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诺兰的死粉,我已经在“图说经典”这个版块中聊了他执导的两部影片:《盗梦空间》、《星际穿越》。
今天再来聊聊他的另一部重新定义了漫改超级英雄电影的神作:《蝙蝠侠》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
如果说首部《蝙蝠侠:侠影之谜》(2005)是诺兰将超级英雄电影暗黑化的初试牛刀,那么到了续集《黑暗骑士》时,这种暗黑风格达到了极致,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希斯·莱杰饰演的经典反派小丑。
诺兰在蝙蝠侠探照灯前思考人生。和第一部《侠影之谜》一样,他亲自监督了《黑暗骑士》的每个镜头。
影子让这张诺兰的工作照颇有艺术感。
蝙蝠侠朝诺兰“翻白眼”。
诺兰朝蝙蝠侠“比心”。
包括蝙蝠镖(左)在内的各式蝙蝠侠小装备。
蝙蝠侠装备库。这些都参考了真实的军事武器。
开场小丑团伙银行抢劫前,摘掉面具、素颜的希斯。
诺兰(右)执导希斯(左)银行抢劫戏。希斯曾试镜《侠影之谜》中的蝙蝠侠,但他自己和诺兰都觉得不合适。
到了续集中,诺兰觉得希斯是演小丑的不二人选,当被问到为什么选希斯时,诺兰只是笑着说:因为他无所畏惧。
抢银行时小丑的面具(右)与66版剧集《蝙蝠侠》第一季第五集结尾恺撒·罗摩洛戴的小丑面具(左)极为相似。
各式小丑面具和蝙蝠侠战服。
化妆师为希斯补妆。希斯的妆由三块浮雕硅胶组成。每天拍摄上妆只需不到1小时。
希斯称其为最新技术,比传统化妆快多了,而且他根本感觉不到脸上有化妆品。
希斯不化妆后脸上嘴角的疤。化妆总监柯林·苏利文制作了三种不同的伤疤雕塑。结合这三种制作了一个硅胶模具。
打场记板准备拍银行抢劫戏。场记板上还有酷炫的蝙蝠标志,并标注了IMAX。该片是全球首部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故事长片,片中有37分钟的IMAX镜头。
IMAX摄影机拍摄小丑的戏份。
诺兰:趁没人注意赶紧开金库。
在拍摄蝙蝠侠去香港抓Lau先生的戏时,贝尔要求亲自站在大楼上完成戏份,而且一点也没晕。
这个大楼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是当时香港最高的楼,88层400多米高。
贝尔:宝宝心里怕,但宝宝不说。
贝尔只是在上面站站,真正拍摄信仰之跃时,用的是特技替身加电脑特效的方法完成的。
Lau先生:非礼啊!
片中小丑录的两个受害者视频是希斯自己拍的。第一个假蝙蝠侠的视频是在诺兰执导下完成的。
由于第一个拍得太好了,诺兰就放手让希斯自己拍第二个记者读小丑声明的视频。诺兰对第二个视频的效果也非常满意。
被小丑吊起来的假蝙蝠侠。工作人员比划着:差这么一点点就勒死了。
假蝙蝠侠的模型道具。
小丑炸法官车的戏是在芝加哥的富人区拍的。所以剧组开拍前反复测试爆炸效果,以免炸碎住宅玻璃。
而且这个爆炸的要求是要把车掀起来,这样才能显示出炸弹的威力强大,最后他们做到了。
闯入蝙蝠侠聚会的小丑。绿幕外的景色都是合成上去的。
拍摄蝙蝠侠救被小丑扔出窗外的女友瑞秋的戏。瑞秋饰演者玛吉·吉伦哈尔主要演独立小成本电影,她说做该片的特技时有点害怕。看表情就知道了。
哈哈哈,戳中笑点。
在光滑的板上摩擦摩擦。
著名模型特效公司New Deal Studios为公路追逐戏制作的1/3大小的垃圾车模型和司机人偶。
为了拍摄追逐戏中,蝙蝠侠骑着蝙蝠侠摩托穿过商场的戏,工作人员推着蝙蝠侠摩托和蝙蝠侠进商场,引发群众围观。
希斯的一大爱好是玩滑板,在片场他也经常带着滑板。不过这张热图上的滑板其实是P上去的。原图长这样:
小丑:别装死,起来嗨。
蝙蝠侠:等你没法嘚瑟了,我就起来。
拍摄蝙蝠侠在审问室里审问小丑的戏。希斯告诉演蝙蝠侠的克里斯蒂安·贝尔,表演时要用尽全力打他,就像蝙蝠侠真的在痛扁小丑一样,以增强真实感。
诺兰给饰演地方检察官哈维·丹特的艾伦·艾克哈特讲戏。
拍摄丹特被小丑的炸弹毁掉一半脸的戏。
诺兰执导丹特被炸掉半边脸后躺在医院的戏。
丹特毁容后的面部主要是用电脑特效做的,辅助以特效化妆。因为诺兰认为化妆再好也是往脸上填东西,但丹特的半边脸是烧没了。
艾伦左边脸上贴满了标记点,这些标记点用于后期电脑合成。
艾伦特效化妆照。
为了找到小丑,蝙蝠侠启用了侵犯隐私的全城监视装备,监视器上的画面其实都是绿幕合成的。
拍摄小丑与蝙蝠侠最后的决战。这场戏是在当时还在施工中的芝加哥川普大厦拍的。
拍摄最后小丑与蝙蝠侠的决战。小丑从楼上跌落后的戏用了绿幕和倒吊钢丝。
希斯在片场与工作人员的开心一刻。
为了能够更好地诠释“小丑”,希斯独自一人在酒店的房间里待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析这个角色的心理状态、姿态和声音。
希斯对眼搞怪。照片下面写着希斯的最后一天拍摄。
在影片拍摄后的2008年1月22日,希斯因为意外服用药物过量死于纽约的公寓内,28岁便英年早逝,不禁令人唏嘘。
谨以此文纪念永远的小丑,永远的希斯·莱杰。
,