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来了客人,你觉得没有话说就想回房间了,这是内向。

但是你想跟同龄人说话,又怕被拒绝 ,终于开口说了一句,又纠结于对方那样,看你一眼是什么意思,事后一直很沮丧,认为对方肯定觉得,你特别糟糕,这种表现才是社交恐惧。

最根本的区别:

第一,内心的人有社交能力,只是他有的时候不想社交;社交恐惧的人想社交,但能力上有障碍。

第二,内心的人是天生的,他们享受生活;社交恐惧的人,往往是后天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外界否定自卑,或者经历了阴影事件而引发的,社恐的人会因此痛苦。

内向性格和社恐性格的区别(如何判断自己是社恐还是内向)(1)

那些内向的人,尽管他们在人群中话很少,较为被动,但他们的特征在于不喜频繁地社交。

但是,正常的社交还是会有的,比如和好友聚会,和同事沟通。

比起外向的人,内向的人社交频率明显较少,但他们依然能保持适度的社交。

在适度的社交结束后,内向的人会回到自己的独处之中,听音乐、看书、跑步、看电影,用各种方式享受自己内向的生活。

可是,社恐的人就谈不上享受了。

在社恐的人眼中,社交就意味着恐惧,没有适度不适度的区别。

处在社交场合中,他们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回避的心理。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曾讲到,当社恐发作时,会感觉自己做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是嘴角的浮动都有人注视着;

每当他要和别人沟通之前,自己先要将要说的话反复在脑中讲好几遍,并且在脑中“排练”整个对话的场面。

当他们匆匆从社交场合逃离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小居室里。

一方面他们松了一口气,终于得到解脱;另一方面他们又对自己刚刚在社交中的逃避表现自责和难受。

看到这里,也就不难发现。

内向的人在结束适度的社交之后,依然能回到独处中,继续按照自己的步调享受生活。

但社恐的人在社交场合中逃离后,他们回到自己的独处中,将自己封闭起来,脑中回忆着刚刚有没有说错什么话,大家会怎么看待他......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沮丧。

因此,社恐人群,一定要正视自身的这一问题,积极进行治疗。

目前来说,对于社交恐惧症的治疗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

一个是通过心理咨询进行治疗,另一个是心理咨询再配合药物的治疗。

如果您也被社恐所困扰,请您选择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尽快为您缓解症状。

如果您有类似的困惑,欢迎您来咨询。

内向性格和社恐性格的区别(如何判断自己是社恐还是内向)(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