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1)

画事君说


中国古代画坛,到了明清之际,特别喜欢成立一些小集体,不仅画要分派,北宗、南宗之下,还有不少派,比如吴门、浙派、以及后来的海派。小集体之外,还要成立一些小圈子,或者即使没有特别多交往,但也按一些共同特点,整理出一些共同的名称,其中四是一个最好的数字,比如元四家、明四家、四王、四僧;有些时候人太多,就七八九也用,比如画中九友,扬州八怪,江南七怪……啊不对,江南七怪是金庸武侠里的。

面对这样处女座、爱整理,爱分门别类、爱贴标签的中国古代书画史,我相信艺术史考生心里一定在暗暗骂娘。

比如,我现在出一道填空题,扬州八怪,是哪些人?

我敢保证没几个人能答对,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他们并不止八个人,但我刚看完的一本展览图录告诉我,扬州八怪总算起来,竟有十数个之多!

扬州八怪,不是一个门派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2)

扬州八怪,这个名字和八大山人一样奇怪。我经常在展厅听到一个问题:八大山人是哪八个人?同理,扬州八怪是哪八个怪?这种问题,内行人听起来都像笑话一样。

“扬州八怪”这个称呼,很像一个门派,“全真七子”、“江南七怪”什么的,这完全是误会,首先人家根本就不是一个八个人的组合,历史上被归为扬州八怪的,前后有十五人之多,而这次昱德堂精心整理,选出了其中14个人,可以算是网罗齐尽。

“八怪”一词本是扬州当地的俗语,本意是指各种各样的怪异,八就是多种的意思。

八的问题解决了,那怪呢?到底有多怪?如果怀着看怪物的期待去看扬州八怪,你会发现,这也没多怪啊?并没有在画册里出现一只哥斯拉啊!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3)

事实上,被称为扬州八怪的很多人,非但不怪,反而画风异常的清新隽美。

比如扬州八怪中年纪最大的陈撰,他和我们待会要提到的汪士慎是亲密好友,两人的品质都异常清雅。看他的画,你绝对会被画面的素雅给美到,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恽南田的遗作。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4)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5)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6)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7)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8)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9)

陈撰《花卉图》册 之六

纸本设色 十开 纵 19.5cm 横 13.5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其实,任何事情都要还原到历史背景中去看,扬州八怪,由清代扬州当地的职业画家组成,而清朝画坛正统地位的人是谁?是四王。

四王的画风,一笔一笔,一丝不苟,各种摹古,各种传统,这样的清初画坛,复古守旧,沉寂如潭水。跟他们一比,扬州八怪,是挺怪的。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10)

清 王时敏《山水图轴》

纸本墨笔,纵117.5cm,横4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但是扬州八怪也不是毫无来由地一味作怪,他们也有传统,这传统,就是徐青藤、陈白阳、还有四僧!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11)

明 徐渭《墨葡萄图》

纸本水墨,纵116.4cm,横64.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但与这些人仅仅写意、放肆的画风不一样的是,扬州八怪还有特别的趣味,一种很接地气的感觉,今天我们称之为市民审美。

这是为啥?因为他们是扬漂啊!

今天北漂、海漂的艺术家,住地下室,挤地铁,好不容易找个工作室,还动不动被拆迁,画出来画卖不掉,穷得叮当响,负能量爆棚。但其实当年“扬漂”,比北漂也好不到哪去。当年的扬州,以盐商、漕运之利,一时成为富甲江南之地,有多少年轻人争相来到此地,只为能求个安身立命之处。

扬州八怪,就是这样一群来扬州卖画求生的职业画家。

谁买他们的画?当然是富庶的扬州盐商和市民。他们的审美,自然没有那么清高,扬州八怪的画,也因为这些原因,在审美上走上了“世俗”的道路。

但可贵的是,他们完成的作品,却一点也不俗。反而比起传统的中国画,有了很多“活趣”。

扬州八怪,到底怎么个怪法?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12)

