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文化志》让您了解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历史,今天为您介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荞麦的身长记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荞麦的身长记录(奈曼文化360总第203期)

荞麦的身长记录

《奈曼旗文化志》让您了解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历史,今天为您介绍:

第六编 奈曼旗名优特产

第四章 药食同材的荞麦

荞麦在我国种植的历史十分悠久,前5世纪的《神农书》中就有关于荞麦是当时栽培的八谷之一的记载。但荞麦其实不是谷物,而是双子叶植物,其果实属菜子系列。

荞麦自古就是药材同食的典范。奈曼旗种植荞麦的历史从何时起已无从考证,奈曼荞麦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因其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深受人们的青睐。尤其是所含特有的芦丁成分,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能,成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慢性疾病人们的重要主食。奈曼荞麦也以其品质优良而声名远扬。

荞麦在奈曼旗各地均可种植,但从品质上讲,主要还是生长在奈曼旗南部的浅山丘陵区荞麦为最佳。全世界有五大荞麦带,奈曼、敖汉一带是其中之一。荞麦生长期短,不需含氮高的土壤,而奈曼旗南部山区的土壤缺磷少氮钾有余,正是它的最佳生长地。那里干旱少雨,平时有一半的晚田种荞麦,遇旱年种别的作物不赶节气,荞麦种的就更多了,一过伏天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像雪一样,白花花一片覆盖了大地,充满诗情画意。荞麦有甜荞和苦荞之分,甜荞个比较小,开花是粉红色的;苦荞比较高,开花白色。北宋王禹偁写“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按照王禹偁的描述,奈曼旗地区所种植的荞麦应是甜荞。

奈曼南部山区的荞麦花开荞麦在立秋前后种下去,在10月前收割。荞麦种下不久就绿遍了山野,在高寒的气候下茁壮生长,然后就出现“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如雪的荞花十分绚丽。荞麦种的晚收得却早,是旱年的救命粮。

奈曼旗南部山区因属干旱地区,其他的农作物一般收成不好,许多农作物甚至不能种,而荞麦总是丰收。有诗云:来牟不复歌丰岁,荞麦犹能救歉年。

奈曼南部山区的荞麦花开

奈曼旗农村的荞麦花开时,在瑟瑟的秋风中,紫红的荞麦秆儿,擎着泛白的荞麦花。远远望去,白白的像堆砌的雪花,泛着亮光和微微的香味。在干旱的年月,无论肥沃或贫瘠的土地,都被一畦畦的荞麦所覆盖。荞麦花真是美轮美奂,一坡坡荞麦的花海带着微风轻拂的波浪,在广袤的田野里起舞。

荞麦面营养丰富,食用快捷方便,含糖量低,口感嫩滑。深受糖尿病患者及老百姓的欢迎。现在,奈曼旗的一些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过年那天,早饭吃荞麦面条,其中包含着祈求来年幸福,希望能像长长的荞麦面一样长寿的意思。

新面做的荞麦面条,尤其是新荞面拨的荞面条,细细的、热热的,再配上鸽子卤,或腌制的芥菜叶子卤,或羊肉酸菜卤,或咸菜葱花卤,真是人间美味,口齿留香,吃一顿想好几天。

荞麦面必须得用双手攥着专用拨面刀拨,用单刀切的荞麦面条味道就不一样了。荞面锅贴、荞面锅轮、荞面榆钱儿汤,哪一样都吃得你舔嘴咂舌欲罢不能。特别是奈曼的荞麦面条,一听说有它,别的都得放放,留点肚子给它。“三块瓦盖小庙,里边装个白老道。”这个民间顺口溜谜语说的就是荞麦。可是刚下来的荞面往往是略带绿色。另外,荞麦制品一定要现做现吃,隔顿、隔夜冷却后加热再吃,它就变成石头般硬,难以入口。存放期长的荞麦粉和荞麦制品,发硬、结块、粗糙,口感都不好。

荞麦从播种到收割大约在60天左右。荞麦一身是宝,没有丢弃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主要粮食之一,又是药用的保健食品。荞麦磨制成粉后,可以煮食、煎食、烧食等,食用方法很多,荞麦粉可制成各种食品,荞麦饼、荞麦锅轮、荞麦锅贴、荞麦面条等,是难得的天然绿色健康食品,它不仅含有人体所需各元素,而且无论老人、小孩、病人均适合食用。

荞麦壳也是枕头很好的填充物,对高血压、高血脂病人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如今,荞麦枕是受城乡人民十分欢迎的必需品。而荞麦秆,一般作为燃料,烧成灰后也不能丢弃,它的含碱量很高,可当作食用碱使用,还能洗涤油腻物品。而今荞麦加工店屡见不鲜,精致荞麦礼品不断推出。

荞麦是奈曼旗众多杂粮中较为突出的一种特色作物。年均产量3000万公斤,年销售量2500万公斤,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的黄花塔拉、新镇、义隆永、青龙山、土城子等苏木乡镇。

近年来,奈曼旗立足于地区优势,通过实施建基地、育龙头、改良品种等积极有效措施,倾力培育壮大荞麦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使荞麦成为全旗种植业增收的主力军,走上产业化经营之路。奈曼旗在南部山区大力发展荞麦产业,扩大种植面积,拉长产业链条,开拓加工系列产品,开发出了荞麦米、荞麦茶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还开发出了保健枕系列产品。2015年12月,奈曼旗所产荞面被认证为国家原产地商标。奈曼旗大幅提高荞麦产品开发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拓宽产品领域,并持续深度开发,力争将其做成品牌产业。

明日为您介绍第六编《第五章 药材“ 国老” 之甘草》敬请关注!

奈曼旗文化志编写组供稿

本文编辑/吴箫

点击下面条目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