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在兰州红古区窑街大桥一带的铁路专用线旁,时常会有一些铁路爱好者驻足于此,观看上游型蒸汽机车牵引大列艰难爬坡的情景偶尔,列车会遭遇坡停,不得不呼叫补机前来协助,两台蒸汽机车一前一后,连拉带推地继续向前,不时发出一阵悠长浑厚的汽笛声响彻山谷,场面十分壮观这些列车,就是往返于红古和兰州的运煤列车和海永支线上的铝厂货运列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兰州市红古区被遗忘了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兰州市红古区被遗忘了吗(兰州红古的机会来了)

兰州市红古区被遗忘了吗

二十多年前,在兰州红古区窑街大桥一带的铁路专用线旁,时常会有一些铁路爱好者驻足于此,观看上游型蒸汽机车牵引大列艰难爬坡的情景。偶尔,列车会遭遇坡停,不得不呼叫补机前来协助,两台蒸汽机车一前一后,连拉带推地继续向前,不时发出一阵悠长浑厚的汽笛声响彻山谷,场面十分壮观。这些列车,就是往返于红古和兰州的运煤列车和海永支线上的铝厂货运列车。

世纪初年红古铁路上的一幕,车头和补机共同发力艰难爬坡

  如今,专用线上早已不见蒸汽机车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动力强劲的内燃调机,不用再担心坡停问题,这是时代进步的结果。然而对于许多兰州人而言,对于红古最直接的印象可能仍是窑街和煤炭,然而实际上,窑街也仅仅是红古区的一部分而已,整个红古还包括海石湾、红古乡等区域,共三镇一乡三街道。

  几十年来,红古作为兰州市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为城市的发展默默出力,十分低调。近年来,我们关注兰州的发展,主要是将目光放在主城四区,榆中定连,或兰州新区等区域上。对于红古区,我们的关注的确要少很多。

  当人们提到红古,就仿佛在说另外一座城市,兰州市区的几轮发展热潮,红古好像也没能参与其中。论连接感与整体感,仿佛皋兰、榆中,甚至永登等这些县,都要强于红古。打开谷歌卫星地图,寻找着兰州市区一路向西向西再向西的这片城区,不明就里的人甚至还会将红古,与一条湟水河之隔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混为一谈。这么多年来,红古就像一块兰州的飞地,也像一个漂泊的游子。

卫星图上的红古区,湟水河南岸就是青海民和县

  其实从区位上来看,红古并不差。红古区位于兰州市主城区以西的远郊区,地处兰州、西宁两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也是甘肃、青海两省重要的交通节点,红古区面积约567.66平方公里,共有近15万人口居住于此。一直以来,红古区都是兰州的重要工业区,2014年10月,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成功申报为第五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成为兰州各个区县中,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之一。

  亚欧大陆桥,在经过兰州一带时,便进入了一个狭窄的谷地,西出兰州之后的第一个重要纽带就是红古,它恰好处在兰州与西宁的中间,又是内地连接青藏的物流集散中心,从红古出发,分别在一小时之内,就能到达兰州中川机场和西宁曹家堡机场,可见,红古区的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不仅如此,红古区也体现着兰州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这里曾是兰州重要的煤炭出产基地,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碳素基地,生物医药产业也相对发达。此外,作为黄河支流的湟水河贯穿整个区域,水能资源丰富,因此也是兰州重要的农业基地,大量的有机蔬菜和高原夏菜从这里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红古既是兰州的工业区,也是生态区。

当兰州市区满目繁华,远处的红古仿佛还在沉寂

  红古距离兰州市区确实比较遥远,仅从距离上来看,它似乎更像是“县”而不是区。但从区域规模来看,红古确实不小,不仅如此,这里还几乎是兰州西出重要的咽喉区域,109国道、京藏高速公路、兰青铁路、兰新高铁等重要的交通线贯穿全区,城区规划较为完善,待开发的空间也很充足。这让人不禁怀疑,红古区之所以存在感低,是不是仅仅因为它与兰州市区的距离较远?