首先,很多人有非常固执的怪癖或者爱好。

比如,汪士慎好画梅,极嗜茶,“好梅而人清,嗜茶而诗苦。”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13)

汪士慎《梅花图》册 之一

绢本水墨 七开 纵 22.5cm 横 30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郑板桥好画竹,“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又好饮酒,“风雅要多钱要少,大都付与酒家翁”。

金农则慕名而爱财,“幸向朱门问高价,何人一顾值千金。”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14)

郑燮《竹石图》轴 纸本水墨

纵 202cm 横 107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他们的书法也和传统长得完全不一样。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和金农的漆书,往往也被视为扬州八怪的一个象征。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15)

郑燮《行书笔润一则》轴

纸本水墨 纵 90.5cm 横 47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16)

金农《漆书四屏》之一

纸本水墨 纵 84.5cm 横 32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郑板桥的乱石铺街,金农的以刷代笔,看起来似乎都怪诞之极,但其实在这表面的怪诞之下,是他们对于书法风格的深刻理解,是一种不落俗套的反叛精神,这种似乎“野”的状态,其实正印证了他们“怒与人同”的心境。

类似的,还有杨法的篆书,乍看起来也颇让人惊愕,但其实他以画意入书,奇古苍劲之下,透露的是他们对清初以来篆隶书法的思考。在邓石如改革篆书以前,这样的作品尤显可贵。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17)

杨法《篆书六屏》 

纸本水墨 纵 96cm 横 16.5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而郑板桥的行书和金农的隶书,则又完全是另一番气象,泠泠然法度森严。因此,对于扬州八怪书法的理解,绝不能只看他们的面子,更要看到里子去。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18)

郑燮《行书诗稿》册

纸本水墨 八开 纵 30cm 横 16.5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19)

金农《隶书四屏》之一

纸本水墨 纵 150cm 横 42.5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扬州八怪里面的边寿民也有意思,特别喜欢画芦雁,他笔下的芦雁姿态万千,有特别的,活生生的趣味。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20)

边寿民《芦汀翔集》纸本设色 十二屏

纵 194.5cm 横 53.5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21)

局部

闵贞好画头陀,他总是画头陀于故事之中,诙谐有趣。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22)

闵贞《洗象图》轴

纸本设色 纵 224cm 横 120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再比如黄慎喜作人物,而罗聘则专爱画鬼神。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23)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24)

黄慎 《苏武归朝图》卷

纸本设色 纵 28.5cm 横 455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罗聘的鬼,真的是我的最爱,我就是这么一个爱怪咖的人啊,大概我自己心里也住着一个怪物。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25)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26)

罗聘《鬼趣图》卷

绢本设色 纵 41.5cm 横 1246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按:此作原为八开,每开纵 34.8cm 横 35.4cm

现装裱成手卷,有中缝,后有十一人题跋)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27)

扬州八怪画风特点(扬州八怪到底为啥怪)(28)

《鬼趣图》卷 之二

“扬州八怪,各显神通”,这些东西虽不乏前人画过的,但是被他们画的妙趣横生,活灵活现。高凤翰题边寿民的册页引首有俩字,“活趣”,我觉得这是扬州八怪的最重要价值之一。活的趣味,活,就是有生命力的,存在于现实的,有人情味的,真实的那些东西。下一篇文章,我们就讲讲扬州八怪笔下的“活趣”。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民国画事更多精彩内容

这样的老太太世间不会再有——张大千传奇女弟子方召麐

最走心的观展指南:手把手教你看懂齐白石的书法 | 画事

齐白石说:没事憋老来找我媳妇,听见没?丨画事

世间破事,去他个娘:让老树来缓解这一整年的焦虑吧丨画事

无问西东:让纯良的少年世界,给我们以光丨画事随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美与你。画事君送点小礼物给你

最受瞩目的石鼓文展览画册,错过就买不到咯~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