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悦

皓月当空,人间团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颂月吟诗、羁旅行客望月思乡,中秋佳节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记忆与文化符号。爆款频出的中国节日系列团队,携“2022中秋奇妙游”再出新作。9月9日晚,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优酷联合出品,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2中秋奇妙游》,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国日报新媒体、大象新闻客户端、优酷以及河南卫视如约而至。

节目邀请屠洪刚、陆虎、陈立农、宝石Gem、吴碧霞、裁缝铺等演艺人员,带来《武家坡》《烟火人间》《此时明月》《一封家书2022》《好久没见》等异彩纷呈的节目,为观众奉上主创团队对于“月下奇妙游”的浪漫想象与精彩演绎。“我们希望通过中国的诗、歌、舞、戏,开启全新艺术形式,制造一场别样浪漫的对话,链接世界,传递古今中秋的丰沛内涵。”《2022中秋奇妙游》总导演陈雷说。节目播出前后,#河南的中秋晚会又来整活了#、#陈立农中秋唱出乡愁的味道#、#中秋奇妙游今晚播出#、#这个中秋很奇妙#等话题冲上热搜榜。

中秋奇妙游2022节目介绍(解构水调歌头十二节目展中秋四重意境)(1)

凡人求得百般愿 月宫仙子瞰人间

《2022中秋奇妙游》以重现上古神话传说的女子独舞《嫦娥奔月》开篇。明月下,桂树旁,舞者以轻盈的东方美学舞蹈,诉说嫦娥的心事与对人间的感怀。

节目以嫦娥为影视化观察视角,为观众带来脑洞大开的“月宫奇妙游”。凡人在中秋对月许下的愿望会幻化成月宫桂树上的果实,嫦娥和玉兔的工作就是挑选并帮助人间实现愿望。通过一颗颗“心愿球”背后的故事,串联十二个艺术作品,从而将月亮的阴晴圆缺、人间的悲欢离合与热气奔腾的生活百态有机结合。

“中秋节到底倡导中国怎样的文化情感?这是我们在节目中试图去解读与呈现的。节目的主线我们反反复复推翻了很多方案,最后在经典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获得灵感。”《2022中秋奇妙游》总导演陈雷回忆节目的创作初衷。“这首诗饱含着中国人对中秋这个节日特别鲜明的情感,而且从今天来看,依然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

据了解,主创团队将《水调歌头》分成四段,分别提炼出相思、疗愈、团圆、逐梦四个展示中秋意蕴和情感的关键词,并以此作为十二个节目的意境之魂。

中秋奇妙游2022节目介绍(解构水调歌头十二节目展中秋四重意境)(2)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第一个关键词是相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对月思人,而相思也是中秋佳节最传统、最重要的的情感要素。

舞蹈节目《思钧如见君》,巧用“钧”字,以钧瓷代君子,借助钧瓷制作工艺,用“走泥,窑变,万彩”三个篇章,讲述在中秋月圆夜,钧瓷匠人与恋人相识、相知、相交的缠绵故事,通过舞蹈语言与画面色彩,给予人们关于钧瓷最直观的视觉张力和情感冲击。

而歌手陈立农主唱的歌曲《此时明月》,则依托中国风的旋律,通过郑州路、福州街、泉州街、广州粥、湖南味等海峡两岸共同的道路与味道,营造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心有灵犀与漫长思念。每条路都是回家的路,每顿饭都是家乡的味道,两岸人民虽处不同地点,但却拥有共同的情感。

据了解,该节目由主创团队邀请台湾年轻的摄影团队,共同创作而成。记录拍摄台湾省内真实的人文、景点、家乡美食等,呈现大陆与台湾共同的“烟火气”。

中秋奇妙游2022节目介绍(解构水调歌头十二节目展中秋四重意境)(3)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伟大的词人在仕途失意时仍旧旷达超脱,自我劝说。这也是陈雷导演提炼的中秋节第二个内涵:疗愈。

“创作者只有真正去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感知别人的情绪,才能做出来让观众共情的内容。”在陈雷看来,《2022中秋奇妙游》的核心是“讲关于人的故事”,正视人的所有情感。生活中会有遗憾,但我们也会自我疗愈与调整,重新获得生命的养分与前进的动力。

在屠洪刚演唱的歌曲节目《武家坡》中,就讲述一段民国戏班凄美的爱情故事。一对青梅竹马的戏班师兄妹情生武家坡,但突然的动荡变故致使两人被迫分离多年。中秋之夜,故景重游,物是人非,曲画交融,成就一段痛彻心扉的“be”美学。

中秋奇妙游2022节目介绍(解构水调歌头十二节目展中秋四重意境)(4)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相思,如若不得,就释怀与放下。但即便知道会有失望,我们依然期望团圆,依然为远方的家人送去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烟火人间》节目将清明上河图的元素三维建模,把角色和人物融入其中,又不拘泥于其中的拍摄手法,将清明上河图里的故事和人物角色挖掘出来放大表述,展现了中秋佳节这一天宋代的人间百态和人间烟火气,传达出人们幸福喜乐的精神面貌。《一封家书2022》用诙谐幽默的歌舞讲述主人公从小到大与母亲的对立关系、总想离家的心情;整体氛围轻快幽默,最后温情十足,笑中带泪。在古今对话中讲述家与"团圆"的意义。

团圆不仅指家人的相聚,还可以是一场盛大的相逢。舞蹈《子曰》,将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学以致用”的治学态度,和当代清华大学教学场景相结合,产生一种奇妙的碰撞;情景舞剧《神都相逢》则通过现代化创意和技术,展现浩瀚时空中历史人物伟大的相逢。

“这次中秋奇妙夜和往期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我们站在国际的视角重新解读传统节日。奇妙游的每一个节目都试图用故事拉近全球各个地区的人,不分国籍和地域。我希望用我们中华文化的特质去共情这个时代,用我们的文化来进行共性地表达,这是国际化传播中真正需要有的东西。”陈雷说。

因此,在《千里共婵娟》节目中,身穿汉服的各国小朋友,依次在少林寺、嵩阳书院、观星台、洛阳应天门、开封龙亭、清明上河园等河南的代表性景观前,共唱一首歌,共赏一轮月,以全新的艺术形式营造“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和平、友好氛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秋佳节最后一个关键词是逐梦。“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惧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作者对天空的好奇、对宇宙的向往。在望月相思的同时,无数古人催生了对月亮乃至宇宙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在《我欲乘风》节目中,就讲述了“飞天先驱”明朝士大夫万户,执着追求对“飞天”梦的故事。通过他对梦想的思考与情感的融入,引出后人飞天征途上的伟大成就,致敬人类的航天伟梦。

在节目尾声,万户与神舟十四航天员陈冬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在月圆之夜为观众带来一份来自太空的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