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体检,还是因某些疾病进行检查,在检查项目中,最为常见的项目为血常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似乎每一项都很具体,但实际上在不少人看来这检查报告犹如天书,能真正看懂的人除了医生外就寥寥无几了。
今天,就为大家科普解读“血常规”检查中每一项数值升高或降低到底有什么意义。
数值后面的箭头代表什么?
“↑”代表是偏高/升高,如果在检查报告中某一项数值后面出现这个箭头,说明该数值超出了参考范围;“↓”代表的是偏低/降低,说明该项检查结果低于参考范围。如果数值后面没有箭头,代表着该检查结果在参考范围之内,是正常的。
另外,如果检查结果稍稍超出或者略低于参考范围,也不用太过于紧张,也有可能是因为个体差异或者因检查仪器误差所致的,只要复查后该指标正常就可以了。
血常规检查报告怎么看?
虽然血常规检查包括很多项目,但实际上,主要可分为三大系统,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其中的核心检查项目包含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等。
1.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类似于搬运工,可以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至人体各部位,同时也将二氧化碳等废物送出体外。一般情况下,两者的正常范围为:
异常情况:
- 红细胞数和/或血红蛋白出现升高“↑”,多出现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烧伤等。
- 红细胞数和/或血红蛋白出现降低“↓”,多出现在贫血中。
2.白细胞(WBC)
以往也称之为“白血球”,是一种重要的血细胞,也是人体的防御卫士,当体内有“外敌”如细菌、病毒等入侵时,它们会帮助人体抵御或消灭这些外敌。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种。
一般情况下,白细胞的正常范围为:
异常情况:
- 白细胞(WBC)出现升高“↑”,多出现在各种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炎症或者严重烧伤中。此外,在恶性肿瘤如白血病中也会出现白细胞升高的现象。
- 白细胞(WBC)出现降低“↓”,多出现在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等疾病中,此外,病毒感染、严重肝病、骨髓衰竭性疾病、恶性肿瘤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常出现白细胞下降的现象。
5种白细胞正常的百分数和绝对值:
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会占到白细胞总数的85%以上。
- 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着炎症,多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中。降低“↓”,常见于病毒感染。
- 淋巴细胞升高“↑”,常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降低“↓”则多见于免疫缺陷等疾病中。
- 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则多见于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
- 单核细胞升高“↑”说明有感染、血液病的可能。
3.血小板(PLT)
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它在凝血止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数参考范围值为(100~320)x10^9/L。
异常情况:
- 血小板数升高“↑”,多出现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如急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脾切除术后、感染等。
- 血小板数降低“↓”,多出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感染、骨髓抑制或某些血液病等疾病中。
当然,单一检查报告并不能绝对地说明某疾病,医生通常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综合分析病情。此外,我们也应该关注体检结果中的临界值,即检查结果某一项数值刚刚好在参考范围临界值邻近,但又没有超出参考范围,数值没有异常并不代表绝对健康。建议将每次的检查报告保存好,在下次检查时可以结合之前的报告分析,看指标的趋势变化,这样分析身体的健康情况会更有意义。
编辑排版:Mr.Peng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