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佛老兴盛,士大夫阶层不归老则归佛。由于佛学系统的把这个世界讲空,道家以及道教探索的生活方式逐渐走向封闭,整个时代的价值观没有做得主的东西,理性的生活方式普遍不被接受,所以到中晚唐时期儒学复兴运动开始,整个社会都急需要一种能安顿整个人生的思想,让理性的生活方式再次回归,所以排佛老,兴儒学成为这场运动的主基调。带领这场复兴运动的便是韩愈,柳宗元以及刘禹锡。

理学的产生方法 理学的开始及奠基(1)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

谈宋明理学的发展首先还是得回到揭开伤疤的地方。钱穆讲:“治宋学当何自始?曰:必始于唐,而以昌黎韩氏为之率”韩愈在这场思想史中便是领头羊。韩愈首先提出“华夷之辩”。“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佛学思想以及提出的生活方式就不是我中华民族固有的。在韩愈五原五篇文章特别是《原道》还细说了佛的危害以及该怎么办。然后韩愈便提出道统来对抗佛家的“祖统”,通过道统来明确儒学的传承谱系。最后从《礼记》里面拈出《大学》让儒家经典换个方式重新走进大众。以上几点便是韩愈作为一个领头人做出的贡献,尽管他个人的思想以及指出的道路都不甚明确,但是总归也是为后面奠定了一个大概方向。

接过韩愈这一棒的是“宋初三先生”。

理学的产生方法 理学的开始及奠基(2)

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

宋初三先生记即胡瑗、孙复和石介。在朱子回溯整个历程的开始便把胡瑗放在宋的第一位。胡瑗注《周易》以及著《春秋要义》,在思想上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排斥佛学带来的虚无主义,为理性的生活方式再进一步。其次是孙复和石介,两人都倡经学,孙复著《春秋尊王发微》,尊《春秋》便不可不谈“华夷之辩”,便在儒家理性的生活方式可能性上再加一块砖。

紧接着便是最重要的“北宋五子”。

北宋五子呈上且启下。在整个理学或者道学中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我们国家整个历史上思想最光辉的一环。现在研究宋明理学的把北宋五子前两个也就是周敦颐和邵雍作为理学或者道学的真正奠基者。所以我们按照顺序先来看周敦颐和邵雍。

理学的产生方法 理学的开始及奠基(3)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

周敦颐原名是周敦实,后改名为周敦颐。周敦颐把自己生活的小溪改名濂溪,世人便称他为周濂溪宋明道学或者理学有濂、洛、关、闽四大主要流派,濂就是指周濂溪,洛是指二程,关是指张载,闽是指朱子。周敦颐和《太极图说》以及《通书》。我们现在并不能搞清楚周敦颐《太极图说》、朱熹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太极图说》一定是周敦颐本人的思想这是无疑的。《太极图说》论及宇宙生成论,以证明宇宙实有为目的,认为宇宙由阴阳以及金木水火土构成。还表彰了圣人的价值以及人何以为圣(在士大夫眼里面圣人只有,商汤周文周武以及孔子,尤其是孔子)。

理学的产生方法 理学的开始及奠基(4)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

邵雍的著作多有后人整理,传世的《观物外篇》和《皇极经世书》。何为“观物”?就是面对世界的基本目光中,我们应当把一切主观因素和一些个人情感清除掉,用朴素物理的目光对待这个世界,有种庄子“吾丧我”的意味。《皇极经世书》以数理解《易》,呈现万物变化不息之象,进而贯通宇宙万物实有。

由上诸公的发展以及奠基,理学或者道学真正以全新的面貌面对世人,然后才为后为的理学家们铺下坚实道路。

以上人物顺序按照朱子梳理的脉络以及思想发展的先后程度为定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