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说文解字,今天要说的是这六个汉字: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1)

(今天要说的6个汉字)

1、(注:上面一个艹字头,下面一个宫的繁体字“宮”,某些电脑字库系统无法上屏,故标注)读作xiōng。中华书局版注意版《说文解字》标注其为qióng,当为俗读误,或者为“藭”字关联读误,现在很多人读川“芎”还这样读,中药店也这样读的销售员,今依《汉语大字典》改。《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藭,香艸也。”显然,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植物,否则,许慎不会以本字解释本字,司马相如说:“或从弓”(《说文解字注》芎字解说。《说文》本无"芎"),也就是说,“”字下面的宫,或者写作“弓”。其实“”就是“芎”字,那么这里说的“芎藭”其实就是“川芎”。川芎,伞形科,多年生草本,羽状复叶,秋天开白花,全草有香气,根状茎可入药。它的样子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2)

(川芎)

川芎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因此才这了这个名字,其喜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在中医里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它的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是中医常用药。

另外,这个字还读作gōng,指的是另一种草,就是葶苈,这也是一味中药,名字很多,也叫葶苈子、宽叶葶苈、光果葶苈(也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字),十字花科、葶苈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单一或分枝,疏生叶片或无叶,但分枝茎有叶片。 葶苈以种子入药,主要功用是泻肺降气、消肿除痰、止咳定喘。葶苈生于田边路旁,山坡草地及河谷湿地。我们猜想,这个字如果单用时,很有可能指的就是这种草了。它的样子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3)

(葶苈)

的小篆写法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4)

(的小篆写法)

2、藭。读作qióng。其实跟上一个字指的还是同一植物,《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藭也。从艸窮聲。”也是用本字解释本字,显然,这是个叠韵词,指的是同一种东西,不再多作解释,这个字也有单用的时候,如宋代梅尧臣有诗《次韵永叔乞药有感》,就是用欧阳修的《乞药有感》(写给梅尧臣的)的韵脚又写的一首诗,诗中有:“亦莫如学钓,缗钩悬香藭。”的句子。看来藭的味道是够香啊,还可以用它来钓鱼。藭的小篆写法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5)

(藭的小篆写法)

3、蘭(兰)。读作lán。这个可是现在仍然常见的字,《说文解字》给的解释十分简单,就是“香艸也。从艸闌聲。”就是简单的说,它是香草,具体没有再详细的解释了。现在我们说的兰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叶卵形,边缘有锯齿。有香气,秋末开花,可供观赏。古人称为“蘭”的多是指的这种草,而不是下面的兰花。《本草纲目.草部.蘭草》:“蘭草,泽蘭,一类两种也。俱生水旁下湿处,二月宿根生苗成丛,此茎素枝,赤节绿叶,叶对节生,有细齿。但以茎圆节长而叶光有歧者为蘭草;茎微方,节短而叶有毛者为泽蘭。嫩时并可挼而佩之。”蘭草与泽兰的区别也讲清楚了,兰草和泽兰相近,古诗文中讲“佩”兰指的就是蘭草和泽蘭。两种植物太像,一般人不容易区分。如《楚辞.离骚》中“纷秋蘭以为佩”王逸给的注就是“蘭,香草也。《汉书.司马相如传》里”其东则有蕙圃衡蘭芷若,穹窮昌蒲,江离蘼芜,诸柘巴且。“颜师古作注说”蘭,即今之泽蘭也。“古人文学作品中所说的带有香味的香草蘭,指的是如图这种香草: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6)

(泽兰)

显然,古代文学作品里所说的佩“兰”与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兰花并不是一回事,古书中的佩“兰”就是佩“泽兰”,是香草的一种(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植物学上的泽兰跟传统中医学里的泽兰也不是同一种植物,中医学里的泽兰属唇形科地笋属,植物学的泽兰是指菊科泽兰属,根本就是两种植物)。而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兰,指的是兰花,它跟兰草不同,兰花是兰科植物,多年生常绿草本,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观赏植物。《本草纲目.草部.蘭草》:“蘭有数种,蘭草、泽蘭生水旁,山蘭即蘭草之生山中者。蘭花亦生山中,与三蘭迥别。蘭花生近处者,叶如麦门冬而春花,生福建者,叶如菅茅而秋花。”显然,兰草跟兰花不是一回事,兰草有三种,即兰草、泽兰、山兰;兰花又有两种,一种春天开花(长在北方),一种秋天开花(长在南方)。一般的兰花(品种有很多,不能尽列)样子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7)