  这可能的确是原因之一。纵观近年来兰州主城区周边的发展,不难看出,很多曾经并不被看好的区域,都能在今天成为快速发展的热点区域,例如城关区的青白石,七里河区的崔家大滩等。即便是地处半山腰的文创城,也成为抢手的新兴片区,被大房企迅速抢占与“瓜分”。反观红古,近年来,知名大房企进驻的似乎只有一个碧桂园。2018年7月,兰州市红古区政府发布了关于碧桂园玖珑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公示,此后,关于该项目的消息则变得非常少。

  我们用住宅类的楼盘项目举例,是因为这类项目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个区域的“人气”,实际上,红古区的“人气”也并不低迷,且区域内也蕴含着较大的人居改善,以及城市面貌提升方面的需求。2018年3月,红古区出台了2018-2020年兰州红古区棚改计划,棚户区改造计划多达12530户,由此可见该区域内是亟待提升和改造的,如要进一步发展,它还需要更多对外的吸引力。

红古区海石湾镇

  想象一下,倘若红古区就在兰州市区旁边,它的待遇会不会好一些。我们看一下位于兰州主城区东北方向的什川镇,在盐什公路半幅通车以前,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直达通道,便在几年前就有大盘落地。当然,什川镇的确也是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优质区域,但不得不承认,距离兰州市区较近,也是它的显著优势之一。按理来讲,像红古这样区域广阔,产业集中的区域,假如能更加靠近兰州市区,它的待遇显然不会像现在这样。

  当然了,做出这样的假设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但是在这个假设背后,却蕴含着这样一个逻辑:为什么加入红古靠近市区,发展状况可能就会好很多?因为这样一来,它和市区的连接就更为紧密,就有了整体性,组团效应就会凸显。那么在现实中,虽然地理上的距离无法拉近,却可以在城市发展的大格局中下功夫,用发展来突破区域间的藩篱,从而增强区域间的连接感和整体性,红古的发展也就有了依托和动力,那么,城市群的发展,就是一条可靠的解决之道。

  2018年3月,“国务院关于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启动,从这一刻起,红古开始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也为红古被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总体布局,提供了最基本的政策支持。2020年3月,兰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红古区打造兰西城市群节点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红古区进一步发展的布局和蓝图。

  《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是新时代红古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做强县域经济的重要方式。”《意见》还明确指出,到2035年,要把红古区建设成为西部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生态秀美、经济繁荣、特色彰显、人民幸福的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

  “兰州-西宁城市群”,是指以兰州、西宁为中心,主要包括甘肃省定西市和青海省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等22地州市的经济地带,是中国西部重要的跨省区城市群。作为兰西两市的地理几何中心,在被纳入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后,红古区在城市群的节点作用就能得到发挥。

  近年来,或许是受到了“兰州-西宁城市群”的影响,众多的企业已经敏锐地看到了红古区的巨大价值,开始陆续进入这片区域。2019年7月,在共建“一带一路”500强企业高峰论坛暨兰洽会兰州市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红古区12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56.3亿元。这些企业的入驻,为红古增添新的发展动能的同时,也成为红古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的先声。

  除了企业进驻,近年来红古区的土地成交量也创下新高,尤其是2018年到2019年,有关红古区土地成交的新闻十分频繁,2019年3月,位于红古区海石湾镇的兰州方大·上上城住宅小区项目,公示了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规划设计方案,该项目140.02亩,体量较大,配合红古正在推进的棚改工作,我们似乎可以推测,红古区已经在区域发展上开始发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仅仅是碧桂园,更多的大房企也会相继把目标瞄准红古。

工业气息浓郁的红古

  或许,正因为在近十多年兰州城市发展的浪潮中,红古区一直低调如故,才让这里显得如此缺乏存在感,就仿佛兰州的其他区域的发展已经搭上了内燃机车甚至高铁动车,而红古依旧如开头所说的内燃机车一样,缓慢地前行着。然而,正如蒸汽机车在火车中最具有生命的律动感和工业美感一样,红古区也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或许红古区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也正因如此,此次《意见》的出台,对于红古来说,很可能就是迎来一次大发展的关键契机。

  当红古的发展定位已经明确,发展大幕已经徐徐拉开之时,随着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红古自身的进一步开发,这片区域,可能就是兰州城市发展的下一个明星区域。尽管红古区距离兰州市区较远,但从城市群建设的布局来看,它就是一个支点,一个全新的增长极。就像过去来往于红古窑街的货运列车一样,区域自身发展的需求做牵引,城市群的总体布局做“补机”来助推,红古也会越来越快地接近下一个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