的注意力 有些孩子的注意力本身没有什么障碍,但是他们却常常要求自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学习或做事中,只要发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了,就会马上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然而,当孩子一味地纠缠于此时,反而更不能集中注意力了,最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告诉孩子: 在注意力方面,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延长,所以,不必过分关注自己的注意力,而是要采用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 , 或是提醒自己“先休息一下,等一会儿再专心做事或学习”,或是带着这种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感觉,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 事实上,当孩子真正这样去做的时候,注意力反而更容易集中。
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有的孩子很在意妈妈、老师或其他长辈对自己的看法,所以经常是一边写作业或做事,一边抬头看看他们跟中是否流露出满意的眼神,如果是,孩子就会非常高兴;如果不是,孩子就会很失望,并开始担心白己是否哪里做错了,注意力自然也就无法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了。 所以,我们 要先调整孩子的心态,不要让他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是要提醒他“只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就足够了。 ” 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明白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看法的不良后果,比如,因太在意而无法集中注意力,自然就不会把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别人对他的看法自然就不会那么满意。 当孩子明白了这些之后,相信他就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
提高注意力,这几招比较管用 对于儿童注意力的训练,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法: (1)对偶练习法 这种练习法的做法是一起让孩子识记两种彼此相关的资料,然后让他依据一种资料回想相相关的另一种资料。 (2)按次练习法 这种练习法的做法是让孩子按按次识记一些资料,然后遮住资料并逐个把资料内容显暴露来,每显暴露一个资料,让其回想出下面紧接着的内容。 详细练习举例: 成人找出一些图片,先把图形用纸片遮住,然后按从上到下的按次一个个显暴露来让孩子识记。 给孩子看3遍后,把图遮上,然后每暴露一个,让其说出下面的一个是什么。 成人让孩子看下列方框中的数字1分钟,然后遮上数字,并按从左到右的按次把数字显暴露来,每暴露1个数字,让其说出它右边的数字(若是少年第一遍完结欠好可重做)。 (3)刺进练习法 这种练习法的做法是:先让孩子识记一些资料,识记完后不立刻让孩子回想,而是接着让孩子做一些其他的工作,然后再让孩子回想前面识记过的内容。 (4)数字练习法 这种练习法的意图是,经过让孩子回忆很多的数字,到达开展回忆才能的意图。数字是最难回忆的资料,因此也是一种最棒的练习回忆才能的资料。 (5)频度练习法 这种练习法的做法是重复向孩子出示一些资料,其中有一部分资料呈现屡次,让孩子记住这些资料呈现的次数。 详细练习题举例: 家长预备7种动物的图片,如:兔子、狗、马、山公、大象、长颈鹿、羊。然后按下列按次呈现给孩子看,每个图片一秒钟。然后让孩子说出,兔子和大象的图片呈现过几回。如孩子完结欠好,可重复一次。兔子、山公、长颈鹿、兔子、大象、羊、狗、马、山公、大象、兔子、山公、大象、长颈鹿。家长顺次把下列数字念给孩子听,每秒钟念一个。念完后,让孩子说出5,6,这两个数字各念了几遍。若是孩子完成欠好,可重复一次,各位家长请耐心引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山中野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