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一凡 通讯员 许雷阳

她戴过“大檐帽”,坐过“边三轮”,背过“五四手枪”,身上的制服从纯洁白、橄榄绿到天空蓝。她也从眉清目秀的姑娘“小何”变成了受人尊敬的“何大姐”。她自己都记不清接待了多少群众,办理了多少户口本和身份证,解答了多少群众咨询,收获过多少赞。

近40年的时间见证了杭州公安事业发展和户籍制度的变革,也用平凡的一生见证了真挚的警民情。

落户杭州户口本地址会更改吗(经历过手写户口本)(1)

1990年的何敏

落户杭州户口本地址会更改吗(经历过手写户口本)(2)

2020年的何敏

她是何敏,闸弄口派出所户籍内勤,曾多次被评为分局优秀民警、优秀公务员、服务之星、户籍管理岗位业务标兵(能手级),“实干亲民型”民警、人口管理服务“工匠”、全市优秀户籍民警等等。

落户杭州户口本地址会更改吗(经历过手写户口本)(3)

1950年初,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形成了第一批常住户口登记表,从右到左记载,除了常规事项还采集特长嗜好、个人红手印、家庭动产和不动产、生活来源等情况调查。

落户杭州户口本地址会更改吗(经历过手写户口本)(4)

50年代末形成了新的常住户口登记表,从左到右记载,一户一页,一人一列。

落户杭州户口本地址会更改吗(经历过手写户口本)(5)

80年代中期,一代身份证正式启用,第四代常住户口登记表建立,按照一人一表的原则,采用红黑两色,男士为黑表,女士为红表。需要一个个人工核对、逐个登记,工作的繁杂程度超乎想象,都是工作人员靠着两条腿、一支笔、一家家上门核对、询问完成。

落户杭州户口本地址会更改吗(经历过手写户口本)(6)

落户杭州户口本地址会更改吗(经历过手写户口本)(7)

90年代初,计算机时代到来,常住户口登记表开始电脑打印,从认识计算机到学习打字,何敏认真地学习、仔细地校对,将所有辖区居民的户口信息输入计算机。特别是1999年11月开始,一代身份证出现了一次变革,由最初的15位升级为18位,添加了防伪标志,作为户籍工作变化的亲历者,何敏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她从警的岁月里,经历过最初的手写户口本、一代身份证、各类落户限制条件。随着户籍各类办事事项的迭代升级,群众办理户籍事项越来越便捷,何敏也越来越忙碌,她说:“这几年户籍制度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

从2017年再到2020年,每年都有新变化。

落户杭州户口本地址会更改吗(经历过手写户口本)(8)

现在不仅要做好户籍本职工作还要承担跨警种的业务受理,何敏一天的办件量也呈直线上升,从早年的一天5、6件到现在的一天几十件,何敏说:“每天忙得停不下来,但是群众满意,我们就觉得很踏实。”

落户杭州户口本地址会更改吗(经历过手写户口本)(9)

这些年,家庭矛盾引发的户口迁移问题、高考前夕临时办身份证、房屋前产权人不肯迁户、身处异地急需户籍证明等等疑难问题,何敏都用她春风化雨般的服务收获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可。

落户杭州户口本地址会更改吗(经历过手写户口本)(10)

还记得2014年的夏天,四川的林老夫妇来派出所求助。两位老夫妇的一双儿女都在杭成家立业,两老也一直跟着子女在杭生活。老人着急想迁户口,子女却担心利益问题不愿意迁,引发了家庭矛盾。老人无奈向户籍窗口求助,解决家庭矛盾原本不是户籍民警的份内事。

落户杭州户口本地址会更改吗(经历过手写户口本)(11)

了解到老人家的实际情况,何敏还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与老人的子女耐心沟通,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在她多次的调和下,父子终于能说上话了。中秋刚过,老人来报喜,激动地说祖孙三代一起过了中秋团圆节,这都要感谢何警官的热心帮助,使俩老能在杭州安渡晚年。

“干我们户籍工作的,没有破大案的轰轰烈烈,却有对公安工作最长情的告白,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真情、初心谱写不平凡的警察之路”,何敏如是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