(兰花)

有意思的是:在《本草纲目》上面一段说明之后,还跟了一段议论说:“黄山谷所谓:‘一干 一花为兰,一干数花为蕙’者,盖因不识兰草、蕙草,遂以兰花强生分别也。”黄庭坚是在他的《书幽芳亭》里这样说的:“一干一花而香有馀者为蘭,一干五、六花而香不足者蕙。”兰和蕙实在太像,做为一个非专业人士,能区别出蕙兰不及春兰香已属不易,但在李时珍眼里,这样一位大文豪、大诗人,大书法家,竟然把兰和蕙当成一种植物,只以一干花多花少来分,对于区别植物来说,黄山谷太外行了。其实不怪黄庭坚,术业有专攻,不过,黄山谷的这种区别蕙与兰的方法,后世大多爱兰花的人都还沿用,我们不做兰花的学问,不必细究,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蘭”的小篆写法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8)

(蘭的小篆写法)

4、葌。读作jiā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艸,出吳林山。从艸姦聲。”是一种草,出自吴林山。这个字现在已经不常用了,这种草,现在还存在,就是“菅茅”,也单称“菅”,读音与“葌”相同,样子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9)

(菅)

叶子很像蘭,但不像蘭一样为人重视,就是一种平常的草,也不像兰一样贵重。菅为双子叶植物纲、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个成语叫“草菅人命”,原本出自《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yì,通“刈”)草菅然。”原意是批评秦二世胡亥把杀人看得像割草一样随便。后用草菅人命形容漠视人的生命,任意加以残害。其中的“菅”,即指这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草。另外,菅还是一种姓氏,这个姓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同时也是地名,作为姓氏,历代皆有名人,不再一一列举。葌的小篆写法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10)

(葌的小篆写法)

5、葰。这个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suī、jùn、suō。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注了一个音,就是第一个音,这个要注意。《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葰,姜属,可以香口。”这个意义下,它确实是第一个读音suī,指的是廉姜,因为《广雅.释草》中有注:“廉姜,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华山姜的根茎,其药用价值是温中消食,散寒止痛,活血,止咳平喘。其实就是助消化的药,用了可以防止消化不良引起的口臭,让口气清新,就是“香口”,香口在这里不指女人的嘴,华山姜的叶、种子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11)

(华山姜)

当葰读作jùn时,它的意思是“大”。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有“长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葰楙。”司马彪解释说:“葰:大也”。当葰读作suō时,是汉代的一个县名,位置在现在的山西省繁峙县内,《广雅.果韵》里称“葰,葰人县,在上党”。《汉书.地理志》也有记载太原郡下辖21县,其中就有葰人县。葰的小篆写法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12)

(葰的小篆写法)

6、芄。读作wá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芄蘭,莞也。从艸丸聲。《詩》曰:‘芄蘭之枝。’”“芄蘭”这个词听上去有点怪,其实现在也这样叫,就是萝藦,这个植物也是常见植物,只是各地的称呼不一样,大致有这些:芄兰、斫合子 、白环藤、羊婆奶、婆婆针线包、羊角、天浆壳、蔓藤草、奶合藤、土古藤、浆罐头、奶浆藤、牛角蔓,各自起名的都有起名的依据,样子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13)

(萝藦)

萝藦是多年生草本质藤本。具乳汁,叶腋有总状花序,内有多数种子,种子上端有白色绒毛,所以它叫羊婆奶,婆婆针钱包等,种子又像羊角、牛角。茎、叶、果实皆可供药用。《诗经》里有“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郑玄作注说:芄蘭柔弱,恒蔓延于地,有所依缘则起。“说的是芄蘭的草本质藤本属性。郭璞注《释草》,称:“芄,蔓生,断之有白汁,可啖”说的是芄蘭的可食属性。大概很多朋友小的时候都吃过这种野生的,吃起来甜甜的果实。芄的小篆写法如图:

兰字知识点(说文解字第45课你真的认识)(14)

(芄的小篆写法)

最近有朋友问为什么后来的课程里不解释字形了,原因很简单,这些字大部分是形声字,除了“艸”部的部首外,其他部分都基本是单独的一个字,我们均放到本字时再加以解说,除了认识这些事物的样子之外,这些相对表示事物名称的名词部分,我们的目的是认识这种事物就可以了,暂时不做过多字形上的解说。

(【说文解字】之45,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